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破茧而出解开生命的枷锁
24611700000005

第5章 繭之破除

第叁章繭之破除

一、看清障礙

生命之真相

人擁有了世間財富、名聲、地位,就一定會快樂嗎?哪一天要是失去了呢?其實快樂、痛苦都是我們的主觀意識所起的作用,生命的真相,都不在這些表相上。而是我們的身心,不受這些好壞、對錯所影響,不被得失、成敗所干擾,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沒有障礙地生活。否則活在重重障礙之中,是很辛苦、無奈的。

我們必須學習不再怨天尤人,有錯全是自己的錯,不去責怪別人。我講我的人生經歷,主要目的是要讓大家了解,修行首先要知道我們生命的繭是什麼?繭要怎樣破除?不是意識上知道佛法就能修行,必須先找到自己生命的問題癥結才好修行;否則一輩子都在表相上修,而不從內心下手,那就修錯了。

因此,修行要先了解生命的真相,與如何消除生命的障礙。很多人修了幾十年,仍然找不到路,因為不懂得如何修,只是盲修瞎練、以假當真,看不清自己的習氣,被業識控制而不自知。這種現象很微細,不易察覺。大多數人只是在研究理論,都在法的對錯、好壞上打轉,就是對法執著,這都是自我業識牽引而來,不是真實的。

要明白,繭都是自己造成的,是因為我們內心的枷鎖,困住了自己的身心。因為我們對生命並不了解,所以談修行,首先要認識生命的現象、生命的全貌,了解生命的真正意義,我們這一生是為何而來?然後要了解自己為什麼有痛苦、有折磨、有欲求?進而知道,如何袪除這些煩惱、痛苦、折磨?接著才能談如何學佛?如此漸進而有次第,這時候才算入門。

我們內心會想要擁有什麼、喜愛什麼,都只是自己的感受所起的作用而已;難道真正擁有了,就永遠幸福、沒煩惱了嗎?一個人只為了短暫的快樂,而迷失在表相裡,過著如痴如夢的日子;卻在六道中找不到出離之路,始終在世間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苦中輪轉不休。此乃因執著自己主觀的想法、感受,也放不下內心的私慾所致。

我們要回歸生命的根本,根本是什麼?︽佛名經︾云︰﹁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故知善惡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根本也,若求解脫者,先須識根本。﹂六祖惠能大師說︰﹁何其自性,本自清淨。﹂自性本就清淨自在、安定,並無煩惱、壓力、障礙、痛苦、折磨。若不努力袪除這些執著煩惱,想求清淨安定,無有是處,因為心態不對!

原本之自性

媽媽在呼喊我們,我們卻不覺,媽媽是誰?原來那是我們原本的自性。我們原本的自性,是清淨自在、沒有煩惱、痛苦、障礙。佛菩薩已具此智慧,清淨、自在、祥和的能量,他們在呼喚我們︰﹁回家吧!回歸原本的自性,那是非常歡喜、自在、快樂而沒有煩惱的生命,那是多麼的美好!﹂

世間充滿了無奈、疲累、辛苦、折磨,很多事都不能如願,我們內心又產生種種嫉妒、計較、怨恨不平的感受,所以生命就打了千千結。這些結、這些枷鎖,都會令我們陷入非常無奈與痛苦當中。我們必須了解︰並非我所想、所求,就能如我願;所以一切都要安分守己,隨緣平常盡本分。所有的得失、好勝、在意、嫉妒、貪婪……種種不平的感受,以及虛假包裝、自欺、私心等等,都要從內心摒除。檢討反省,把錯誤慢慢掏出來,不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一直包裝、虛假地做人。

先回歸老實真誠,待人以誠,做事用真心無所求。只盡自己應盡的本分。無所求,就沒有煩惱,障礙就少。沒有私心,就沒有嫉妒、計較、抹黑坑害。人會動心機耍手段,都是為了滿足私慾;可是這些欲求,都會形成我們生命的枷鎖,造成更多的苦惱障礙。

生命是經歷

生命是來經歷的,許多經歷都是業力牽引所生,即所謂的命運。世界上最難的工程是改造自己,因為太微細,所以很不容易,唯有真正放下,深信不疑、真誠真幹才能成功。一念即是一座山,因定生慧,此定是要進入正定三昧,心起一念就無法得定。

修學功夫是越修越深、越細微。自我改造很不容易,必須要有精進的態度。歷事練心是修定的方便法,目的只是為了放下佔有,去除私心,達到無私無我,自性方能顯現。明白後就要放下,才不會有文字障、所知障。經歷世間一切事,要專一且不離覺。那要如何覺?一、要去問自己的情緒。二、問自己為什麼有這種情緒?三、找出自己到底在眷戀什麼︵紅塵的點線面︶?

在經歷的過程中,根器好的人反而不想處順境,因為順境容易令人迷失,很多人是受重大打擊才讓他看破的。所以,經歷過程各有各的根器,各有各的覺照和因緣,不必去分別。不論是為了生活奔波勞碌,或者追求物質慾望,都沒有對或錯,因為這些經歷都在引導生命,只是每個人成就的時間快慢不同而已。

任何現象都要用平常心看待,因為它本來就是如此,法爾如是!我們往生以後,這個世間的對錯、好壞依然存在,迷失的眾生依然存在,他們各有因緣福報。重要的是,我們的心不隨境而轉,只是隨緣練習無私奉獻、無所求、不眷戀、不執著。只練一切言行皆是利益眾生不為己,亦不因別人的態度而起分別、煩惱等各種反應。要練自心的安定,直至忍辱或無生法忍,到達無我之境,這樣的訓練過程是真修行。不因世間任何境界起想法意識,生活的每個當下都在觀照自己,對境練心,這才是真懂修行。若只用頭腦意識分別,那離成佛之路還很遙遠呢!只針對自心在修,成就的速度就快!

人們都在追求心靈的依靠,期望家親眷屬能互相關懷照顧;而追求錢財、努力工作也是為了獲得物質的安全感。殊不知親人會變心、會往生;錢財也會變少;自己的感受想法也會常常變化,縱然得到了,還是不滿足;親人眷屬即使在我們旁邊,我們甚至還會嫌棄他們。連我們自己都變來變去,又如何去要求別人給我們永遠的依靠?只要我們所見一切都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事事都不在意、不計較,心自然就清淨安定了。

所以要在意的是我們的這顆心,要常反觀自己還有什麼沒釋懷的,對名利、自我尊崇、財富、欲求等,究竟還有多少執著?如果自己不去察覺,出了問題也不願意修正,縱然嘴裡念佛、懂點經教理論,還是沒用!修行的方向不是來研究知識,也不是去和別人比較高低、好壞,因為那些對我們一點好處也沒有;修行是要了解生命的障礙,知道如何破除執著。我們看到有太多人,在修行上走冤枉路,不但不會走,自己也無法覺察。

人如果不去經歷,就不容易放下,未來修行也不見得能放乾淨。所以,去經歷經歷,並沒有什麼不好,最重要的是︰反觀覺醒的心要強。如果沒有覺醒的心,還必須是善根福德具足的人,因緣成熟了,才能遇到好老師來提醒,而不致於迷失方向。不要在意得失,因為生命的福報早有定數,應該要為我們的未來去做努力。不要只停留在眼前的福報,它只是業力的牽引罷了,該怎樣就會怎樣,所以,要老實安分!

