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魂归大清:莫相思(胤祥版)
225000000040

烟花(四)

由于我的脚伤,是不可能跟着胤祥和二哥清闲了,只好留下来侍候德妃。胤祥也不知怎么了,见了总我爱理不理的,想是那天被我奚落,心中恼了。其实我也有反省,无论如何,人家是主子,就算待我再好,我也不能“恃宠而骄”啊!

德妃的身子一直都没有好转的迹象,总是懒洋洋的,不舒服,面色也差了很多。我忽然愧疚起来——光顾着自己偷懒游山玩水,倒把正主子的事情抛到脑后了。

十二日圣驾离杭,浩浩荡荡向苏州进发。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御驾驻跸苏州,我仍旧为脚伤所困,行动不便,因此也没有机会出去游览,心里未免遗憾。二十二日启程,直奔扬州。扬州府境内宝塔湾与江天寺之间有一座行宫,是两淮盐商在上次南巡前捐资修建的,上次御驾便驻跸于此,想是这次也不例外。

龙船在水上缓缓行使,浩浩荡荡,气派非凡。或许是在陆地上修养的时间足够了,抑或是在船上待的时间久了,也就适应了,不管怎样,德妃是大好了,近日也能随意走动,欣赏这大好的风光,不似前些日子只懒在床上。

这天风和日暖,微风习习,两岸青山相望,一江碧水东流。春光明媚加上德妃身子转好,龙颜大悦,下令在甲板上摆酒,携德妃及诸位阿哥共赏春色。

众人一路谈笑,十分惬意,太子坐在康熙的下手,胤祥坐在德妃的下手,我和绣茵站在德妃两侧侍候。胤祥却仍旧怄气,席间都没看我一眼,偶尔目光扫过来,也只是没事似的淡淡地滑过。我心里别扭:这个男人也忒小气!索性也执拗起来,不向他那边望一眼。不过心里却是嘀咕得厉害,不知道将那个小心眼的小气鬼诅咒了几百遍了。

我正心里恨恨,忽听康熙老皇帝开了金口:“难得德妃能出来赏春,也难得今儿这春色饶是动人,可惜有酒有菜却无绕梁之音,美中不足啊!”

瞧瞧,皇帝老人家要求就是高,有人陪酒、陪吃、陪说笑还不知足,还得找个陪唱的。可这会子也不在紫禁城里,乐班子也没随驾,又是在水上,上哪儿找个唱曲伴奏的啊。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德妃忽然回过头来瞧着我:“华丫头,在宫里头听见你弹琴,却也是能入耳的,今儿难得万岁爷和诸位阿哥开心,你就献上一曲,助助兴吧。”众人又看向我这里。

我一惊,德妃什么时候听过我弹琴?入宫大半年了,我也只有……啊,上次给胤祥洗头的时候一时技痒奏了一曲,被四阿哥撞见了,想是他向德妃打了“小报告”。我可不想出这个风头,连忙开口:“奴婢技微曲陋,恐难入万岁爷和诸位阿哥的耳,况且船上也没有琴……”

德妃点了点头,我松了口气,忽然她又想起什么似的,开口道:“宫里头偶尔听你哼小曲,也算有趣,反正也没别的法子,你就唱上一段,让万岁爷高兴高兴。”

我又是一愣,那是我刚开始在外间屋做杂役的时候干活累了,随便哼的,德妃想是听不到的,怎么……可容不得我多想,康熙也开了口:“华丫头向来能逗朕开心,今儿你主子也开口了,你就唱上一段儿,放心,如果唱得不好,有朕在,没人敢笑话你!”

这已经算是“口谕”了,我哪有胆子不从,只得硬着头皮上了。搜肠刮肚,也不知唱什么歌。太现代的,这群古人肯定不懂,再说也太“震撼”,悲伤的也万万不成,怎么办?忽然脑子里闪过一段音乐,那是原来学校汇演的时候民乐班和民歌班的同学排练传统民歌,其中的一首《采红菱》,正好是江苏的小调,节奏也欢快。心下拿定了主意,清了清嗓子,运了运气: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得呀得郎有情,得呀得妹有心,就好像两角菱也是同日生呀,

我俩一条心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得呀得妹有心,得呀得郎有情,就好象两角菱从来不分离呀,

我俩心相印

划着船儿到湖心呀,你看呀么看分明,湖水清呀照双影,就好像两角菱

划着船儿到湖心呀,你看呀么看分明,一个你呀一个我,就好像两角菱

……

我特意用了半吊子的江苏话,虽然有些许蹩脚,但吴哝软语饶也别有风味。一曲终了,众人仍浸渍其中,太子爷还用扇子在桌子上敲着拍子。

“华丫头,你还有这样的本事呢!好,唱得好,有赏!”康熙皇帝慈祥地看着我,每每他这样看我,我便想起祖父来,心中又酸又热。

“你不是旗人么?怎么晓得这南方话?”冷不防一旁的太子开口问到。

“回禀太子,奴婢是镶蓝旗,不过奴婢的外祖母是江南人,所以奴婢自小随母亲学些江苏话,但并不地道。”我赶紧恭恭敬敬地回答。

太子似乎还要开口,德妃却先开了口:“好了,华丫头才唱完,你们就这样审讯似的,下次我可就舍不得让她干这些个‘苦差事’了。华丫头,绣茵,扶我到船边坐坐,出来这么些日子,都没仔细瞧过这水,这鱼,回去让别的嫔妃们听了,还当是我编笑话诳她们呢!”

我急忙和绣茵扶德妃走到船舷,靠着围栏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