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绘在玻璃上的梦想
21347500000011

第11章

曹仁自知不敌关羽,连夜派人去许昌求援。曹操派出大将于禁和先锋庞德率领七队人马去救曹仁。这最后一仗,关羽决定亲自出马,我倒落得个清闲。

关羽和庞德战了一天,杀得天昏地暗,不分胜负。第二天再战时,又杀得难分难解。几十个回合后,庞德见胜不了关羽,就生出一计,假装战败,调转马头往回走。关羽随后就追,冷不防庞德射来一支箭,正中关羽的左肩,幸亏关平及时赶到,才救回了关羽。

关羽回到大营,拔出箭头,再敷上药,趁修养之期静待破敌良机。

过了半个月,关羽的箭伤渐渐好了。他问关平说:“于禁和庞德退兵了吗?”

关平回答说:“没退。他们天天来叫战,只是您的箭伤不好,我们没告诉您。”

关羽又问:“他们的大营扎在什么地方?”关平说:“于禁的大营扎在城北十里的地方。庞德的大营扎在山谷后边。”关羽听了,立刻领着人出营,到山上观察了半天。回到大营,他让手下人准备几百只轻快的小船。关平不明白为什么要准备船,便问:“父亲,在陆地上打仗,准备船干什么?”

关羽说:“现在正是秋天雨水多的季节。江水暴涨。这里离江近,于禁和庞德扎营的地方低洼。如果我们把各个山口都堵住,等大水涨上来,我们扒开一条口子,往他们那个山谷里放水,他们就会被淹死了。”关平听了,十分佩服父亲的计谋。

果然如关羽所说,一连下了好几天大雨,江水涨得浮溜溜淌,平地上积水齐腰深。这时于禁和庞德再想转移,已经晚了,大水从四面八方灌进来。接着,关羽便领兵分乘几百只小船包围了山谷。于禁和庞德带来的七队人马,大多数都被淹死了,没淹死的也都投降了关羽。于禁和庞德都当了俘虏。于禁被送回荆州押了起来。庞德因为不肯投降,被关羽杀了。

关羽消灭了于禁和庞德这支援军以后,便再次领兵围攻樊城。

真正的决战就在眼前,这天,大军来到樊城的城墙下,摆开了攻城之势,本想速战速决,不料关羽遭曹仁放出的冷箭射中,箭头带毒,幸得神医华佗救治才保住了性命,于是中场休息,静养剑伤。

其实,这段时间我是很无聊的,每次摆开阵势都是关羽带着一票人上去稀里哗啦就把对方收拾了,我就这么远远地看。现在倒好了,连看也没得看了,十多天了,真想回荆州找羡倪,反正留下来也没什么用。

傍晚,像往常一样一个人吃着烤鸡,望着星空,想羡倪。面前的火堆燃烧的噼里啪啦,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话。终于就要攻下樊城,要不是于禁和庞德前来搅局,早就生擒曹仁了,现在地方援军已除,樊城被围得水泄不通,这次定能一战定乾坤!高兴之余,三壶酒下肚,思念之情愈发浓烈,羡倪的一颦一笑在脑海萦绕。

天色渐晚,起身回帐休息。刚躺下,就被一个东西扎了脖子,感觉似曾相识,摸出来一看,又是那该死的核桃。忽然,一个黑影闪过,我屏住呼吸,握紧佩剑。说时迟那时快,一道剑光向我劈来,我侧身一个前挡,顺势拔出宝剑迎击,由于光线太暗,敌方出剑太快,我只能步步退避,闪出了帐篷。跟着,那道黑影划破了帐篷,剑锋伴着星光像雨点一样洒了下来,我竟无半点招架之力。冰冷的剑如约停在了我的脖子上,正好就是刚才被拿该死的核桃扎到的伤口。

