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金牌球童
20263000000029

第29章 舍得

“渡边先生,14洞果岭的草昨天刚修过,草纹不像平日的向南,建议用五号木,果岭气流右边比较大,建议直攻果岭左中部。”

“OK!”

……

“渡边先生,17洞果岭比较开阔,现在的风力是逆风四级以上,风速是5.9米~6.2米/秒,一号木要大力挥,在果岭的推杆用力要宁大毋小!”

“OK,Neverup,Neverin(不到之球,不入其洞),方野听你的!”

……

这场球渡边以78杆收宫,与平时一样,渡边在18洞边站着,开心中透着惋惜说:

“方野,打了半辈子球,还是克服不了斗赌的心魔,如果第10、11、12洞听你建议的话,今天我可以多抓两个小鸟,一个老鹰的,绝对75杆内完成18洞。”

“呵呵,渡边先生的球感好,下周您过来,我陪你73杆完成!”方野递给渡边一支怡宝水说。

“好,有君一席话,胜打三年球!”渡边开心得有点激动了,下周不是75杆,而是73杆,这话方野说得自然自信,但对渡边而言,却听得如同天籁,因为看到了进步的曙光,少一杆并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多少业余球手花费好几W费用来学习几年也不能少一杆,但是渡边相信方野能帮他做到。

说完这句话,渡边就连忙掏出钱夹子,一格是10元50元的,另一格是一小叠老人头。渡边把这小叠老人头悉数抽了出来,数也不数就塞到方野的手上,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今天以为还是和平时一样,呵呵,只有十张,多谢方野君陪我走完这次18洞,这是我几年来在‘君临天下’打得最过瘾的一次!”

方野接过这小叠老人头,却没有收起来。

渡边以为方野不满意,笑着说:“这次是少了一些,下次我再补数,只要我真的能够以73杆完成18洞!”

方野笑了起来,把这小叠老人头一分为二,另一半塞回渡边手上,自然地说:“73杆不是难事,渡边先生有这个实力!”

渡边接过五张老人头,一脸疑惑地望着方野。

方野看着渡边的眼睛,眼里涌现渴望的光芒,非常真诚地说:“渡边先生,您是我背杆包以来,第一个让我感觉学识与修养有别于其它顾客的顾客,在这里,我非常冒昧地向您请教,请您介绍一些对您个人影响最大的书给我阅读,我一定负责您的73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方野的眼内,渡边看到一片渴望知识的海洋,看到一个少年盼望智慧的若渴,渡边眼眉一挑,嘴角一动,伸出手重重地拍了一下方野的肩膀。

五张老人头最后还是回到方野手上,不过渡边这个驻中国的日本商会首席说了一批中外书目出来,其中重点推荐中国的《道德经》、《论语》以及外国的《塔木德经》,渡边说他可以把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的《论语》倒背如流,犹太人捧为圭臬《塔木德经》他每年都阅读一次。

方野就有点奇怪了,渡边所说的大部份都是中国及外国的经典,一本日本的书籍也没有,于是便非常诚恳地问:“渡边先生,能否推荐一些你们国家的书籍呢?”

这句话一落下,渡边的眼神马上就锐利起来,盯着方野的双眼用力地看,像要穿透方野内心一样,可是只看到一方赤诚的星空。良久,渡边有点萧索地说:“方野君,看以上经典就可以了,至于我国的书,不看也罢。”

当天晚上方野就跑到华南大学外边的“雨洒松”书店,买了《塔木德经》等一批渡边推荐的外国经典,至于中国的经典,方野早就收藏了,甚至《道德经》有五个版本,其中一本《道德经》已经被方野翻到起了毛,其它四书四经也有不同程度的磨损。

扎西大德曾经对方野说过,智慧和主意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大量的学习和阅读积累下来的,方野在广泛阅读及深入思考后,深深认同这个说法。