過去我在用功的時候火氣大,一直從嘴巴排毒,嘴巴都爛了三十幾個洞。那是因為我們都有貪婪、自私的污染,也造作了許多惡業,在修練的過程中,靈魂上的污垢,會藉由器官排出。如果是從皮膚出,就會長膿包、皮膚癢、皮膚爛;有的是耳朵流膿,各種現象表現不一,繼續讀經它一定會好,絕對不要疑惑!

我們不能執著這個臭皮囊,妄求長命百歲,該死就死,一切都無所謂,我們只要發至真心,才能方便利益眾生。如果真心願意捨身利眾,修行哪有不成就的?不肯捨就叫做執著,有執著就不可能成就,這點我們要清楚!

生命皆虛妄

什麼是妄心?就是我們看到別人的過失、對人我是非起了想法、看法。所有的得失、計較、比較、分別、起心動念全是妄心。當我們的妄心不再起了,真心才會顯現。如果我們對這個人有了看法,看那個人又有了想法,一動念頭,真心就永遠無法顯現。

我們看任何現象都要慢慢地隨緣平常。世間本來有好人就有壞人;法,本來就存在的,有好法和壞法;至於適當或不適當,那只是個人因緣。比如說,有的人是先在怪力亂神的有為法裡迷失一大段時間,受傷之後才願意回頭。所以在過程中各有因緣、福德、果報,這一切全都是業力在牽引干擾。

有一位腦癌患者,曾經沉迷於畫符的有為法,結果把自己整慘了,因為他受傷得非常嚴重,明瞭裡面的痛苦才願意放下。沒經歷過的人當然容易迷失,這是過程。根器好的人,一聽馬上攝受相應,明白這裡面的智慧,然後就去對治自己的執著,直到看破放下。

虛妄就是有我、我所有、我知、我見,這些跟我有關的全是虛妄,它產生的就是執著;執著產生的就是煩惱、壓力、痛苦、無奈,和迷失於愛慾中。願意慢慢地看破、放下這些虛妄,真心就能顯現。並不是在意識上說:﹁我要真心!﹂就能有真心,這不是聽聞一兩次就能明白的,有人聽了上百次,聽了二十幾年,還是會忘記。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明白︰生命都是虛妄,沒有一念、一處不是虛妄;六根接觸六塵皆是虛妄;夢境或入定所見,還是虛妄︵入三昧正定者不在此限︶。也就是說,有我則一切皆是虛妄,執著眷戀也都是虛妄,它只是業力因緣和合而形成的幻化。親人眷屬不要去眷戀,因為這個幻化的我,每次輪迴投胎,都改形易狀,家親眷屬都變化無常,哪一個我才是真正的我?富貴、貧賤,六道身分各異;環境、身世,每世經歷又有不同;個性、脾氣也應環境有所轉變,或大男人、或小女子,或正義、或小人,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實的我?

錢財、名聲、地位都不值得眷戀;自我表現或得到別人的讚嘆、恭敬、肯定也不要歡喜。若是相信世間的名利是真的,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則外不能破一切境,內不能離一切想,結果是迷失於虛妄而被境所轉,如此又怎麼能脫離六道輪迴?相信自己的眼見、耳聽、感受、想法,心中起了諸多分別,便產生了讓自己更好的慾望追求。因為習慣於處處保護自己的利益、欲求,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已根深蒂固,就患得患失,情緒常處於不安狀態,如此折磨自己直至生命終了,結果是一場空,唯有業隨身。願意放下世間所有虛妄,放下六根作用,才開始具有深信、堅定而明白的智慧,悟後起修,此乃正信而覺悟之人。果能如此,身心必然清涼自在。

智慧寶藏

生命中很多現象的產生,都是我們自己作繭自縛,自找麻煩。這一生不斷地追逐、佔有,結果擁有之後更痛苦。很多人都是這樣,當你看到別人有財富、名聲、地位等等,你以為他就真的很快樂嗎?沒有的人都想要擁有;沒結婚的都想結婚,結婚的人都想逃出來;沒孩子的,羨慕有孩子的,有孩子的都快被孩子折磨到昏倒。大家就是因為不明白真相,所以一直想擁有,沒得到的就感覺遺憾,很多人往生都帶著遺憾走。實際上,若真的給他了,也不見得快樂,反而痛苦壓力更大。譬如有一對夫妻盡心盡力地把孩子扶養長大,好不容易供養他讀到大學。有一天,孩子去海邊玩,卻不幸溺死了;你想,這對做父母的打擊有多大,他們內心有多痛苦?

我們無須在當下的好壞上追逐,若都想事事能如我心、順我意才算美好,不如己願就長吁短嘆,非常痛苦,這樣生活豈非太辛苦了嗎?或者感嘆生命太乏味、疲勞,對生命喪失信心,全都被這些錯誤的想法打敗了。事實上,逆境的打擊,是要讓我們看到自己的錯誤︰用心是否錯了?有沒有私心?有沒有欲求?有沒有眷戀虛假?有沒有自欺?裡面有太多執著,慢慢放下這些執著之後,就不會被任何現象所影響,相應而來的是清淨安定的境界,乃至於攸關生命的大問題、大災難,也就不容易發生了。

不受慾望、私心的作祟,才是真正的修行者。若還想到處追求更好的老師、更好的法,而不針對自心下手,仍然以私心、私慾,追求內心的滿足;結果是,東一個老師,西一個老師,獻財又獻身,最後一無所得,什麼都沒學會,反倒傷痕累累,造業更重,真是可悲又可憐!

生命的寶藏是擁有智慧,智慧來自能捨去慾望,放下虛妄。用心改造生命,直到恢復智慧寶藏,心胸更寬廣,慈悲的能量顯現,生命就自在無礙。擁有清淨光明的大能量,就能回歸本就具足與佛無二無別的清淨自性。

生死疲勞

世間事並沒有十分美好幸福,也沒有十分悲慘的,它是各佔一半、或是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幸福一段時間,後面悲慘一段時間;美好一段時間,後面就醜陋一段時間;三年好運、三年壞運,好壞不斷輪轉替換,這就是世間的現象。

人難免會老死,一個人如果身心潔淨,生活中障礙就比較少,也沒什麼病痛,年老可能無疾而終。反之,慾望深、執迷重的,生活當下就會煩惱重重,老死則病苦纏身、飽受折磨。這麼多的無奈痛苦,這樣的生死疲勞我們是受不了的,我們要趕快逃離,不要被業力所控制。要怎麼處理這樣的生死疲勞?首先要了解:﹁世間所知、所見都是虛妄、短暫的,是因緣業力所幻化的現象。﹂這樣才能真正放下生命的虛妄。

