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惊悚神鬼传说:红灯笼【大赛作品】
188800000001

第一章 白马山雾蒙蒙

白马山,一年四季烟雾蒙蒙,一片林海隐藏着无数大自然的玄机。白马山占据了乌江村大部分地区,山势连绵起伏,上千海拔,山下一条河流犹如巨龙般缠绕,农田相依两旁。一条公路蟒蛇般盘旋而至,再通达各寨,路面灰尘弥漫,两边的杂草及庄稼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灰甲。乌江村人口紧密,白马山里住着上千户人家,白马山脚下便是马尾寨,*****时马尾寨是一个集子,后来逐一变化集也没了,修起了小学和村委会大楼,人们到镇子上赶集坐车也到马尾寨。

马尾寨最东头,也就是白马山脚下,便是段天明的木屋了。段天明是个赌徒,祖上务农,到了他父亲那一辈开始做点小生意,给段天明在公路边上盖了幢一楼一底的砖瓦房,段天明结婚时也买了辆农用车,可惜段天明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不到五年就把车和楼房给输了,女人一气之下就与段天明离了婚,带着孩子嫁到了邻镇。段天明输光了家产,把父亲气得卧病在床,没几日就撒手西归,母亲受不了这种打击,喝了大半瓶农药,抢救无效,也跟着赴了黄泉路。

段天明能看到红灯笼,是谁也想不到的事。

红灯笼

红灯笼

半夜出来闹哄哄

男女老少丧了胆

阎王要来把命收

……

这个红灯笼不是别的东西,正是三十年前传说中的预言神,白马山只要谁在夜里看到红灯笼,近期就有人要死。

改革开放初期,乌江村不叫乌江村,叫小板桥乡,古时有个书生要过河,但河水涨了他无法过去,便向河边的村民借了一块门板,再用一根竹杆划着门板渡过了河,后来两岸的村民得到启示,先在河里打上木桩,再铺上门板,就成了板桥,小板桥也由此得名。改革开放,政府重新改地名,就以乌江河为名改了乌江乡,后来并村成为乌江村。

白马山下有一个大善人,叫柳正明,以前祖上是个财主,到了柳正明这一代也就广施慈心,深得乌江人们的称赞。红卫兵一来,柳正明就糟秧了,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的人不但没有站出来,反而向他反咬一口,最后还分了柳正明的家产,把柳正明批斗至死。这些昧了良心的人当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赵国强,王福有,孙士发和李帮学,四人拍红卫兵的马屁,天天让柳正明戴尖尖帽站在牛棚里反省,直到把柳正明整得病在牛棚。就在柳正明被一帮恶棍弄得快丢了性命的时候,红灯笼出现了,第二天柳正明就死在了牛棚里。

柳正明死后,其妻也投河自尽,乌江乡的人都咒骂赵王孙李四家,好心的邻居轮流着替柳正明养育了两个孩子,直到后来**平静。**平静了,红灯笼却没平静,此后的四年,红灯笼都出现一次,每次出现就会有一个人要死,而且死的是赵王孙李四家的女人。红灯笼的出现,也就应了善有善果恶有恶报的那语俗语,乌江边上的人们都称它为正义的“鬼火”。

事隔多年,红灯笼再现,自然有它的缘故。像段天明这一辈,几乎是从上一辈嘴里得知红灯笼的事,何况段天明是那种为了赌命都可以不要的人,也就把红灯笼当作了笑谈。

花狗是第一个知道红灯笼的事的人,他的反应跟段天明一样,认为这是一种谣言。既然是谣言,谁还会把它当一回事呢。

段天明对花狗说:花狗,你说这个红灯笼会不会是有人在搞鬼,你看现在电视里头演的那些玩意,鬼啊神的还是人在背后操作的,我看以前柳善人家的事,就是柳家人背后整出来的,要是我爹被害死了,我也会想办法报仇。

