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夫妇进城
19838200000024

第24章 (四)一路绿灯

王振生本来不是无能之辈,他的迁升也不是无功受禄,他在这派出所工作,确实为这个乡镇和矿区的安全及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探讨他是如何在做,只见他是成效卓著。他受到上司的垂青,还源于另一件事,还是处理纠纷。那次一辆采石场的叉车为避让滚落的大块石慌乱中坠入万丈深谷,车毁人亡,因为厂方施救不及时和赔偿不到位而起了纠纷。受害方求助信号已经发出,本来积怨甚深的村民一呼百应,来了几十人到矿上找老板论理,老版一见,人多势众,急忙躲起来,叫二掌柜也喊了一帮人迎着。双方一来二去,言语不投,就动起手脚来,结果双方都有人受伤。派出所接到警情,所长王振生立即召集全体民警火速赶到现场。王振生快速问明情况,首先把老板控制起来,安排车辆把伤员送往镇卫生院,同时把双方打人主凶暂时拘留起来。这时王把死者家属和主要亲属、厂方老板和二三当家的都请到厂办公室,其他人由民警把双方隔开着。在办公室,王振生施展他那嘴皮的功夫,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从创业讲到人生,从法律讲到情感,讲的有血有肉,活龙活现,感情充沛,入情入骨,叫人动容,双方都被感动了,气氛缓和了,对抗情绪消除了,然后再平心静气地商量补偿问题,拟成协议,签字生效。一个激化了的矛盾就这样从从容容地化解了。

在安全生产上,一年比一年抓得紧,要求一年比一年严。现在不同以往,事故一出,镇政府和派出所立即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一下也不敢怠慢。没想到时隔这久又起波澜,这可慌坏了层层,信息很快传到了县、市,各级政府主管领导和公安领导马不停蹄飞奔而来。可想而知,如果再因为安全事故发生群斗而出现更大问题,那层层都脱不了干系,那才叫人在屋里坐,祸从天上来,现在的问责追责制太厉害了,谁不怕,谁不慌呀?幸运的是,等大队人马陆续赶来,事态已经平息,大伙心里的石头哐当落地。镇政府的几个主要领导当然是和王振生一起出的马,他们耳闻目睹了处理事情的全过程,自然就有向上级领导汇报的材料。在汇报会上,政府主管领导对王振生赞不绝口,形象生动地讲述了王振生处理事态的全过程。并说自王振生任所长以来本镇社会治安如何好转,破案率显著提高,犯罪率明显下降,为镇上的发展与稳定做出了相当的贡献。这一汇报给所到的层层领导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引起了领导们的关注和欣赏。又知他是武警出身,身手不凡,且见小伙儿也挺帅。于是,不仅县里领导看重,市里领导也相中了,市公安局局长管明义也感觉不错。

没过多久,王振生便接到调令,到县公安局上任。屁股还没坐热,又调到市公安局上班。大约又两年后便升为副局长。人们说他是坐着火箭青云直上的,一点也不夸张。他的级级攀升,除了那位领导外,管局长也是有功劳的。他多么希望这样一个难得的人才,将来会为他分担重任,帮忙把关。从基层到市局,直到提为副局长,并掌握经济大权,管局长都是为他一路绿灯。可见他对他寄予了多么大的厚望。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大有作为的热血青年一路走来,在他仕途正处鼎盛时期却嘡啷入狱,沦为阶下囚。“多可惜呀,我的哥儿们!”其实按年龄他们像父子,但他们在一起工作,又是正副职,总不能“你老儿”“你老儿”地叫吧,所以就“哥儿们”相称,因此,王振生就叫管明义为“老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振生的贪腐并非一时之功,其实早在乡镇时就滋生了。在乡镇那段辉煌历史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可见人的东西。当然也不是开始就有的,他给人办了那么多好事,自然会有人感谢他。起初他是拒绝的,但禁不起别人的“诚意”和软泡硬磨。第一次收人家的“感谢费”,确实手还有些颤抖。后来慢慢地次数多了,手也不颤抖了,渐渐的不但大胆了,甚至还觉得是正大名分的,应该的。他也很需要这些钱,他要为自己铺路子,他要“孝敬”某些人。在他要“孝敬”的人中就有局长管明义,可是管明义却是个鹅卵石下火锅---油盐不进的人。“贪”字那时还安不到他头上来,因为还不敢,即使敢,在那乡镇派出所里也没什么可贪的。

王振生不仅办事能力强,还是帅哥,那就免不了有“追帅”的,而且不止一个。对那些“追帅”者,开始也是不敢,拒绝,可又禁不住那些花容月貌仙姿妖娆、皮白肤嫩的妩媚,不得不慢慢地上了船,驶进了激情荡漾的大海。但是却是玩得多而没成功一个。因为他心里根本就没有她、她、她------这些人只是他手中的玩物,她们不会知道,后来他竟成了某高级领导的乘龙快婿,因为这才是他攀爬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