這些若都看懂、看破、也願意放下了,就不會被虛妄的假相所蒙蔽,情緒也不會受影響,身心自然無染潔淨,生活自在快樂,老來能無疾而終,往生之後靈魂去處,必然相應至非常美好的清淨安定處。只要決心改正自己的過錯,美好不求卻能自然來。這世間我們想求的求不到,求到的也不永恆,所以要明白生命的這些真相。

求不得苦

我們的執著在意很微細,不易察覺。例如癡心、妄想、欲求、貪婪的習氣,或遇事不順我心,就怨恨不平等等,有太多太多微細的問題,這些我們統稱為﹁於己有關的在意﹂。要怎樣看破而漸漸放下這些﹁在意﹂?只要針對自心去修,終將得到永恆的幸福快樂。

法再怎麼說還是在表相,經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懂了就要去落實,做正確了,生活中自然就能得自在歡喜,生命充滿自信、祥和安定的力量。你不會徬徨、自卑,不會因為自卑而表現,不會為了好勝去比較,不會在心思意念中動盪不安;因為那些全是自己內心慾望在作祟。

真正用心學習的人,絕對可以慢慢改變命運。很多人天天都在看表相,怨天尤人,不知道原本具足的大福報、大智慧不用求,那是我們想像不到的!如果刻意去求福報、求名聲、求地位,不但不能如願,更是徒增煩惱。自己障礙重重,財神爺來了也相應不到;因為他看到這個人,就像看到鬼,都落跑了。反之,當我們已經達到無私奉獻的心性,財神爺要給我們多少他都樂意。

很多富豪身價百億,對生命卻茫然無知,一生只以追逐、滿足自己的慾望為樂。許多女人愛比較誰家富裕有錢、誰戴的珠寶最貴;男人就比誰的事業做得大、誰的名聲地位高,天天都在比這些,不知道無常一到,再怎麼身強力壯,還是把命帶走了。面臨死亡才知道︰原來擁有再多也沒用,生命依然是無奈!

同體不二

世間本來就是二元現象,都在有為法的變化當中。二元現象是︰非生即滅、非好即壞、非對即錯、非善即惡。一旦在意執著,情緒就會被這些現象所影響,繼而產生怨恨計較、慾望追求。真正的修行,是去察照自己內心錯誤之所在,真心面對錯誤去修正。如果還在表面上包裝自己,這樣自欺欺人,最後仍然是自己最痛苦。

所謂同體不二,是當你把虛妄的我放下,與世間相融、相應了,世間萬物自然都為你所驅使:椅子變成你的手指頭,桌子變成你的腳指頭,你要它動,它就動;因為它已經跟你同體了。所以,把自己放得越多就越乾淨,也就越能相應而明白,自然能驅使萬物,法力無邊啊!否則,一直執著在二元世界的現象裡,不但沒有真實的價值,反而迷染在夢幻之中而不自知。

你是否認為美好的事物能滿足你內心的渴求?實際上,在這世間要用平常心面對一切境界,只要盡心盡力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好,至於得失就不要太在意。我們只要不斷地反省懺悔,放下自己的執著在意,生活上就沒有什麼煩惱。心靈會惶惶不安,都是不願意放下自我及欲求的心所造成的。

大多數的人,在意識上都不認為自己有什麼染濁或過錯,心裡卻渴求滿足自己的慾望,那個﹁我﹂始終不願意真實放下,不知道世間只是一場夢、一場虛幻,都把這美好的虛妄以假當真,不願意真心修改錯誤。長此以往,只會障礙更多、每況愈下、福報愈薄。如果持續不斷地造作惡業,臨命終時,肯定往惡道走,這可要戒慎恐懼啊!

因果與業力

世界的災難頻繁,生命也無常,你可知道每天有多少的眾生突然消失,離開世間?這些災難或是生死,全部都與因果業力有關。所謂﹁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就是我們每個當下的心念所產生的因,而呈現出善惡境界的果。

曾經有一個心念不善的人,時常陽奉陰違、自私自利,顛倒是非而中傷他人,感召的果報是官司纏身,身體長期被怪病所折磨。有一次,他住進醫院,醫生判定醫藥罔效,發出病危通知,請家屬準備後事。其妻傷心哭泣,四處尋訪名醫高人,真誠所至,果然遇到一位慈悲大德。這位大德修行功夫了得,口中持了些咒語,用一碗水令其服下,並將剩餘之水,擦抹全身,經過兩小時,此人竟奇蹟般地完全復原,與常人無異。

當時夫妻倆誠懇叩首感恩。離去前,這位大德贈言勉之︰﹁正心誠意,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此後他確實收斂不少惡言惡行。但是,才過一年,又故態復萌,為了自身利益,又開始挑撥離間、無中生有、暗害傷人,甚至為了突顯自己的高明超凡,竟然數落這位高人;又顛倒事實,反說那位高人是他教出來的弟子,卻背叛了他;用這樣的邪言惡語中傷他的救命恩人。不出兩個月,此人突然罹患口腔癌,不堪折磨之下,不久就自殺身亡。人的心念若存著自私自利,不斷地造作極其嚴重的惡業而不自知,結果都是傷害了自己,實在可悲可憐!

有些人誤以為:人只有這一生,沒有來世。那是因為他不了解生命,又乏人引導。如果果報現前,遇上災難或是受到折磨了,他可能連這一生都不想要了。人往往在順境中,貪圖享樂,欲求滿足,毫不在意果報。但是換個角度說,如果把折磨都給他,你問他只在意這一生嗎?不會!人生這麼辛苦,他一定想盡辦法要逃離這生生世世的輪迴;所以,受折磨也能讓人覺醒!

要如何讓人知道生命是虛妄的?就是加重折磨!凡是執迷越深,引發的災難就越重。因為冥頑不化、執迷不悟,所以他所受的痛苦打擊就會比一般人大,煩惱也更重。這些冥頑不化的人,表面上看是好好的,一旦出事,都是會要人命的!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的障礙太重,靈魂污垢太厚,相應而來的災難就很重。反之,污垢很輕,相應不到什麼災難,只是一些煩惱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曾反省:是否為了私心利益,造作了違背良心、傷害他人之事?我們可曾知道自己的心念常處在什麼念頭?只要是為自己利益的,都是私心邪念;為眾生設想的,才是慈悲善念。處處利益眾生時,若是能修到清淨無為,三輪體空的境界,則此人所行之處,定是大慈大悲,饒益無量眾生。

又譬如:你不小心打死一隻蚊子,心裡很難過。其實萬般都是命,各有各的因緣果報。你是無心的,但牠還是往生了,那是牠來還你的命債。什麼都不要太執著,內心不要難過個不停,覺得很對不起牠,一直執著而放不下;只要為亡者念佛,功德迴向就好了。

任何事發生了就隨順因緣,心中保持無念、無求。但是不能故意造惡傷人,一定要保持正思惟︱心要正。我們的心不偏邪、不為己,不論發生如意或不如意的事,都要能平常處之。我們無心傷害任何眾生,也就沒有所謂的受傷;何況我們怎麼知道牠受傷了?如果不幸被瘧蚊一口咬死,那也是命啊!不要起惡心去傷害牠。萬一有人忍不住打個噴嚏,讓牠迫不得已隨強風撞牆而死,那個人不是故意要害牠,這事不能怪他啊!所以,不要太執著表相。

人生為酬業而來,在世間要多學習奉獻、忍辱,真心與付出,才是了業的方法。其實世間法中,能不被境界考倒,放下自我的私心欲念,練得八風吹不動,處事就圓滿。一定要隨時保持心性的祥和安定、清淨平常,如此業消,福慧增長,何樂而不為?

