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血铺的路
22006400000014

第14章 八、皇族败子多,无知谈条约!01

8月,英军攻陷浙江省的余姚、慈溪、奉化等地,沿长江索江而上,烧杀掠抢**,无恶不作,把繁华美丽的水乡烧成一片片废墟,英军一直烧成南京城下,军舰驶入南京下关江面,列队架炮,耀武扬威,扬言攻城,道光皇帝得到各地失败的战报,已无心再战,对大臣说:

“两年以来,沿海生民,突遭蹂躏,朕心实有所不忍,与其兵连结祸,不如息事安民。”于是,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等人去与英军和谈。

耆英,生于1790年,出身于清庭贵族,爱新觉罗氏,字介春,满洲正蓝旗人,长着一双鱼泡眼,身材瘦而长,以出身皇族的身份,授职宗人府主事。1838年,他在东北任盛京将军。1842年3月,奕山在浙江战败,清政府命耆英署理杭州将军。4月,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同伊里布一起赴浙江向英军求和。自以为聪明过人,有杨修之才,藐视朝庭,藐视国家政权。

1842年8月(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五)10日,道光皇帝谕示耆英,可以同英国人议和。

8月(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七)12日,耆英同伊里布赶奔南京。英国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驻华商务总监、全权代表璞鼎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处中文秘书兼翻译官马儒翰等,早已在南京地面。

8月20日,清政府大臣耆英、伊里布、牛鉴等跟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英军军舰“康华丽”号上会见,英军统帅璞鼎查得意洋洋地请中国清政府大臣耆英、伊里布、牛鉴等参观了军舰,璞鼎查洋洋得意地拍着擦得锃亮的大炮,说:

“这是世界上最好最厉害的大炮!这大炮是热轧冷处理工艺,不是翻模铸造的,钢度是铸造大炮无法相比的,只有我们大英帝国才能生产出来,别的任何国家做不了!”

“这炮真大呀!”牛鉴惊叹地说。

“看来,我们是搞不赢洋人。”伊里布看着英舰成排地大炮,在耆英耳边偷偷地低咕。

“只看,别乱说话。”耆英轻声说。

清政府大臣耆英、伊里布、牛鉴本无战心,看了军舰上的成排的大炮,更是灰心丧气,三人向皇上上书奏说:

非兵力所能制伏。

8月24日,耆英跟英国代表璞鼎查又在静海寺会谈,8月29日,未经道光皇帝批准,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牛鉴等人,竟然代表中国清政府,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江宁(即南京)下关江面英舰“汉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也称《江宁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是: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每100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中国海关税收应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8月31日,1842年8月31日,道光帝才正式下旨同意签订条约。

接到圣旨,耆英对伊里布、牛鉴说: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大人果然有杨修之才呀。”伊里布叹服地说。

耆英、伊里布、牛鉴三人抚掌大笑。

1842年9月1日,钦差大臣耆英,向璞鼎查发出照会,对南京条约提出了十二项交涉内容。这十二项自讨苦吃的内容为中国今后的苦难留下了隐患;也为下一次战争埋下了祸根。

9月6日(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二),道光皇帝批准了《南京条约》。年已60岁的道光皇帝没奈何,埋怨手下大臣说:

“奕山、耆英、伊里布、牛鉴误我!这我是一个丧权辱国的皇帝了,将受后人唾骂!杀人,我要杀那不争气的余步云、牛鉴!”

1842年9月7日,道光帝正式同意签约的谕旨才到达南京,第一次鸦片战争早已结束。

英国的大炮,终于远涉万里,炸开了中国的大门。

从此也有了五口之说,即: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对外贸易口岸。

此时,北京的道光皇帝、杭州的刘韵珂都给南京的钦差大臣耆英写信,内容居然也是要求同钦差大臣耆英,向英国商务总代表、英军司令璞鼎查男爵发出照会,对南京条约提出了十二项交涉内容完全相同,不能不说耆英也有过人之处。

2100万银元的赔款,其中赔鸦片烟款的600万元,由十三洋行各商号分摊,共同承担300万,十三行之首伍秉鉴的怡和行,独自承担100万,朝廷恩赐三品顶戴。第一次鸦片战争,让十三行第一次遭到前所有未的冲击,居十三行之首伍秉鉴的怡和行,首当其冲。2100万银元的赔款,让中国百姓、商号的经济,倍受损失,中国人民的日子开始艰难起来。

战场上的失败,条约的屈辱,道光皇帝深恶痛绝,但又无计可施,下令处死了爱逃跑的余步云,这个可恶的家伙,终于得到应有的下场,余步云(提督,从一品)也是清朝在雅片战争时期,处死砍掉头颅最高级别的逃跑军官;严惩牛鉴以贻误封疆罪,撤职逮捕,定为斩监,等候秋后处决。因念在河南治水河工有功,道光二十四年,得到皇帝下旨释放;奕经自请道光皇帝严惩,道光念他是侄儿,免于追究责任;道光皇帝对皇亲国戚奕经、耆英、伊里布等多有眷顾,任人为亲,使政务不得清廉。由于耆英实在可恶,后被道光皇帝的咸丰皇帝处死。

中国,不但割地赔款,海关税收还不能自主,需与英国商定,失去了主权,正式开始迈向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第一次雅片战争自1839年10月1日英国宣战,到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止,以强盗英国的胜利而结束。

中国老百姓说:“清庭有耆英、伊里布、余步云、牛鉴、奕山这样的活宝(骂人的贬义词),中国怎么能好得了!”

台湾兵备姚莹怀着爱国义愤,抨击说:

时至今日,海外诸夷,侵凌中国甚矣。沿海数省,既遭蹂躏,大将数出,失地丧师,卒以千万取和。至今海疆大吏,受其侮辱,而不敢较;

忠义之士,莫不痛心疾首,日夕愤恨,思殄灭丑虏,捍我王疆,以正人心,以清污秽。

正由中国书生狃于不勤远略,海外事势夷情,平日置之不讲,彼日夕探习者已数十年,无不知之,而吾中国曾无一人焉,留心海外事者,不待兵革之交,而胜负之数,已皎然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