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仙侠修仙鉴
220200000134

心性 平常的智慧

中阴是促成解脱的最好机会,如同佛法告诉我们的,中阴在某些时刻的威力特别强,潜力特别大,不管你做什么,都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阴是关键点,那么我们如何从中得到启示呢?

这就要说到一种系统的止观法门:观想死亡、回顾生命。

观想死亡时的感受、痛苦、悲惨、无助、亲友的忧伤,回顾并了悟自己一生中已做或未做的事情。

在观想、回顾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庄严的「光的生命」。

佛陀曾开示:「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脱离生死轮回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解脱之道。」

如果一切都是无常的,那么一切就是我们所谓的「空」,也就是说,一切都没有任何持久、稳定和本自具足的存在;一切事物,如果能够看见它们的真正关系,必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佛陀把宇宙比喻成一个广大的网,由无数各式各样的明珠所织成,每一颗明珠都有无数的面向。每一颗明珠本身都反映出网上的其他明珠,事实上,每一颗明珠都含有其他明珠的影子。

当你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万物本身并不真实存在,这种非独立存在,我们称之为「空」。

如果一切皆会死亡和改变,那么什么才是确切真实的?

表象之后,还隐藏着什么无限宽广的事物,来包容这些无常而改变的发生呢?有什么是我们事实上可以依靠,死后还继续存在的东西呢?

生和死就在心中,不在别处,

请不要误以为心性只有人心才有,事实上,它是万事万物的本质。我们要一再地强调,体悟心性,就是体悟万事万物的本质。

据说,当佛陀开悟后,他最想要做的是显示给大家每个人都有心性,要大家完全分享他的体悟。但是他遗憾地发现,尽管他无限慈悲,我们还是很难开悟。

最伟大的佛教传统,称心性为「平常的智慧」。讽刺的是,我们所谓的平常世界才真正的是不平常,因为我们对轮回世界的迷惑景象,产生了疯狂的、刻意营造的幻觉,因为我们庸人自扰地把事情搅得这么复杂,有时候当上师传示心性法门时,我们都嫌它简单到不足以相信。

我们的凡夫心告诉我们,这不可能是心性,心性应该不止于此。它应该是比较「荣耀的」,灿丽的光芒在我们四周的虚空闪烁着,彩带飘逸的天仙翩然而下迎接我们,然后是深沉的梵音响起:「现在你已经听到了心性法门。」事实上,这种剧情绝对是子虚乌有的。

但什么是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呢?第一步是练习禅坐。禅修可以净化凡夫心,揭穿它的假面具,除尽习气和迷惑,让我们能够在因缘成熟时认清我们的真面目。

坐禅时,你的心要像天空一般开放,却稳固在大地。天空就是我们绝对的本性,没有藩篱,无边无际;大地则是我们相对的现实,我们的相对心和凡夫心。我们坐禅时的姿势,象征我们正在连接绝对与相对、天空与大地、天堂与人间,就像鸟的双翼,融合了我们如天空般的无死心性,和虚幻有限的凡夫心地。

……禅修的方法有很多,我讲过不少了,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修心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