因果業力其實是我們的執著、障礙和迷失。如果我們知道連親人眷屬都是業力所形成的,都是虛妄的,那世間還有什麼可動念之處?我們做的一切又為了什麼?為人父母的,一輩子只為了兒女,男人在外打拼為了養家。要明白:家親眷屬只是因緣和合,他來、他走,都只是因緣而已。一般人會因為兒女或是父母、所愛的人走了,內心很傷痛;實際上,走了以後陰陽兩隔,互不相識了。今生的種種都只是過去生中我們造作的善惡業,因緣和合,果報成熟所產生的現象而已。

一個人會出生在什麼環境、生命會有什麼過程,全都是因緣業力所顯現。今生會得憂鬱症或是心胸狹隘,也是過去生的執著所產生的障礙、業力所形成的因果現象。我們要明白這個現象,然後清除這些煩惱障礙。多閱讀善書、親近善知識,就會慢慢理解生命為何會遭遇這些障礙;如何消除這些障礙,不再讓它影響我們的身心。

有很多人都是內在執著,其實沒有對和錯,隨緣盡力就好。不昧良心叫做盡力,沒有自私的心叫做良知良性,有自私的心叫做昧著良心,這都很淺顯易懂。我們不要在所知上面執著,先學習轉惡為善,最後到無善無惡,不起任何想法,亦無傷害眾生之心,永遠保持一顆利益眾生的心就可以了,這是程度的深入。

二、回歸自性

㈠從內心下手

如何解開生命的枷鎖?首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並且願意面對,而由內心來下功夫調整自己。不要包裝自己,不要再隱瞞自欺;因為那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痛苦當中。我們把內心的執著點慢慢看懂了,願意脫落了,身心自然就得自在,煩惱也會減輕,這是一個修學的過程。

其次是,不要有太多的主觀。所有的想法、看法都只是自己的認定,即使自己的想法、看法或許跟其他的眾生不一樣,我們也不必執著自己的主觀;所有的執著,只要跟自己有關的都要放下。譬如說:一個人最在意的是錢,卻被人騙走了。如果是氣得投河自殺,或是忿恨地把對方給殺了,都會造成很大的煩惱痛苦;何況一個人會被騙,也是過去生中虧欠對方的。所以,我們要針對自心,把在意的點,和跟自己有關的,通通看透並放下,這就叫做修行|修正自己的行為。

從內心下手,真實面對自己;不是表面讀經,經書一放,就開始潑婦罵街、嫉妒怨恨、比較分別或私心貪婪,順從自己醜陋污穢的習氣。我們如果能勇於面對自心的醜陋污穢,去調整、反省懺悔並放下,生命才能得到清涼自在。若能內心越來越慈悲無私、關懷奉獻越做越多,我們的生命就會發光發熱,連天地都會感動。

再其次是不要﹁為自己﹂,不為自己去追求。一個人若是因為所在意的事物被別人阻擋障礙了,就起怨恨,甚至讓別人生不如死,或以陷害人為樂;不知道自心已被虛假的現象所蒙蔽,而所行皆是虛偽欺騙、執迷難悟,這一切所有為自己的,都叫做自私自利。只要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執著在意,不論如不如心願,都不執著,這樣才能真正解開生命種種的枷鎖。

︽地藏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我們的起心動念,藏有種種欲求。你能看到世間有如花開花落般的短暫嗎?現象有好、也有壞。好比愛情,戀愛時甜如蜜,但是有幾對能情深似海、甜蜜到老?不容易找到啊!大半是表面包裝的。外表看似美好的愛情,未必是真實的。

世間是二元現象,有美好就有痛苦。朋友有的對你非常信任,有的就在背後毀謗背叛,因為這個世間並非永恆不變的;若是永恆不變,我們就不會老死。﹁觀心無常﹂,心常常變來變去,連我們自己都不敢保證對別人始終如一,又怎能要求別人對我們永遠真誠?自己都不真誠,別人又如何能真心相待?世間都是因緣業力的幻化,人的福報該得多少或受多少災禍,其實都早已註定。我們今生如何去還債了業?如何去解開執著障礙?真正懂了,就不會執著短暫的虛妄了。

如我心願又如何?不如我心願又如何?世間總是好好、壞壞,輪替沒完沒了。心中執著放不下來,必然煩惱不斷、患得患失,情緒永遠隨境而轉,身心靈不能得到真實的安定。所以要解開生命的枷鎖,就必須明白︰﹁繭﹂都是我們自心所造成的。因為迷失、以假當真,太在意自身的利益好處或欲求,才會障礙自己的生命,產生諸多煩惱、壓力和無奈。

觀照與反省

觀念、想法,是因為接觸外境而產生的業力牽引;眼見、耳聽,是身心染著而迷失的來源;自我意識的分別,是隨境而轉,卻自以為是的善變。一個人若沒有心明智開,是無法具有堅定不拔的信念,而行在止於﹁一﹂的大道。對自心的覺照,是每個當下收攝反省的;因為業力很細微,無孔不入,所以要找回安定的心性,把定功練好。有了定功,覺照力就強。如果每個當下都能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就不易迷失。沒有定功的人必然心隨境轉,六根接觸六塵,隨境迷失。

看書、讀經、靜坐、閉關,或是去經歷人生,無論任何方法,都是用來調伏自心的工具,也都是生命中學習的過程。這些工具主要目的,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那個虛妄的我、虛妄的心和虛妄的世界。念佛也是為了達到這樣的淨化,以一念來降伏萬念。一念是正念,你要回歸一念,萬念才能熄滅,內心的執著、污垢,才能脫落乾淨。要堅定不變地持續下去,定力才會出現。不是用頭腦想,就能練出定力。要老實專一、堅定不變、深信不疑、至真不二,配合這些必要的條件,才能回歸安定的心性。

更往深處探究,我們內心有許多微細的執著。例如境界來了,我們自然的反應,是剎那間產生的。一剎那有多短?︽仁王經︾云︰﹁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太微細了!當我們的定功仍然無法降伏這個微細的執著時,我們還要再繼續對境練心。