你报仇,你爹死的时候你半颗眼泪都没流,还好意思说。

花狗嘲笑着说,一边掏出香烟递给段天明一支。

两人坐在白马山下脚下的岔路口边上的石头上,讨论红灯笼的事。

老表,我听人家说看到灯笼了要倒霉的,你这几天要注意点。

我够***倒霉了,再倒霉就把内裤也输了,我才不相信这些神啊鬼啊的,要是那玩意真的能让人倒霉,我整一个挂在王寿财家门口,让他倒点霉多输点钱给我。

现在就算是挂十个红灯笼在王寿财家门口,他也倒霉不了。

为啥?

你就说他现在这个砖厂,供不应求,每天那是有上千块的收入,和我们玩百来块的小赌,他天天输也输不了多少啊。

人总有个倒霉的时候,以前我还不是有十几万的家产,人一倒霉就变成这样了。

你那叫不务正业。

去去去,我叫不务正业,我这个叫乐子叫思想,那我问你,你现在游手好闲的又是哪门子事?

行了,我不和你争,你倒是给我说说,你看见的那个灯笼是什么样子的?

就是灯笼的样子,孔明灯那种,一晃一晃的,像有人拿着。

到底是孔明灯还是灯笼啊?

是灯笼,红灯笼。

花狗的传播速度是很快的,不出半天马尾寨的老老少少都知道了红灯笼的事,但很少有人相信花狗的话。

林正东问花狗:你说段天明看到红灯笼了,是啥样的?

灯笼那样,东叔,你见过灯笼没有?花狗反问道。

林正东就掏出香烟,递给花狗一支,寻问起红灯笼的事来。花狗也不隐瞒,一五一十地将段天明看到的讲了出来。

东叔,你相信段天明的话不?花狗问。

林正东吐了个烟圈出来,说:段天明的话我信。

那我的话你信不?花狗又问。

林正东看了花狗两眼,点了点头,

花狗笑嘻嘻的说:东叔,你借我五十块,我过几天还你。

林正东不好得罪花狗,说:不是我不借给你,你看林胜现在上初中的学费还是向别人借的呢,这些年我丫头的这个病把家拖得,哎,实在不好意思啊。

那借包烟抽抽总有吧?花狗说。

林正东就从口袋里翻出一包香烟来,递给花狗,说:咱叔侄俩还说借不借,我送你一包烟。

花狗接过烟,哼着流行歌曲走了。

哎,这个死花狗,又整了我一包烟走。林正东叹息着自语。

林正东住马尾寨西头,早年得一女,取名叫林芳,幼时神智不清,见男人就叫爹见女人就叫妈,土地庙的菩萨说这姑娘有病,于是四方求医,结果成年了还是疯疯癫癫的。林正东中年又得一子,这才免了断根之愁。

林芳今年二十五,上过几天小学,因为太弱智被学校拒收,一直就在家跟着在地里二农活。林芳虽然傻,但相貌清秀,看上去就像个大家闺秀,她神智清醒时还会做点女红,犹如常人。实际上林芳不是傻,幼时是反应太慢,被大家说成了傻瓜,加上后来乱吃药,活生生的吃出个病来。

林正东回到家里,林芳就端上了洗脸水,一边说:爹,花狗来找你了?

林正东看了看女儿,抱怨道:哎,我看连花狗都看不上你。

我才不嫁给他呢,他是个强盗,把我们家花生偷了。林芳说。

花狗把咱们家花生偷了?林正东惊讶地问。

林芳就扯着爹的胳膊到了粮仓前,指着粮仓上的那条横梁,说:我数了的,原来有四十五把,现在只有三十七把,我看见花狗口袋里鼓鼓的,肯定装的是我们家的花生。

林正东傻了眼,不由得大骂道:这个狗日的花狗,偷了老子的花生不说,还骗我的烟抽……

花狗这会,正躺在就上抽着林正东的香烟,吃着香喷喷的花生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