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道衍妙庭
2544700000006

第6章 渺渺山海观

眨眼千年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余往闭眼睁眼,一切便换了样子。她迷惘的俯首,右手似乎要按一下心口,还没碰到便猛地抖开。没等她再次体味涌动的未知情绪。耳边突地传来一阵悠扬的铃音,飘渺清脆,绕梁不绝。

余往着迷般循声望去,平静磅礴的云海,似乎吞没了太阳的漫天云烟,微微发着光。一支风铃无风而动,铃声清扬。朝栏杆处组走了两步,扶着玉质栏杆,她嘴巴微张,抬头仰望。这是一个足有十数丈高的阁楼,楼顶似乎拱斗八卦状,阁楼三檐两层。余往靠着栏杆,低头向下望,一个沧桑厚重的石碑漂浮在一层中间。

石碑上刻着三个字,当你视线接触它时,莫名的领悟了它的意思,“山海观”。余往眨眨眼,自己似乎唯一一个在二楼的人,楼下四周畅通。石碑旁围绕着四根直径约一米的柱子,柱子上绘着山水花草,鸟兽虫鱼的浮雕。余往绕着圆形的二层走了半圈,眉毛轻挑,没有下楼的地方。

余往很长时间都没有再看窗外一眼,刚开始的云海让她有种莫名的畏惧感,接着观察山海观阁来缓解紧张。终于,余往来到一扇宽大几近落地的窗户前。窗外云海我行我素的随风卷动,其间似乎有岛屿若隐若现。将头伸出去时,余往惊讶的发现,阁楼底基是一根笔直的山柱,扎在云海里深不可见。离阁楼最近的一座小岛上荒无人烟的样子。

山海观,山乃云中浮岛,海自然是无边云海。余往心底的雀跃再也掩饰不住。此时此刻,观山海而无憾。一楼白光闪烁,一个又一个凡人被传送到此,有趣的是,并没有修道之人来到此处。十一至十三日,余往暗自诽谤,该不会要在这呆上三天吧。

在她神飞冥冥之时,二楼也开始有白光闪烁。余往感到有人走到自己的身边,来者眼里倒影着天光,轻轻喘着气,克制着自己的震撼的心情。余往瞅了眼虞弘简,这么多人他偏偏觉得她是有价值结交的人?

在天地奇观面前,余往的心思都被吹散了。长生,大好世界,妙庭。余往近乎忘形的伸出双手,意图拥抱眼前的一切,不出意料的被嘲笑了。她连一个眼神也没回敬。

恢弘玲珑,气度俨然。一艘似画舫似楼船的庞然大物,悍然突破山海观背靠的厚厚云壁。风气潮声,云海起伏,云气击打在船体上,竟有波涛之声。它几乎与二楼平齐,高七丈,琼楼玉宇莫过如此。余往手心一热,悬空之令自行漂浮在她面前。刹那,无数白光如丝线纠结在船体上,船身粗暴的冲出云壁,完完全全展现在众人眼前。

白线皆是穿过空旷的地方,山海观阁十二风铃齐鸣之时,变换可容一人走动的半透明小桥。虞弘简抬脚在小桥试了试,表情很是满意,衣袖回旋,利落的上了小桥。漫步于万丈云空,步履稳健,衣带飘飘。余往朝楼下看去,有人战战兢兢上了小桥,半途而废,哭喊着跪倒在桥上。他眼前漂浮着的悬空之令闪动几下,竟破碎了,那人也慢慢消失在小桥上。

余往抬头看了眼,即将走上船的虞弘简,提裙上桥。淡青色的衣裙微微划过小桥的边缘,一阵风来,余往的面纱轻轻飘落,在云海里消失。虞弘简站在船上,回头看了眼,青丝缭乱的女孩,有着八风不动的淡然。她不急不慌,甚至双手一直垂在身侧,领口的木芙蓉随风摇曳,几欲乘风归去。

很快,她也上了船,直视着虞弘简,她一字一顿:“余往,年十三,无牵无挂。”虞弘简点点头。余往笼了把发丝,“同乡之谊,我不会忘。虞弘简,希望日后能够守望互助。”她声音虽低,却极为慎重,少年点点头。两人随即分开,在各自悬空之令带领下,在船里坐定。不过一会,人群陆陆续续走进船舱。

余往皱着眉打量着船舱,接下来不会也是全靠悬空之令的指引吧。难道就没有一个门派道统之流,来主持这件事。

坐下的人,大多脸色煞白。可歇了一会儿,就又抱团说起话来。余往心道,真不知这般瞎哈哈有什么用。一盏茶的时间,余往所在的船轻轻一颤。出发了,余往冷眼看着,不知从哪出来的一群人,都是十五六的少年少女模样。