我們要每日反省內心動盪的點與原因。譬如:世法境界裡微細的貪、瞋、癡,同時深深地察覺自己的起心動念:一天當中所執著之現象感受、想法又迷於何種境界?追求何物?在意什麼?是否感覺好就喜歡,不好就逃避?當我們對境界有了起心動念的反應,就要從﹁有感受﹂慢慢地轉換成用﹁平常心﹂看待;去觀照為什麼我會有這個現象?問問自己還在意什麼?如果能夠觀照到自心的反應,並且真心地面對問題,那麼破除自我執著的速度就很快;這個虛妄慢慢看破了,就不再被境所轉了。

破滅虛妄

有位年近八旬的長者,在澳洲擁有五十公頃的地,福報很大。有一天,他警覺到自己已經修行好幾十年了,仍不得其門而入,無法入清淨地,就輾轉打聽,飛來台灣與我交流深談。

他見面第一句話就問:﹁我修行了一輩子,到目前還不曾契入清淨安定;要怎樣修才能契入清淨安定?﹂我笑著說:﹁您並不是真心想把虛妄脫落!虛妄沒有脫落,清淨怎麼出得來?您不是真心願意放下自己的執著。執著是虛妄的、是假的,它會變化,是短暫業力所呈現的。您還有在意、想法和看法;有你的、我的分別;有欲求,有許多的希望:希望這樣、希望那樣;很多想法、欲求、私心都放不下來;雖然擁有龐大的財產,但依然要和別人比較。例如:土地總是想要比別人大。這種虛妄、執著、在意的心,一般人多半是看不到的;這樣您要如何得清淨?﹂老人家聽完我的分析,馬上說:﹁這個很難!﹂當然難!老人家懂,但是就是做不到。

我說:﹁要做得到,必須由內心下手,不是用頭腦去想。只管老實認真地去做,不管哪一天做到,或根本做不到,都不要去想,只要認清方向,去破掉自己的執著虛妄。只要心中對任何事情還有在意,就檢討、懺悔、改變,進而放下。從內心下手,把這些自己執著的問題,通通看平淡了、放下了,這樣就容易契入清淨安定。放得越乾淨,心就越老實;越老實,您在修行上就越專一;因為專一而得到清淨。如果說,您的虛妄放不下來,那心想老實,也老實不了;心不老實,就專一不了。﹂

所謂虛妄,就是生命過程中,與我們有關的一切人事物,以及生命所在意的主觀、感受、六根作用,這一切與我們自己有關的,都是業力幻化的牽引,也是過去生的執著所帶來的。如果不肯斷滅、放下,修行就有口無心。內心雜亂、充滿妄想,就無法真實放下所有的執著。

怎樣才能幫助自己徹底破滅虛妄?我們的肉體是虛妄的,我們的想法、感受、欲求、主觀意識種種都是虛妄的。外面看到一切境界變化、起心動念都是虛妄;可是我們已經習於被境所轉。世間的因緣攀不完,財也求不完;財到底要多少才夠?情到底要多恩愛才滿足?名到底要多高,才不再追逐?世間無一不是無底洞,內心的迷染興趣,如吸毒、喝酒也是無底洞。當我們在經歷人生時迷失了,也不是完全沒救,只要能覺醒改變自己,這也是智慧。但是要清楚,我到底還眷戀世間什麼?追求什麼?為何放不下?自己要覺照反省。經歷生命就如經教所言,是在幫助自己看破放下;否則迷染、追求、私欲,都是無底的深淵。

根性好的人,很容易察覺自己的缺點,但不願意真正脫落,是因習氣使然,不容易改正。心能否真正沉澱老實而不再外求,只有自己清楚。願意放下虛妄,心就沉澱了。從內心去察照自己還有哪些放不下?如果真心願意了脫生命的苦海,深信這是對的真理,那就不要再疑惑了!從對生命真正有幫助的方向去走、去做才有意義;否則,不懂真理、不力行,仍舊只是在原地打轉。

老人家與我深談了四個鐘頭,仍意猶未盡,最後我們針對修行的方法再做交流:﹁我認為您必須用全心全力、至真至誠、置之死地的心,才能徹底破滅虛妄,今生才有機會契入清淨;雖不容易,但看您的用心!﹂老人家很感恩,相信此行對他破滅生命的虛妄有很大的幫助,在修行上將有更大的突破。

清淨心

什麼叫清淨?不要用意識心去了解清淨心,不要在想法或意識上去認定;因為那是自然而然契入相應很深的清淨。智慧開了,才能真正了解世間的虛妄,再也不去追求名利了,也不再刻意想表現什麼,只是隨緣平常。

很多人表面上天天讀經念佛想要入定、想到極樂世界、想成佛,這種有﹁我﹂的追求只是妄想;因為心不老實、不清淨。要問自己,今世我到底在追求什麼?自己已經執著在假我的虛妄世界,又怎麼入清淨地?並不是如心所願,就沒有煩惱,因為那是短暫的;然而只要我們放下自己的一切,煩惱就自然沒有了。

好壞境界、業力現前,我們都要面對。有人說:孩子不好教!其實,那只是自己的想法、感受。真正境界來考試,如果我們願意練習清淨安定,無私無我地愛護與關懷,那又何必一定要孩子依我們的意思,我們才滿足、快樂,才認為孩子是乖的?孩子不順我的心,就生煩惱,不如我心願,就不高興?其實人世間這些好壞、順逆,全是正常的。如果我們所追求、喜愛的一切美好的事,都能如心所願,全都聚集在我一人身上,世間若有那麼好的事,天神都不幹了,乾脆都下凡來做人就好了。

所以,不要打妄想,老老實實、安安分分地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我們還在意什麼?主觀意識還在分別什麼?個性情緒哪裡還不安穩?是否真實地沉澱放下?我們就從上面這些角度去反觀自照,從自我內心去懺悔改變,把世間看破、看懂了,就能讓自心恢復清淨安定無我。

慈悲心

各種宗教,包含佛法宗派,都是成就者流傳下來的智慧。他們所教的不外乎是:怎樣把私心破除,用慈悲無我的心奉獻;怎樣淨化雜念欲求,降低煩惱和障礙,基本原理都一樣。真正慈悲的愛是放下自私,否則就是假的。所有的宗教都講這個道理,做到了就是成就者。想轉凡成聖,私心沒放乾淨,是做不到的。

世間光怪陸離的現象,是因著人的固執觀念所形成;其實看多了,見怪不怪。不同的人種有不同的制度,我們都要能接納,甚至蠻荒地區還有食人族,那不是更奇怪?吃同類族人更可怕!假設你被綁架到那裡,你要如何存活?有一種方法:就是自動奉獻給他們。一般人要被吃了都很害怕,你反而樂意奉獻身軀給大家,讓大家不要餓肚子,這時他們一定會感到很意外。

凡事越恐懼,處境就越危險。我們自以為能保護自己,其實都是生命業力在掌控。假如你生性光明無私,要吃你的人也吃不下去,他們會被你感動。你愈不畏生死,愈死不了!有的人看到砲彈嚇得躲到角落,偏偏砲彈就飛到那個角落。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能預料的,泰山崩於前,能面不改色,它就不往你這邊倒,反而倒向另一邊的人,結果那些人全被壓死了;真的是這樣子!

