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金牌球童
20263000000028

第28章 较劲

这一天方野又上场了,这次为一个日本球客背杆。

这个名叫渡边的客人是球会的常客,是一个喜欢单独上场挥杆的常客。渡边对球童是从来不挑剔的,谁来给他背杆都没所谓,反而所有球童都对他挑剔。“因为他的小费付得非常可怜,50元是非常大方的了,10元也给得出手。”这是赵磊一次礼貌拒绝10元RMB小费后,回来与方野陈兵说的,不过赵磊补充说渡边球打得非常好,18洞通常78杆左右收宫,是一个标准的业余高手。

华南的早秋有阵阵凉风,感觉非常舒适。

方野一上场就知道今天的风力、气温及湿度情况,毕竟这三个多月,方野每天风雨无阻过来踩场。方野从三个世界级球童口中了解到,一个场最起码要走三个月才能说了解,六个月才能说为熟悉,才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客人报出精确的各种数据,其中那个英格兰老球童,一个场走足三年,熟悉到用鼻子也可以闻出湿度来。

渡边是一个高球专业人士,他打球都携带着各类的测风测温仪,他从来不叫球童帮忙测试,而是他自己测,用赵磊的话说,渡边这个家伙从不相信球童所作所为,他要亲历亲为。

这次也一样,一上场渡边就轻车熟路准备测试,当渡边拿起测风仪的时候,方野就在一旁用日语轻轻提醒:“渡边先生,今天上午的风力估计三级至四级左右,现在是过二级不到三级,风速是3米~3.2米/秒。”

渡边愣了一下,转过身望了方野一眼,没有说话,随后依然做着老动作,把测风仪举过头,放向前,再左右几下,过后再定神看数据。半响,渡边不敢相信地擦了下眼睛,上面的数据与方野所说误差极微,真是二级风以上,三级风打下,风速是3.15米/秒。

渡边再次转过视线盯着方野几秒钟,依然不说话,随后拿出测温仪之类仪器准备测试气温与湿度,方野就在一边再次出言提醒:“渡边先生,今天的气温在22℃~25℃之间,现在应该是23℃左右,湿度在50%左右。”

渡边又愣了一下,依然做着测量动作,结果真的如方野所说。于是,渡边转过头,打量了方野几秒钟,微笑着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对方野说:“小伙子,功课做得很足嘛,不过我今天只带了10元小费。”

方野笑了一下,从杆包里掏出一号木递给渡边,用中文朗声说:“渡边先生的中文说得非常标准,能为您这样的一个职业高手服务是我的荣幸。”

渡边晒笑了一声便不作声,接过一号木杆,挥杆,前行;换拨推杆,前行;再推杆,入洞。渡边一直打到第8洞,才发现今天不用思考用什么杆,因为每次方野在报完码数后,都会拿出相应的木杆或铁杆递过来,但是就不建议用什么样的击打方式,因为渡边一接过杆就知道了,两人就如操练过无数次一样默契。

作为一个业余的顶级高手,渡边很快发现这个叫方野的C级球童,与此前为他背杆包的AB级球童有极大的不同,这个C级球童从来不会在他耳边喋喋不休,只是非常简洁地报出精确的码数,递过合适的木杆或铁杆,同时会准确地说出推击线,最后能迅速地找到球落点……“眼到、手到、嘴到”三点金牌球童特质做的不露声色,自自然然,甚至渡边还感觉,这个C级球童身上还有一点“意到”的国际顶级球童味道。

这个方野是C级球童吗?渡边在挥完第8洞后心生疑云,还拿此前为他服务的球童来作对比,他发现方野比起球会推荐的准金牌球童李大雄还专业十倍,甚至像他从前在日本参加业余高尔夫球比赛时,比他花费1000W日元请的职业球童还厉害,渡边心内疑云生了一重又重,莫非球会又挖了一个金牌球童过来,可是渡边发现方野穿着C级球童制服。

这个叫方野的C级球童的选杆比起他选杆还合适,球道比他行走还熟悉,码数比他目测还精准,判读推击线比他还专业……渡边这个78杆的高手就有点不服气了,他在“君临天下”打了三年球了,从来没发现一个球童能做到这样水平,能超得过他的。

此时准备攻打第9洞,第9洞是球场18洞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这个球场中的一个颇有些难度的五杆洞,因为前边有湖泊,后边有沙丘。渡边在这一洞击球时,要么小球入湖游泳,要么在沙丘上耗半天,通常非常狼狈以“补给”(击球杆数比标准杆数多一杆)或“+2”入洞。

第9洞如何打呢?渡边就在金色发球区发愣,金色发球区是供最有实力的球员使用的,前边的蓝色白色发球区是供普通球手用的,至于红色,那是女人用的。

方野看到渡边拿着一号木在挥来挥去,便知道渡边对这个素有魔鬼洞之称的第9洞头痛,于是走上前说:“渡边先生,您平时都在金色发球区挥杆的,不如试一下在蓝色发球区挥杆,尽管难度仍然很大,但距球洞的距离较近,您试一下用三号木,随后用沙杆……”

“我从来不在蓝色发球区开球的!”渡边打断方野的话,“把一号木拿过来!”

渡边是一个高手,他不屑于站在蓝色发球区开球,玩高尔夫球的人都很有性格,甚至有时偏向固执。方野无奈之下递过一号木,随后就退到渡边左后侧三米左右处,不过方野知道,这杆球十有八九都下湖游泳。

果然与方野猜测一样,渡边的挥杆用力过头了,小球在湖里晃荡着慢慢下沉,像是讥笑渡边的固执。

这一洞,渡边再一次“补给”入洞。

打完第9洞,渡边比较郁闷,接下来三洞渡边都自己选球杆、测码数、判读推击线,他就不信这个邪,尽管感觉方野不像一个C级球童,但方野身上的制服就是明证,就是一个C级球童,这个C级球童能比他这个混在球场七八年的业余准职业高手还厉害。

方野看出渡边心内的不爽,甚至还感觉到渡边的不服气,但方野不用再多废话,连规劝也懒得讲了,只在一旁默默做好递杆捡球等之类的服务。

对于这类业余高手的客人来说,言多必失讲多错多是至理,因为这类客人是自信型的球手,往往会相信自己的判断,如果发现自身判断比人不足时,必然有相斗相争之心。

对于这类客人,方野认为太容易对付了,只要用事实来推翻他的判断就行了。

接下来的10、11、12洞渡边打得也算可以,可是在选杆、测码数、判读推击线上花费的时间较多,而且码数往往有偏差,推击线也不是十分准确,导致都是标准杆完洞,再也没有1至8洞那样有小鸟,甚至有老鹰。

正是这三洞推翻了渡边的固执,渡边站在第13洞的开球区上,对方野说:“方野君,替我选杆、测码数、判读推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