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黄梁三国
18873900000245

第245章 马上英雄(八)

各将未闻金旋招降将令,丝毫不曾手软,将近一个时辰,在天黑之前,将北胡兵马歼灭干净。此场大战,中国军队以牺性不到四万人的代价,尽歼北胡精兵四十万,北胡各部落就此势落,再无与中国军队一战的能力。

西凉之战尚未打扫完战场,金旋统领马超部、赵云部、张苞、关兴部,共二十四万精兵,迅速从西凉东上,沿乌孙、龟兹两国军队退路支援安定,意欲将两国精兵歼灭。

甘宁、朱恒听闻西凉大捷的同时,金旋军令传来,命令安定守军密切注意联军动向,倘若联军往北撤退,尾随其后,等候西凉大军杀来,然后两军夹攻,重创联军。

联军此时不足十六万,已经没有攻打安定郡城的能力,之所以没有撤退,只不过是起到策应西凉战场的战略目的。西凉大战败讯传来,乌孙王、龟兹王大惊失色,会集众将商议。

乌孙国大将乌尔巴以前曾经师从汉人,一身武艺多为汉人所传,又得授数本中国兵书,因此颇有谋略。乌尔巴出师之时,其师父对其说道:“为师兵法武艺,在中国只是中下之人,你以后若与中国为敌,得胜之时,当以仁慈为上,失利之时,当以速退为上。”

此时形势危机,乌尔巴想起其师言语,立起身道:“我军今日势危,当以速退为上。中国兵马行军速度极快,因此我军应当防备西凉守军断我后路。”

龟兹王道:“未料到里吉单于四十万大军一朝灰飞烟灭,与中国兵马交战如同噩梦,上次战败,记忆忧新,我同意乌尔巴将军之言,应当速退。”

乌孙王在军事上向来依赖乌尔巴,如今龟兹王亦如此意见,乌孙王随即下令,命令全军尽弃辎重,全速回返国内。众士兵得令,人人兴高采烈,纷纷收拾行装,准备返回国内。

安定细作此时密切注意联军动向,听闻联军收拾行装,火速报于甘宁、朱恒,两将闻讯大喜,传下军令,准备行动。诸军因为西凉大捷,倍受刺激,求战之心颇为急切,闻得军令没有多久,大军早已准备妥当。

联军担心后路被截断,收拾完毕之后,连夜行军。甘宁、朱恒引领精兵八万,尾随其后。次日清晨,甘宁部为联军细作发现,乌孙王闻讯大惊,急召乌尔巴将军前来。

乌尔巴道:“安定守军既然行动,西凉兵马一定会配合其行动,我军既然退意已决,应当火速行军,但是方向必须做些调整。北上大路有两条,一条通往西凉,一条却是通往北胡之路,我意绕路北胡,必然会大出中国兵马意料。倘若走西凉之路,待行到半路,前有重兵,后有追敌,我军遭受前后夹击,必然支撑不住。”

乌孙王下令,命令乌尔巴统领五万兵马断后,与龟兹王统领主力迅速往北胡方向行军。乌尔巴虽然不愿担负此任,但是既然奉命,不得不遵令而行,引领部下,在要路排好兵阵,拦截安定追兵。

甘宁部为前军,突闻联军有兵马拦路,知道行藏已露,命令部下排列军阵,不待朱恒后军赶来,往前冲杀过去。甘宁部苗兵随军已久,战斗力已经大大提升,这一场大战,足以展现苗军已非昔日阿蒙。

甘宁部与联军断后部队兵力相若,但是两方士兵心理殊异,甘宁部因为西凉大捷,士气正高,而乌尔巴部下此时却想急急逃命,谁愿意留下做替死鬼?

正在两军酣战之时,朱恒部冲上前来,两军合力,兵威倍增,乌尔巴部少时便支撑不住,乌尔巴统兵多年,见势不妙,统领败兵,往联军主力退兵方向逃去。

甘宁、朱恒皆为百战之将,见乌尔巴败逃方向,早已晓得联军意图,一面统兵追击,一面派快马通知金旋。其实甘宁、朱恒此举有些多余,金旋在行军之前,早已与姜维、马超等商议,料知联军必然选择退入北胡,早让马超统领重兵设好埋伏,静待联军进入圈套。

乌孙王为前军,龟兹王为后军,马超性急,未等到龟兹王部全部进入包围,下令全军出击,将乌孙王部及龟兹王部分兵马包围于核心。龟兹王见势不妙,不去救援乌孙王,统领残兵往东北方向逃窜。

马超部因为兵力有限,知道二十万兵马全歼敌军甚为吃力,今见龟兹王逃走,分不出兵力追击。乌孙王被困在兵阵核心,尚等龟兹王前来救援,未料龟兹王早已逃窜。

联军兵马此时兵败如山倒,被马超精骑一波冲击下来,立即溃散奔逃。正在乌孙王将要束手就擒之时,一彪大军从斜刺里杀将出来,救得乌孙王性命,然后拼命杀出一条血路,往东北方向逃去。原来乌尔巴统领败军逃到此地,闻知乌孙王遇险,杀进阵来,救得乌孙王一行。

马超见乌孙王逃走,统兵上前追赶,乌尔巴因为中国轻骑兵速度甚快,不敢大意,一路上分派兵马阻敌。乌孙王残部虽然不能组织有效反击,却大大减缓了马超部的行军速度,联军主要将领得以平安返回国内。

因为龟兹王临危舍弃乌孙王,两王因为此事成仇,回到西域之后两国兵戈相见,直到中国兵马攻打西域之时,方才和解,一致对外。这是后话,容后再叙。

中国兵马此次又是一场大胜,斩杀联军首级十万余颗,联军逃回西域者,不足五万人。西域此战以后,元气大伤,北胡、西域势弱,中国北部边患基本消除。

金旋借助中国士兵连胜之势,命令甘宁、马超两部合兵,分兵五路,攻打北胡各部落。北胡各部落因为壮丁大多在西凉一战中死亡,因此基本没有还手之力,六个月内被中国占领全境。

因为北胡地理与中国不同,金旋在北胡设立四郡,每郡设立牧养司,迁北方边郡善于牧养者划地以治,以后北胡四郡成为中国战马的主要产地。

北胡各部落因为受损严重,汉人迁入北胡之后,很快将当地人同化,金旋在北胡四郡择地建城,建立医馆、学校,从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大对北胡人民的同化。百余年之后,北胡族人与汉人已无太大差别,其语言在数百年后基本失传。

北胡四郡人口稀薄,金旋任命凌操为北胡兵马使,统领骑兵两万,管辖北胡四郡军务。庞统又从中国选调精通北胡语言的官吏,分到各郡担任各种执事。金旋担心北胡人作乱,强征北胡壮丁入伍,共得五万余众,被分入各军,仿高丽兵马体制,战时作为本部兵前驱。

马超草原作战,数次大战并无对手,被士兵称为“马上英雄”,金旋因为其战功,封其为北胡王,统领部下二十万轻骑兵屯于北胡西郡,与驻扎西凉的姜维部、甘宁部,对西域各国形成合击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