為什麼我們要練安定的力量,就是這個原因。對於現象不要好奇,對於好壞不要分別,對於生命不要執著,那你絕對不是普通人,我們就是在學這個。如果是自私自利只為自己好,人的呼吸終究會停止,結果還是要死,絕不因我們擁有什麼就能永續呼吸。

最好的老師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用來解開我們生命枷鎖的工具。當我們遇到一個法、或是一個宗派,能幫助我們攝心的,就把它當工具調整自心的障礙,幫助自己解開生命的枷鎖,這樣就是學佛。因為不知道哪一個工具才適合我,所以才要有老師指引,老師可能比較懂得學生的因緣。如果真的不明白,我們只要針對自己的內心去觀照。假設在面對境界時,會觸動情緒,令內心起了歡喜或厭惡不平的動盪,我們運用所選擇的方法,能夠調整自己的心,這個方法就有用了!

只要從內心下手修,其實你的心就是你自己最好的老師,心天天都在告訴你答案。好比說你有壓力煩惱了,或者你又有企圖、慾望了,你又想坑害人,心自然都知道。你只要注意看自己的心,每天去觀照你的心擺在什麼地方:是追求名利慾望?還是要捨去虛妄而覺醒?就在生活的當下,慢慢去察覺自心的迷失與執著,這樣修學就會進步;因為你是在解開自我生命的枷鎖。不要去評判別人的對錯好壞,因為這對自己的生命毫無意義。也不要執著道理的認定:這個道理對,那個道理錯;其實那只是頭腦明白而已,反而形成所知障。

別人對你內心世界的了解,沒有比你自己深,但看你的用心;你用至真老實的心去學、去改變,進步就快了。法無高下,不要在意識上去分別執著,只針對生命的種種障礙、執著在意的點,一一的修正,這在生活上就是真修行者,境界才能提升。

障礙、執著、在意脫落了,讀經念佛才能專一,進而幫助達到忘我,功夫才能得力,也就能與清淨相應;否則,夾雜著虛妄、夾雜著執著,又放不下,這樣念經有用嗎?工具不但無益,反而是障礙。法,如果不是幫助我們降伏內心,它反而是一種染著,會嚴重障礙自己。知見也是障礙,各種現象也是障礙,文字、理論也是障礙,通通都是染著;但是能依教奉行,達到真心忘我,就能受益。就看你的真心、信心、堅定、和毅力,是不是一心一意來學;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是不容易成就的。

無為自在

無善而善才是真善,無知而知是為真知;無為而為才是自在,心無所想即可離相。若所為一切皆是為己而為,全都是私心私慾,都是迷失在表相上。若有所為而為,那都是有求的心|有分別、有執著、有在意。無為,就是無所求、無分別、無執著、無在意。一個是煩惱、得失心重;一個是沒煩惱,輕鬆自在,平常心。

我們平常生活都是在看用心,如果用心的方向和方法錯了,調整自己就沒有效力。就像網路上曾流傳一段很有趣的短片,有一隻鹿驚恐地在原野上狂奔,有兩頭獅子悠閒地趴在一棵大樹下,看著這鹿,從遠處狂奔而來。鹿以為後面有獅子追牠,跑得很快,結果撞上那棵大樹,就這樣死在兩隻獅子的面前。那兩頭獅子互相對看一眼:﹁世上竟有這樣巧的事?﹂小鹿莽撞而自尋死路,讓獅子不費吹灰之力,飽餐一頓。

修行是在練什麼?我們常常住在自己的觀點上沒有察覺,常以自己所立的標準障礙自己。修學上不要相信自己的想法、看法,必須學習放下自己的知見,我們只要在平常生活中,看到自己對境起了什麼心思,去改善調整,就是在進步。不光是讀經念佛才叫修行。念經念佛,主要是在降伏自己雜亂的心。妄念不斷,讀經念佛有口無心,是沒有效果的。如果我們還必須照顧家庭,那是因為還沒脫離業力的干擾,因緣呈現了,就必須安分守己,勇於承擔,所言所行皆要盡心盡力,學習祥和安定。如果還有所求,就是有得失、分別、貪婪、計較,還執著在虛妄的世間。

為什麼命運給我們很多不如願或痛苦無奈的折磨?因為逆境易覺醒,受盡折磨我們才願意放下;覺醒以後,就不容易迷失。對事、對人、對境,要練平常心。心沒有妄想、追求,只做自己該做的。從有得失、有妄想、有欲求,慢慢地不再起作用,這就是對境練心的功夫。能放下多少,就放下多少。現在不放,遲早還是要放,因為人都會往生。若想在臨終才放,還不如趁早放下,未來就走得灑脫。如果現在抓越多,走的時候就越痛苦。輕鬆面對人生,學習看淡看破,如果繼續住於虛妄紅塵中,今生就解脫不了,要有警惕!

修行要用什麼心來修?要體會這個嚴重性,就好像一個人被潑了一身汽油,又被點上火,一下子痛得哇哇叫!看見前面一百公尺處有個池塘,裡面有水,立即百米奔馳,過程中毫無雜念,當下是拼了命,一心一意要到達那裡,往水裡跳。如果用這個心來修行,那還來得及!又如激光,也就是置之死地而發出的勇猛精進,全力以赴而產生的忘我,這交叉碰撞出來的火花,是用至真的心所產生的大力量,這樣才能超越一切虛妄。

我們的心靈純淨,生命自然就自在。未契入清淨之前,當然不知道﹁自在﹂。放下自我的自在,與意識上要求的自在是兩回事。世間沒有所謂的永恆完美,生活中處處不自在,許多事都不如我們的心願。你去追逐名利,都如你心願了嗎?縱然有,也是曇花一現。家庭、愛情、親人眷屬能永恆不變嗎?我們要把事情看得透徹,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若還在私欲上動盪,還在想法中分別,這種修法都是在表相上,是會輪迴不完的。

從﹁無我﹂下手,用真誠心面對自己的障礙,看生命都是虛妄的。真正攝受相應的人,他們用出真心,天地跟他們相應,天地都感動!用虛假的心誰感動?都是表裡不一、裝模作樣,內心隱藏了厚厚的私心污垢,不真誠地面對自己行為來反省,還在追求世間隨心所願的東西;這樣修行,即使都懂三藏十二部的道理,真有用嗎?只是頭腦知道,並沒有真實地改造自己的生命。若天天盲修瞎練,像那一隻狂奔恐懼的鹿,拼命保護自己,結果撞到獅子面前,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你看這有多悲哀!

