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生活百科看穿人心术,拿来就用
205600000003

理解了心里话,就理解了人际关系(1)

第一章 理解了心里话,就理解了人际关系

P16

了解对方,就是要知道他的心里话

“我把提案交给经理后,他夸了我几句,可是即使这样,我还是不确定这是否是他真心所想。”

有人会存在这样的困惑。很正常,人们的所想和所做的确是有差别的。换作是您自己,也不会直白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吧。您肯定会顾虑到“这么说了对方会作何感想”、“不会讨厌我吧”、“不会伤害到他的感受吧”等等。于是,有时说话要么夸大其词,要么言辞闪烁。由此看来,虽然得到经理的赞许,但并一定是对自己的真实评价。

如果对方没有坦露“心中所想”或心里话,那就只能根据言外之意或其他方式来推测了。至于如何进行推测,本书稍后会介绍几种方法。使用这些方法,我们不仅可以推测出说话人的本意,甚至可以看穿他的心。

不必说,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对方。而且,不仅要了解他的外在,还要深入他的内心,进而认识到本性的部分。另外,如果能掌握了解他人的窍门或技巧,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还能让自己的社会生活更充实。

P18

借口和谎言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要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借口和谎言是必不可少的。听我这么说,也许有人会反驳:“道理我懂!可是,我就是不想撒谎,也不想找任何借口。”

然而,请设想一下一个不允许谎言和借口存在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本来,我们所说的“场面话”里就多多少少包含着谎言。不夹杂任何谎言的“心里话”,则要老老实实地坦露心中所想。比如,一直很关照自己的人请吃饭,结果有一道不是那么好吃的菜,那么我们就只能说:“不好吃!” 收到恋人送的礼物,如果不喜欢,就不能说“谢谢”。这样一来,人际关系会淡薄,恋人也终将离我们而去。

“借口”也一样。“借口”这个词由于有逃避责任之嫌,经常被当作贬义词使用。不过,批评一个人“找借口”,要在对方意见正确的前提下。实际上,对方所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他们有可能曲解了事实,甚至恶意歪曲事实。如果这样都不允许辩解或找借口的话,就成了“说者先发制人”。而正因为可以辩解,议论才能成立,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