他们训练有素的在四周站定,其中一个面容平淡的女子,姿态优雅走到正中间。不大不小的声音,传遍整个船舱,“诸位,我们是崇吾山的灵侍,接下来望川将前往诸位此行的目的青台。崇吾山是妙庭里三处过渡区域之一,是妙庭少有的无从属境域。而妙庭,正是修道者称呼此界的名字。崇吾山是悬在万古云霄的一处境域,内里大大小小岛屿灵台数不胜数。非有阶的修道者凭借自身即可穿梭与其间。除此之外,浮船便是最为便利的交通方式。其他情况,当你们抵达青台时,自然有人解释。”

余往沉下心听着,余光里不时掠过所谓的灵台和岛屿。万古云霄,余往听着这个名字出神,是怎么来得呢?灵侍说完话后便站着不动了,就算有人上前打探也是柔和地推脱。

船行似慢实快,不过几句话的功夫。灵侍微微躬身行礼,近百人就那么陆陆续续的下了船。余往踏上,好奇地研究了下脚下踩着的地方,极为坚硬的深绿色的石块类的质感。向前望去,浑然一体的地面,泛着冷冷的清光。云烟应该是被无形的屏障隔绝,周围景色清晰可见。

除了眼前的一幢普普通通的道观,就别无他物。虞弘简已经不动神色的来到离她不远的地方,两人已经有点默契,算是结伴了。他主要是瞅着眼前的道观,突然在余往耳边来了句:“依旧是...好大的权柄啊。”余往默默看了眼虞弘简,既然能看到水镜,自然也不是全无基础。他的身份,余往并没有要窥探的意思。

结伴,同乡,最为脆弱不过的关系。

一路上被各类神异美景震慑十分的人群,都乖乖的站在原地,没有造次的人。毕竟到了这一步,没几个是头脑发热的蠢货。道观紧闭的大门,无声无息的打开了。从内里走出了一个身披鹤氅,身形刚健的青年道人。他似乎地位颇高,随侍的两个道童很是畏惧的样子。

青年道人伸出右手,一面面悬空之令飞出,悬停在他面前。在他伸出手时,余往注意到有一个不明篆文在他袖口一闪。她瞄到两个道童的袖口似乎也有同样标志,同出一源。他语气颇为轻慢:“持悬空之令者,可以穿过道观进入青台,抜尘洗窍。成功的即可入住青台旁的小楼,等待崇吾清谈后的选拔。不愿参加的可以自行离开。询问青台里的灵侍即可。”

说话间,青年道人甚至都没有怎么看过他们这群人。悬空之令都被道人收回了,他说完径直进了道观,剩下的两个道童。一男一女,伶俐活泼的笑着指引余往一行人。凡是有人有什么问题,也都是耐心回答了。

几个问题过后,余往倒是对妙庭的门派道统有了一些认识。门派道统所继承的大道不一而同,算是条条可通罗马。可积累人才和资源上,便有了一级级的区分。于此同时,道法术法,器具丹药,凌厉圆融,擅长的各有不同,风格各有不同,听起来是百花其放的盛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情况复杂,余往感觉自己又开始头疼了,再加上这么广阔的境域,真是理不清。

在道童引领下,“传说”中的青台,终于揭开了半掩的面纱。余往愣愣的看着无边无际的水面。清澈见底的水,好像只有半个手掌的深浅,有点浓稠。余往比较了一番,觉得像是融化的玻璃。水面蒸腾起一股水汽,风吹不散。她心里一动,这清新的味道?

又是一群灵侍,他们对着道童恭谨的行礼。随即跪在水边上,拿出一个青蒲团,示意他们盘坐在上面。余往笼着裙子小心翼翼的盘坐在一个青蒲团上,灵侍轻轻一推,蒲团滑出一道水纹,丝毫没有下沉的意思。

进到青台里,余往吃惊的确定水域是由天地灵气凝聚出来的。她恶趣味的想着,有没有试图用嘴装而把自己撑炸的。这还真不算多想,历来因贪婪死于青台的人不可计数。

灵气蒸腾,余往只能隐隐看到旁人模糊的身影。青蒲团虽然越来越慢,但却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余往感觉这里灵气纯粹道呼吸间,就如饮琼浆玉液一般。她垂下眼,坐如枯木,识海里倒悬的漏斗转的飞快,气海的小水洼渐渐充盈起来。身体的一丝浊气也被渗进去的灵气驱赶出来,化成细细的黑烟。她眉心极为清明,思维非常活跃。

自山海观阁发生的一幕幕,在她脑海里明灭。她漫步于云霄的震撼,渐渐涌上心头。在天上,自由的行走飞翔,一直是人类心里共同的渴望。特别是当那一阵风吹来时,余往仿佛感觉一层无形的枷锁被脱掉了,飘飘乎遗世独立。

对于风,她有了更为切肤的体验。他日我纵横云巅之时,余往半闭的眼睛闪过一道瑰丽的光彩。灵台上,飘飘悠悠的云游术,突然直奔余往的虚影而来。半途中,游曳的鱼形转瞬背生双翼,脱化为一只鸟,紧接着扎进余往的虚影。

划开水波,破开空气的感觉在余往感知里回荡。青蒲团上的她气息愈发飘渺,面前一个符文降落未落的消散在半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