生命很有限,若是遇到正法,還不認真聽聞、不用心理解,還在自我感受想法上打轉,不願意對治自己,那我也只能說祝福你!因為我無法改變你。你聽懂了,願意改變自己、柔軟自己,學習接納、布施、奉獻、關懷,慢慢不以自我為中心,這樣不斷地訓練,在生活中都能平常心,你念佛絕對是非常清淨安定,非常專一。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被世間和自己的障礙所扭曲、迷失了;但只要從此願意真心放下自我的執著,生命的障礙即可消除。

平常心是道

所謂平常心,﹁平﹂是不起波動,﹁常﹂是不起變化,沒有波動變化的心是平常心。生命過程都是因緣業力的幻化,各種境界天天都在變化,這些起伏變化在我們生命的過程裡,都會使我們身心動盪不安。例如生命的逆境考驗,或是順境的喜悅,都讓我們內心起伏不定,情緒產生變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境界的干擾,我們就要學習隨順因緣,不被境界所轉,而仍然能保持平常心,這就是生命中的修行。

修行要用平常心來練,沒有這樣、也沒有那樣,要見怪不怪;不要看到什麼理論、現象就被境所轉了。為什麼凡事一定要依我自己的意思呢?世間本來就有這個現象、那個現象,可是往往都不是按照我們的意思出現的。重點不在這些現象上、不在意識上、也不在我們的主觀認定上,只在我們能否放下內心的感受作用,我們的執著在意、欲求私心,是否都能用平常心放下?

我們起了想法,就產生執著;有了執著,就會不自在。修行,就是要學習如何破除執著;尤其遇到不順我心意的,我們也是要隨緣平常視之。凡事盡力而為,得失不去計較,好壞皆隨緣。如果不練平常心,那生活中要練什麼呢?該做什麼都要盡力去做,不要執著,不要有想法、看法,對世間所有一切現象見怪不怪。所有現象都有因果業力,一枝草一點露,各有各的因緣。不要太執著二元現象,事事都要練平常心。

平常心是:內心沒有什麼想法,沒有善惡、好壞之分別,因為這些都是自己起心動念所產生的執著,其實根本沒有善惡、好壞。真正的善是什麼?就是凡事不起心、不動念,無私而為、無為而為、一無所求。如果有所求,你認為是善,可是後面是有目的,那這是真善嗎?什麼結論都不要有想法,說不定你的心想利他,人家還天天臭罵你呢!所以,不要起想法!

譬如你去當義工,幫老人洗澡。如果這老人天天罵你,你就要這麼想:這是幫助我學習恆順、柔軟、無我的心。所以你還是要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不能因為他的辱罵就不做了,或是氣得打老人一巴掌,一走了之,不能有諸如此類的惡劣態度。總之,練平常心,就是面對任何境界,都不要停留在自己的想法之中。

道是合乎自然的,平常心也是合乎自然。不要自己認為這樣對、那樣對,其實都沒有!我們不要著於任何現象,不要執於任何一物,包含生死、親人眷屬、名利,全部都要能從心上放下。

我們要不斷地往正確的方向去修練,直到無我之境:無我見、無我想、無我之感受、無我之欲求。真實達到這個境界,而不只是意識上的作用。是靠自己降伏自心,然後在生活中看到自心的欲求、執著在意的點。這樣不斷地懺悔、調整、改進,生活上也做改變;如此不但讀經念佛能專一,修行必然能成就。

㈡積累資糧

我們無法想像,執著自我主觀會造成生命中多少障礙?為何我們的福德一直在衰退,障礙越來越多?因為我們把這世間以假當真了。為何努力聽經聞法,還是能知不能行?這是因為業力的干擾。

那要如何破除業力呢?實際上,這與福德的深淺有關。一個人福德不足的時候,想要精進修行都不能如心所願。而且常有挫折或雜務干擾,為此常生煩惱,在修行上無法真實地沉澱和清淨;因此要先累積福德。

如何累積福德資糧呢?首先就是要在生活中償債消業:歡喜做、甘願受、敦厚善良、無私奉獻;常為他人設想,處處利益方便眾生,而不為自己;遇到各種境界,都願意真心誠意地去圓滿、恆順眾生,而不令他人起煩惱恐懼,這樣就能債了業消,福德自然積累。不是用求或用想的,是要無私無求地去做。

善根福德因緣

我們的用心是不是那麼真切?用心學習的人絕對會進步。這也關係到個人的善根、福德與因緣,這些資糧很重要。凡夫都是迷失在五欲六塵裡,不迷到深處,是看不透生命真相的。根器好的人,經歷多了,再看世間事,就覺得很平常;根器差的,經歷愈多愈迷,各有各的因緣。若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的,相對地他會接受、會成長、會改變;因為他的因緣成熟了。

經歷人生的意義是為了瞭解自我的生命,明白自己的煩惱障礙,然後慢慢去學習如何破除這些障礙煩惱。要有這樣的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夠明白怎樣解開生命的枷鎖,而不被業力所轉。如果因緣不成熟,也就是這個人天天還在想自己的得失成敗、利益多寡,那縱然我講得再清楚,他的頭腦也是相應不到,而這都是因果業力所牽引。願意攝心、老實地學習的人,未來受益的程度與不用心學習的人比較起來,差距是非常大的。

有的人福德不好,所以就一生辛勞。如果願意改變自己,願意為眾生用心付出,願意償債,願意消業,這樣生命就會漸漸得到改善。其用心絕非包裝虛假,或表裡不一,而是慢慢的至真至誠,直到恢復本來面目。更不是壓抑折磨自己,我們的生命很脆弱,再這樣折磨下去會招架不住的。來世間磨一磨,雖然身體受苦,但只要內心願意奉獻,什麼現象都能夠接受,不管好的、壞的都甘願受;這樣從平凡到不平凡,你就超越一般眾生了。很多執著,你把它慢慢地破了,用心專一念佛,讓自己的知見慢慢放下來,如此老實地修,今生必得解脫,往生極樂。

在十法界以內,都以布施為首要。布施包含太廣泛了,譬如盡我們的本分去盡應盡的責任;在家孝順父母,在外就真誠努力工作。布施裡要包含訓練我們的真誠心;因為真誠心不夠,所以成效不彰。我們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或目標,往往會表裡不一地包裝自己,虛假不真誠;這些都扭曲了我們生命的根本,也一直在削減我們的福報。我們要回歸真誠的心,不論待人處世,都要用奉獻布施的心來累積福報。福報增加,業力就會削減;因為你一直在償還,如此自然就債償業了。

布施

六波羅蜜,布施擺第一位,就是在教導我們要學習不為自己。善根、福德是資糧,而無我的布施,是積累資糧最快速的方法。如果我們所做的一切是真心誠意的為眾生,自然就把自己放下了。不為自己,我們就沒有煩惱;而且布施越多,反而福報更多,絕不會餓死。如果我們連生命都願意奉獻給眾生,達到這麼深的布施,後面的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就一一自然圓滿了。我們都願意奉獻生命給眾生了,哪還有忍不忍辱的問題?其他一切也都是如此。

布施也需要智慧,有一位中醫師,聞到佛法非常感動。一衝動就把辛苦賺來的錢全部捐出去,棄妻小於不顧,一心追隨老師學習。然而他的老師只是利用佛法收買他的心,目的是要貪他的財,根本不是真心要引導他。直到無利可圖時,就把他當狗一般又踹又打地驅趕走。最後非但學無所成,還氣得吐血身亡。

眾生本有慾望,很多人去修行道場還是在搞貪婪,各取所需,各取所求,殊不知所求之心,只會增加因果業力的障礙,所為的私慾都會嚴重地障礙他們的修行之路。而我們不必去管別人的好或壞,看到這些現象,要學習如何無私忘我、破除自己的執著在意、不起分別、不對境產生怨恨計較。人們都因為沒智慧而迷失,明白因果就不敢去騙人。要知道:欠人的債,下輩子就必須披毛戴角、做牛做馬的加倍償還啊!不怕因果的人最可憐。

人身難得

很多發明家做事非常投入,他們能專一到忘我的程度,甚至忘記吃飯睡覺。因為忘我而恢復本來具有的智慧,才會發明飛機、手機等各種高科技的產品。那種忘我只是一剎那;忘我了,我們的智慧可能超越天人。要如何恢復無量無邊的大智慧?關鍵是︰只要你願意拿掉障礙!

