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绘在玻璃上的梦想
21347500000049

第49章

枫子一路上都在思索那个深奥的问题,还没等他想明白,就看见路旁小树林里有一个人在笑,那声音像极了万利马每次赢牌后那淫荡的笑声,走进一看,果然是万利马在淫笑。

“神马,你又赢钱了?”

“赢毛线哦,老子现在是不贫则以,一贫惊人啊!买摇裤儿的钱都输出去了”

“哦,那莫非有啥子好事?“

“有铲铲好事哦,这几天抽烟抽多了!”

“烟-烟抽多了?”

“是呀,钱输了就算求了,总不能把身体也搭进去三。笑一笑多活十五秒,我算了一下,要笑一天半才能把熬夜抽的烟抵消!”

“……”

以前扣鼻屎的大狼也说过这样的话,现在是第二人这么说了,枫子觉得这种说法很可能有一定道理。

“我看是吃多了。”罗志悠悠地说。枫子吐吐舌头,庆幸自己刚才没有多嘴。

几分钟的路程,枫子和罗志已经走上18舍4楼。路过406的时候听见里面热闹非凡,相必是陈德殚那泡屎还没有被大家玩够。一想到这里,被关厕所倒计时的画面重现眼前,枫子一阵恶心加快了步伐,走进了408寝室。

“难得,难得。”罗志看见寝室干净整洁,连连称赞。他不知道这是枫子前几天才用“厨房理论”彻底打扫过的,并且还为此遭了一个全校通报批评。

贝松正在上网,看见枫子就说:“你朋友发的QQ留言,好像是让你帮忙带什么东西吧,还有你看看他的QQ签名,是不是……”

那时候流行挂QQ等级,枫子经常让贝松帮他挂着。那条留言是秋漫云发的“Y城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帮我买二十斤合逃,我过几天来拿。”

估计是拼音打字把“核桃”二字打成“合逃”了吧,这倒不要紧,看了秋漫云的QQ签名才让枫子担心起来:明天我就要去动手术了,我尽量在拖,但是最近的气温升高的太快了,必须做了,头部结缔组织群体切割术,祝我好运,感谢大家这么久的支持与陪伴!

签名下面是一连串的留言祝福和蜡烛表情,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难道秋漫云他得了绝症?

罗志还在门口站着,枫子赶紧介绍他和贝松认识,就忙着去找杯子泡茶了。秋漫云是枫子最好的兄弟,他得了这么大的病从没有告诉过枫子,也没得到过枫子的支持和陪伴,想到这里,枫子一阵揪心,不小心摔坏了一个杯子。

“原来是罗大师,久仰久仰,枫哥常提到您。”贝松主动伸出了手,表示欢迎,这是他一贯地绅士风度。

“不敢不敢,叫我罗志就行,就住你们斜对面6栋,00级茶学硕士毕业班。“罗志也伸出了大手,友好地握了握手。

“啊!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我还以为您是出家人……”贝松听罗志这么一说,也发出了和枫子同样的感慨。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一直想会一会的高人竟是一个学生,并且就住在自己斜对面。

这时候,枫子也明白了第一次见罗志的时候,他说自己管理着身后千亩茶园——原来那就是他们茶学专业的试验田。

枫子猜测罗志会不会也跟自己一样,因为“石头剪刀布”输了,才去种的地。

“千亩”虽然是个虚数,就像当年赤壁之战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充其量也就十多二十万,但即使照这么算,罗志“石头剪刀布”也输凶了,难道一个专业的地,都是他一个人种完了?

枫子把一杯上好的“蒙山雪芽”端到了罗志面前。这是采至Y城一座终年积雪的高山上的一种绿茶,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好茶,好茶!”罗志闭上眼睛,闻着茶香。

“大师,好雅兴。不知,现在是在跑道的第几圈了?”贝松向来说话不绕圈子。

一直期待的巨星碰撞,就要发生了。枫子大气都不敢出,暂时把秋漫云头部结缔组织群体切割手术的事搁在了一边,默默地拿起一根小板凳坐在了旁边。

罗志:“正如你面前的半杯水,有人看见的是失望——怎么只有半杯;有人看见的是欣喜——这里居然还有半杯水可以解渴!”