一个星期以后,渡边再次来打球,方野再次成为渡边的球童,因为上次渡边离开球场之前就预定了一周后方野的名额。

这次打球,渡边不是方野承诺的73杆完成18洞,而是72杆收宫。

站在18洞前,渡边这个五十岁的中年男人像孩子一样又叫又跳,叫完跳完就想抱起方野叫跳,可是方野比渡边高出一个头,块头比起渡边大半圈,渡边只好死命地握着方野的手抖个不停,用中文日文英文吼着“多谢方野君!”,多谢完一个大信封双手递给方野,同时用热情且一定要的语气邀请方野一起到19洞,来三杯“JohnnieWalker”庆祝杆数与72标准杆持平。

三杯“JohnnieWalker”到肚,渡边的话便多了起来,话题从打球到生意,从生意到人生,一直滔滔不绝,方野就一直微笑地倾听着,同时裤袋内的微型录音笔也工作着,把渡边的诸如“高者,通达大乘经论;僧者,荷担如来家业”,又或者“一个人的思想文化高度决定着事业的高度”等等记录下来。

渡边一直吹了两个小时,最后就转到上次推荐方野看的经典书籍上,渡边就问方野有没有阅读那些经典,方野笑着说《道德经》、《论语》可以背了,渡边便瞪着有点微红的双眼,随意指出几章节,方野笑笑着背出来,同时还进行了相关的翻译,渡边再指出两处后,方野也一样准确无误,渡边便泄气了,朝方野举起大拇指说:“方野君,你不是背着书本的驴子,我也不是!”

说完这句话后,渡边就朝方野举起酒杯,碰杯以后方野就说:“渡边先生,哪里缺少酒,哪里就少不了药。不过,建议我们还是少喝一杯!”

渡边就真真正正地愣了起来,他刚才说的是犹太人的认知概括,就想试探一下方野有没有阅读过犹太人的智慧基因库《塔木德经》,这话问得很有技巧,不仅可以看出方野反应,同时也可以知道方野有没有阅读《塔木德经》,方野果然不负他望,以JewishTalmud的话巧妙地回答。

渡边这回没有举起大拇指了,也不理会方野的建议,再次举起酒杯重重地与方野碰杯,“当”一声过后,渡边说:“方野君,介绍一些朋友和你打球!”

渡边的朋友不是一些,而是一群,五大洲的人都有,黄棕黑白的皮肤都有,同时个个背景非凡,有其它商会头头,有公司CEO,有驻华领事等等。于是,方野在提升他们的球技之时和收到丰厚小费之中,家里的书架上也一本书几本书往上搁。

让方野自豪的是,每次渡边的朋友推荐书目当中,中国的经典书不是第一本推荐就是前三本推荐,方野听了三十五次《道德经》、三十二次《论语》及三十次《孙子兵法》的推荐等等。

当然除了中国经典外,也有大量的外国书籍推荐。如柏拉图《理想国》、印度古经典《卡塔奥义书》、霍金的《时间简史》;如享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如卡洛尔《美军战争家书》、比尔布赖森的《欧洲在发酵》……

为此,方野还做了一份书目录,分清哪些是天文,哪些是哲学,哪些是科普等等,每次方野看到这些书都有一种沉醉感,尽管有些书现在可能看不懂,但方野相信总有一天会看得懂,而且从书中找到一种叫做真理的元素。

两个月以后,方野重新购买了一个三米长两米高的书架。

同时差不多天天晚上方野都细听录音笔,把这些客人的话语用本本按照时间、按照客人名字记录下来,什么“从社会的角度上说,我就是左派;从经济的角度上说,我是一个右派。从挥杆的角度上说,我是窝囊派!”;又如“他说,要如何才能治理好一个有246种不同奶酪的国家?我说,要如何才能管理好一个有246个职业经理的集团呢?”;又如“什么叫‘天堂’——就是所有的女人都在,只有你老婆不在的地方”;还有“不睡觉,没有梦!”以及“皇帝送的礼物,不要追问缘由”……

一个月下来,方野换了另外一个本本。

当然渡边的这群朋友并不是天天来打球,所以方野也时常服务其它国内外客人,但是方野并不是每个客人都会请教如渡边一样的话,有些客人不用问,只用看就知道了,因为这些客人身上都带着“中国流”或者“韩国流”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