我們的慈悲、智慧本應恢復,卻被自己的執著所障礙,產生痛苦、無奈與煩惱,而徬徨不安、沒有自信,生活隨境而轉;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只要願意丟掉內心的障礙,就能回歸本就具足的慈悲、智慧德能,自然會明白一切,那樣才是真實的我。我們現在所知的世界是被我們的意識心所蒙蔽的,我們還一直執著在主觀想法裡,充滿疑惑不安,患得患失。為什麼我們要捨掉原本具足的大智慧寶藏,反而執著這些短暫的感受呢?如果等到臨命終時,才明白人生的真相,那時想改過都已太遲了!

要趁身強體健時努力修行,別等到年邁體衰、精神萎靡,或病苦纏身時才想修行,那是加倍困難了。更何況人斷氣後處在中陰身階段,想修行更不容易,甚至沒有機會;因為現在的雜念就那麼多了,到中陰身豈能脫離?如果現在都被境界困住了,死亡後自然隨著業力產生的境界去輪迴了;乾淨的心靈去美好的世界,污染的心靈去貧困恐怖的世界,各有各的輪迴去處,各有因果業報。除非是出離二元虛妄、成就三界外的聖者,才有能力不受六道輪迴所控制。而我們只會每況愈下,因為這世間染污太多,人的福報越來越薄,現在有機會能讓生命每況愈上多好!

要用真心慢慢去改造,願意放下生命的障礙,不再迷戀短暫的表相;用多少的真心,就恢復多少的本能,都是自己受益。如果一直執迷不悟,勸都勸不醒,受傷的還是自己,這是自己選擇的人生路,不能怪任何人。一旦今生失去人身,萬一來生進入畜生道,那是天天恐懼害怕,處處是生死一線間。畜生道每天都有被咬死的、有驚慌四處逃命的。現在得人身,以後還不一定能做人。如果轉到餓鬼道,那裡的眾生貪婪無度,福報非常微薄,甚至吃不到東西,更甭講可怕的地獄道了。

六道出不了,這些虛妄世界就是真實存在。如果沒有出離,沒有真正放下,六道輪迴就絕對跑不掉。等到果報現前,那真的是生不如死。現在有很多人就是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不是貧窮下賤讓他生不如死,就是身體得了不治的怪病,折磨他一輩子。真的一定要到這種地步,才呼天搶地地說:﹁我要改,我願意改!﹂嗎?

現在福報這麼好,既得人身又聽聞到正法。只要用心去調整自我,受益的絕對是自己,不必懷疑!我無求於人,只希望大家都能離苦得樂;否則修行太慢會來不及,到時候煩惱重重,天天無奈地面對生命。真的如心所願又能怎樣?還不是老臭皮囊一個,過沒多久就腐朽消失了。看看自己究竟擁有了什麼呢?趕快把這些虛妄破掉吧!老實真誠地去走這條唯一的路,沒有第二條路了。不用妄想!世間所有物質,沒有永恆的,無一可靠!

無私奉獻

有些人為了追求或保護自我的利益,經常在言語及行為上傷害他人;為了既得利益,若遇他人阻礙或對立,就想盡辦法剷除異己。表面上他或許得到了利益,實際上卻造了可怕的因果業力。所謂︰有一得必有一失,傷害他人的業都必須加倍償還,甚至做牛做馬都還不完。所以做人要學傻,願意傻給眾生!

當一個人不斷地抓取的時候,正是在耗損他的福德。我們本就具足大福德、大智慧,只因不斷地抓取,主觀認定這樣對、那樣錯,就遮蓋了自己本來具足的清淨智慧,和與佛無二無別的光明。所以要從生活中去練習﹁捨﹂,在捨的過程中,慢慢累積福德資糧。生活中不要再為自己求,要能包容異己,能夠奉獻布施關懷,放下自我主觀;這樣,就是在練習放下自我。只要放得越乾淨,智慧就越通達;捨棄得越多,你的福報就累積得越快。

以寬廣的心接納不同的人,是我們生命中很重要的功課。如果不能接納別人的言行與個性,那是因為自己有所執著、分別和欲求,只是自己沒察覺到而已。這些欲求大多是渴求他人的認同與肯定,不能包容別人,自然會受到他人的否定排擠;不但心裡不舒服,也同時結了怨尤的惡業;小怨會成大怨,不可不慎啊!

月光有時被烏雲遮蔽;但月光是否因此沮喪而不放光明呢?當烏雲化開時,月光原來並沒有減少一分清淨光明。我們在世間常遇不如意之事,如烏雲遮月一般;若是我們依然用愛照亮每一個有緣眾生,對不如意之事,不生一絲怨尤,面對業力的障礙,依然能學習月亮,保持恆常清淨,果真如此,烏雲定會化開。

又譬如木瓜與芭樂,雖是長相不同,屬性迥異,然各有一番滋味在其中;但如果木瓜嫌芭樂又醜又硬,或芭樂嫌木瓜是空心軟骨頭,這樣彼此的心都會不快樂,也會寂寞、受傷。同理,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我們要先學習大地的無私,以慈悲心來包容關愛萬物,不嫌惡任何一人,完全奉獻而無所求,如此自然不再寂寞。

陽光溫暖我們,空氣提供氧氣,雨水令我們不致乾渴,大地給我們食衣住行的需求。萬物不停地布施它們的關懷與能量,從不怨恨計較,不分別善惡好壞,也不追求回報;難道它們沒有生命嗎?若有生命,它們都在想什麼?它們都有共同的特性,就是無欲無求地奉獻。原來它們都不想再造生死輪迴的業;而我們在幹啥?

為何要學習自心祥和安定?為何要放下心中的牽掛與執著?為何要隨順因緣、安守本分、盡力而為又不計得失?大家都在追求名利,為何要我無欲無求?因為生命所有的經歷,是在學習捨己為眾的智慧與胸襟,而不是只顧自己的私心私慾;畢竟世間皆是因緣業力所形成的幻相,能學習奉獻、忍辱而真心去付出,才是真正了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