书城古言战国物语
2609700000010

第10章 幕间间场 四大刺客之鱼腹藏剑

第一场

时间:公元前522年。

地点:集市。

人物:专诸、伍子胥。

事件:楚国逃亡之臣伍子胥投奔吴国的途中(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见一勇士与一彪形大汉厮打,那勇士武艺超群,打得那大汉哭爹叫娘。像极了后世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勇士怒有万人之气,甚可壮也,不可当也,集市上的众人力劝不止,其妻出来一唤,那勇士立刻束手而回,乖乖地跟着妻子回家了。

附带一提,“惧内”一词始于此。

伍子胥(大笑):一个万夫莫当的大侠客,怎么会怕一个女人呢?

专诸:能屈服在一个女人手下的人,必能伸展在万夫之上。

——伍子胥闻之深为敬佩,知道专诸是一位敢于赴难的勇士,就与之结交。

到吴国后,公子光以宾客之礼接待伍子胥。

第二场

时间:公元前519~518年。

地点:王宫。

人物:吴王僚、公子光、伍子胥。

事件:吴王僚派公子光率军攻打楚国,公子光大败楚军,将楚国的前太子建的母亲从居巢迎接到吴国。借势北伐,击败陈国和蔡国的军队。楚国边邑卑梁氏的少女与吴国边邑的女子争采桑叶,两个女子的家人发怒而互相攻杀,两国边邑的长官听说后,也发怒而互相攻打,楚国灭掉吴国的边邑。吴王僚大怒,于是派公子光讨伐楚国,夺取楚国的居巢和钟离二城后凯旋而归。

伍子胥:楚国可以攻破,希望大王再派公子光去。

吴王僚:好,传公子光。

侍臣:诺。

公子光: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他劝大王讨伐楚国只是为了报私仇罢了。而且攻打楚国未必能够取胜,他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啊。

吴王僚:公子说的是。

第三场

时间:公元前518年。

地点:公子光府邸。

人物:公子光、伍子胥。

事件:伍子胥复仇的计划落空,于是私见公子光。

伍子胥:公子别来无恙。

公子光:先生莅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

伍子胥:鄙人窃闻公子的祖父吴王寿梦乃一世之雄主也。

公子光:先生有话不妨直说。

伍子胥:在下私闻公子的祖父有三个弟弟,按兄弟的次序排列: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眛,三弟弟叫季子札。公子的祖父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置传给季子札。公子的祖父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眛。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季子札却逃避不肯做国君,吴国的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

公子光: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当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

——公子光是余祭之子。

伍子胥:我有勇士,叫做专诸,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望公子纳之。

公子光:多谢先生相助。

第四场

时间:公元前516年。

地点:公子光府邸。

人物:专诸、公子光。

事件: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楚平王死后,吴王僚趁楚国办理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军包围楚国的谮城,又派延陵季子出使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出动大军,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国大军进退不得。

公子光:这是个好机会,不能失之交臂啊,不去争取,哪会获得!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况且我才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即仁让君位、高风亮节的季子札)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

专诸:这是杀掉吴王僚的的好机会。他母亲年老儿子幼弱,而两个弟弟率领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大军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公子光(顿首):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事希望让我负责。

第五场

时间: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

地点:公子光府邸。

人物:专诸、吴王僚、公子光、甲士百余人。

事件:公子光相当厚待专诸,并敬其母。专诸感其恩,以死相许。但念老母在堂,行刺之事犹豫不决。其母知道事情后为成全专诸成大事自缢而死。专诸葬母后,便一心一意与公子姬光谋划刺僚之事。

公子光:王僚身边武士如云,该怎么下手呢?

专诸:在下窃闻王僚爱吃鱼炙(烤鱼),可藏利剑于鱼肚,然后伺机杀之。

公子光(入宫见王僚):臣府下有良庖人从太湖来,善炙鱼,味甚鲜美,请大王屈尊临下舍尝之。

王僚:好,寡人来日便去。

——吴王僚身披重铠,他的的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吴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斧钺戈矛。

公子光(稽首):拜见大王。

吴王僚:不必多礼,快带寡人入内尝鱼。

公子光:诺。

公子光(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臣下的脚有毛病,肯请暂时告退一下。

吴王僚(痛饮一杯):好,快上鱼来。

公子光:诺。

专诸(进献鱼):鄙人乃太湖庖也。

卫士(搜查过后):去吧。

专诸:诺。

吴王僚(见鱼鲜美):好鱼!好鱼!

专诸:请大王品尝。

——时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

——专诸掰开鱼,忽地抽出鱼肠剑,趁势刺杀王僚,力大而剑利穿透吴王僚三重狻猊铠甲,吴王僚当场就死了。

众侍卫(混乱不堪):贼人受死!

——众甲士一拥而上,刀戟齐下,将专诸砍为肉酱。

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击吴王僚的部下,将其全部消灭了,于是自立为国君,是为春秋五霸之一——吴王阖闾。

邑人秦颂硕曾写“专诸塔”一诗:

一剑酬恩拓霸图,可怜花草故宫芜。

瓣香侠骨留残塔,片土居然尚属吴。

太白有诗赞云:

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

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

江东风光不借人,枉杀落花空自春。

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

丈夫何事空啸傲,不如烧却头上巾。

君为进士不得进,我被秋霜生旅鬓。

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重廉蔺。

匣中盘剑装鱼昔鱼,闲在腰间未用渠。

且将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

陆游亦有诗赞云:

我壮喜学剑,十年客峨岷。

毫发恐未尽,屠钓求隐沦。

今年独何幸,见此度世人?

夜深来较术,雷雨战江津。

剑客行世无知剑人,太阿混凡铁。

至宝弃泥沙,光景终不灭。

一朝斩长鲸,海水赤三月。

隐见天地间,变化岂易测。

国家未灭胡,臣子同此责。

浪迹潜山海,岁晚得剑客。

酒酣脱匕首,白刃明霜雪。

夜半报雠归,斑斑腥带血。

细雠何足问,大耻同愤切。

臣位虽卑贱,臣身可屠裂。

誓当函胡首,再拜奏北阙。

逃去变姓名,山中餐玉屑。

剑客行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腾空顷刻已千里,手决风云惊鬼神。

荆轲专诸何足数,正昼入燕诛逆虏。

一身独报万国雠,归告昌陵泪如雨。

——————————————————————————————

幕外话:阖闾于是封专诸之子专毅为上卿,并根据专诸希望葬在泰伯皇坟旁的遗愿,从优安葬专诸。如今鸿山东岭仍有“专诸墓”存。相传无锡市大娄巷的“专诸塔”,是阖闾替他葬的优礼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