此刻,不出意外的话,我死定了。纵横沙场数载,多次逢凶化吉,没想到今天不明不白地死在一个刺客手里,死了就死了,没什么了不起,可怎么放心得下羡倪!一时间思绪万千,竟就这么呆呆地站着。

霎时,空气凝固,脖子上的剑缓缓移去,我睁开眼,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令我魂牵梦绕的身影。

“陈训庭,又被青蛙咬了吗?刚才叫那么大声!”羡倪扔掉了面纱。

不知是转机来的太快,还是思念的决堤,此刻,我竟泣不成声,抱着羡倪哭成一团。幸福来的太突然,哭着哭着就笑了起来。我就像小孩一样在羡倪面前哭了又笑,笑了又哭……

我一辈子也离不开眼前这个女人,我发誓一辈子要和她在一起,除非我死!

“好了啦,刚才人家就是想试试你的武功有没有长进嘛。”羡倪嘟哝着嘴,抬头突然发现我脖子上的伤,“哎呀,我刚才不小心伤到你了?疼不疼,我看看。”说着伸出手指摸了摸伤口,心疼的不得了。

“这伤是刚才被核桃扎了的。其实,我早就知道是你啦,所以刚才是故意让着你的!”我睁眼说瞎话,尽力挽救着男人最后一点自尊,可转念一想,要什么自尊啊,只要羡倪!

“哦,原来这样啊。”羡倪抿着嘴笑,“核桃,这是第三次出现了,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啊!”

斑斓的星空下,一对恋人久别重逢,哪还顾得上什么核桃啊,紧紧地相拥在一起,风轻了,夜魅了,时间慢了。忽然间,我扭头看见了四分五裂的帐篷,气就不打一处来!没帐篷了,今晚睡哪里啊?

“还想着睡觉啊?”羡倪问。

“不然呢?”我反问。

“荆州生乱了!”羡倪压低了声音。

“啊!怎么可能,我军在沿江上下每隔二三十里就设置烽火台,怎么可能有敌情却没有来报呢?”我大惊失色。

“我也说不准,也许有内应吧。吕蒙的军队已经杀入城了!一些人逃了出来,大部分人则留在了城中。”羡倪肯定的说。

“怎么办呢?我得赶紧报告关将军!”我不置可否。

“现在还有用吗?”羡倪淡淡地问,“假如乱了军心,不是死得更快!”

“即使敌军真的占了荆州,对我军现在的实力也没有任何影响嘛,大不了放弃攻樊城,转而回援荆州,趁吕蒙还未站稳脚跟再夺回荆州。”我冷静了下来。

“再夺回来?你以为将士们都跟你一样是孤儿吗?”羡倪瞪着眼睛问我。

“什么意思?肯定不是呀!”我完全不明白。

“将士们的妻儿老小都在城中,假如我在城中被挟持了呢?你怎么攻?”羡倪闭上了眼睛等待我的作答,我一时哑口无言。

“如果敌人劫持了我让你投降呢?不投降就杀了我,你会……”羡倪追问。

“我投降!”我没等羡倪说完就坚定地说出了心里话。

“所以说,现在去报关将军还有用吗?应该趁现在军心未乱一鼓作气攻下樊城作为安身之所。”羡倪抬头望着天空,“若耽误了时机……”

“会怎样?”我迫不及待地问。

“若樊城久攻不下,进退两难之际,曹操再派出一支援军,如何是好?”羡倪叹了口气。

关羽剑伤已十多天了,吕蒙偷袭荆州必是事先和曹操商议好的,那曹操派出的第二支援军也许不日就会到达。我想到这里,后背一股寒气升起。

“训庭,你相信天命吗?”羡倪眨了眨眼睛看着我,我使劲地点点头。

“既是天命,不可违也。你能知难而退吗?”

知难而退,换句话说就是临阵脱逃?我没有说出来。这和从小学到的纲常伦理是不相符的,这种想法让我很难受。我没有立刻回答羡倪,期待着能有两全其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