贝松:“性格不同而已,有的人天生悲观,有的乐观,并不能说明什么。”

罗志:“性格只是心智的一部分外在表现,而心智是可以通过修为来提升的。”

贝松:“愿闻其详。”

罗志:“我们用环形跑道打一个比方,它代表着汗水、学识和坚持。假设努力,就代表在跑道上跑,不学无术就表示原地不动,那么,对于同一个人来说,跑了一圈和原地不动,在表象上来看是一样的,可他的心智不同了,对于同一件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就不同了。”

贝松:“那这种提升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吗,半杯水不还是半杯水吗?难道因为一个人的心智得到了提升,那半杯水就会变成一杯水吗?”

罗志:“正如你20岁的时候看一本书觉得生涩难懂,到你40岁的时候再读就可能觉得受益匪浅,书还是同样的书,为什么20岁的时候读就一无所获呢?就是因为心智不同。但是,如果你从20岁开始知道了差距,不断坚持努力学习开阔视野,也许你25岁就能读懂你原本需要40岁才能读懂的书,这就是意义。”

贝松:“照你这么说,如果一个造福全人类的伟大科学家没有跑完一圈就比不上一个在深山里跑了十圈的和尚吗?”

罗志:“我们将‘跑道理论’中的‘跑道’视作人的一生,是一场别人看不见的自我修行,你自己跑与不跑,只要你不说就没人知道。所以你自己的跑道和别人的跑道不是一个道,也就没有可比性。正如,你20岁的时候读不懂一本书,你不说,到了40岁你能读懂了,你也不说,那么,对于外人来说就都是一样得,至于别人能不能读懂,那是别人的事。”

贝松:“但即使不说,也可以通过他的气质和内涵看出变化呀?”

罗志:“这正是心智的一种内在表现形式,也就是努力提升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贝松:“那就面前这杯水而言,又应该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让失望变成欣喜呢?”

罗志:“让那个悲观的人多跑几圈,在又累又渴的时候,你能保证他看见半杯水之后不会感到欣喜?如果不,那就再多跑几圈。”

贝松:“那你自己究竟是在跑道的第几圈了呢?”

罗志:“那你又是怎样看待你面前的半杯水呢?”

贝松:“你的意思是人的这种‘不满足’心态,是可以通过自身修为的提升而得以正确对待的。”

罗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贝松:“受教了,罗大师果然名不虚传,令人佩服。”

枫子坐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目瞪口呆,不就是半杯水吗?至于说得这么玄乎吗?

究竟跑了一圈还是跑了几圈,枫子已经迷乱了。他不知道自己从古代的三国跑到如今的现代来上大学,这又是跑了几圈。他默默地起身把项链搁在桌上,大声地问:“我究竟跑了几圈?请告诉我!”

在听完了枫子的讲述后,罗志和贝松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既然枫哥说的言之凿凿,有没有可能是阈下意识……”贝松率先打破了沉默,罗志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表示赞同这个假设。

“阈下意识是什么?”枫子闻所未闻。

“这么说吧,以我们的眼睛为例。人类的眼睛就是一个光的接收器,有光出现,视觉神经就受到刺激,感受到了光的亮度,就接收到了信号。然后,大脑意识到了光亮,意识到了色彩,这就是人看见东西的过程。我们看电视就是一个不断接收信号,不断把画面联系起来,然后用我们的意识去理解画面的过程。”贝松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如果我们把光的亮度逐渐调暗,暗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什么都看不到了,这个临界点就成为‘阈’。比这个阈值稍微低一点的亮度,我们的肉眼虽然是看不到了,但我们的阈下意识是能够感受到的。”

“这原本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后来被广泛运用到商业广告上。据说有人在一家电影院做了六周的试验,这段时间有五万人来这个影院观看过电影,而这个电影每隔五秒就插播一个长度为三毫秒且光线极暗的广告词‘吃爆米花、喝可乐’这样几个字,因为这个广告在电影里穿插播放,你肉眼看不到,但你的阈下意识已经感受到了,其间导致了爆米花和可乐的销量大幅增长。”罗志举了一个例。

“也就是说,你所描述的也许不是虚幻的,只是你作为这个独特个体的阈下意识感受到了一些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也许是真实的。”贝松喃喃自语。

枫子听得云里雾里,但心里那颗始终未灭的希望火苗总算得到了一点呵护。

此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进来,“那还等什么?赶快去寻找项链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