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异路人生异路花
18665300000017

第17章 17:分家(上)

奶奶家的院落是典型的凹字形院落,右侧两间偏房,一间大的,一间小的,爷爷和姜荣国住在偏房里,姜荣国一家住大的一间,爷爷自己住小的一间。左边一间仓房,一间厨房,仓房和厨房是共用的,不过,自从分家以后,为了方便,减少摩擦,姜荣国在自家的屋檐下盖了一间简易的厨房。厕所在房后,共用的,有人就关门,厕所旁边两个鸡笼子,一个是奶奶的,一个是姜荣国的,奶奶养的鸡很少,只有几只鸡,平时下蛋,逢年过节吃肉,小五回来,经常喂鸡,喂鸡很简单,把玉米粒直接喂给鸡吃就可以,更多时候是加点菜叶,把菜叶剁碎和玉米面拌匀,有剩菜剩饭都可以放在里面,一起喂..晴天,把鸡放出来,让它们自己找吃的,晚上,再把鸡关回笼子里去。姜荣国养的比较多,鸡笼子上有个小木头笼子,里面养了两只小白兔,这是爷爷养给小琴的,小五经常去喂,看着小白兔吱吱的吃着菜叶,兔子是一种很狡猾的动物,轻易不能让它们出来,出来就不好抓,有一次,兔子跑出来,跑的很快,有洞就钻,小五、爷爷、姜荣国,三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连堵带追才把它抓住,兔子最怕潮湿,爷爷说:“下雨一定要把笼子挡好,不能让雨水进去,雨水进去,兔子会生病,病了,很快就会死掉..”小五回来第二年,兔子死了一只,下了两天的雨,笼子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去雨水,其中一只兔子病了,接着就拉肚子,没几天就死了。水井是共用的,放点引水,用力压两下就能上来了,爷爷每天起来都会压两桶水,一桶拎给姜荣国,一桶拎给奶奶。早上,爷爷拎水过来,奶奶看着爷爷对小五说:“这是爷爷。”小五眨眨眼,看着陌生的爷爷,小声喊道:“爷爷好。”“哎!”爷爷放下水,打量着小五:“小五,几岁了?”

“五岁了。”小五说。

“小五都这么大了。”爷爷不由的叹了一口气:“大贵都走这么多年了。”“恩哼。”奶奶咳嗽一声,意思不让爷爷提姜荣贵夫妇的事情。爷爷明白,笑了笑,走开,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过了一会儿回来,从怀中掏出一个纸包递给小五:“给,拿着。”

“这是什么?”小五看着纸包问。

“好吃的。”爷爷神秘的说。小五忙接过来,打开,里面是一根根条状的东西带着糖粒。爷爷说:“这叫兰花根,很甜、很香、很好吃。”小五拿着一根,轻轻地放到嘴里,咬着:“嗯,真甜,好吃,真好吃。”

“好吃吧。”爷爷笑眯眯的看着小五。

“好吃,”小五咀嚼着兰花根,点点头:“真好吃。”小五从里面拿出一根递给爷爷:“爷爷,你也吃。”

“小五,你吃,”爷爷摆摆手:“爷爷老了,吃不了。”

“奶奶吃。”小五又把手中的兰花根递给奶奶。

“这东西太硬,奶奶咬不动。”奶奶说。

..

雨过天晴,空气格外清新,小鸟在枝头喳喳叫起,院子里有两棵杨树,杨树很高,叶子已经掉光,只剩下秃枝耸立,时不时有几只鸟儿停下,站在枝头看看,叫两声飞走..

中午,隔壁姜奶奶过来串门,她知道奶奶回来,特意来看看,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感情很好,经常走动:“回来了?”

“回来了,昨天回来的。”奶奶说。

“这是大贵家的吧?”姜奶奶看着小五问。

“大贵家的老小,”奶奶说:“小五。”

“小五都这么大了。”

奶奶笑了笑,看着小五说:“叫姜奶奶。”

“姜奶奶好。”小五甜甜的喊了一声。

“好,这孩子真有礼貌。”姜奶奶问:“大贵怎么样?也走了好几年了。”

“别提了,提起来就烦。”

“怎么了?”

奶奶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姜奶奶听后,先是惊讶,缓缓说:“这孩子在家时我看着挺好的,怎么变成这样..”

“唉!”奶奶叹口气,奶奶也不明白为什么变成这样。

“都这样了,千万别上火。”姜奶奶安慰着。

“这事你知道就好了。”奶奶说。

“这么多年老邻居,你还不知道我吗?”姜奶奶说。

“就是知道,才跟你说的。”

姜奶奶笑了笑说:“晓芬烙了些煎饼,我去拿点你尝尝。”(晓芬,姜奶奶的女儿,姜晓芬。)

“不用了。”奶奶说。

“烙的多,你等着,我去拿。”说着姜奶奶走出去。奶奶招呼着:“不用了,不用了。”

“等着..”

过了一会儿,姜奶奶来,端了一大盘煎饼,都是折好的,招呼着小五:“小五,过来,过来吃煎饼。”

小五跑过来,看了看,没拿。

“拿着,很好吃。”姜奶奶说。小五看看奶奶,奶奶说:“拿着吧。”小五拿过煎饼:“谢谢姜奶奶。”小五咬了一口。姜奶奶问:“小五,好吃吗?”

“好吃。”

..

傍晚,奶奶带着小五在村子里转悠,碰到熟人就说:“小五,这是姜叔,这是姜婶..”小五很有礼貌的喊道:“姜叔叔好,姜婶婶好..”“小五,这是姜大娘..”“姜大娘好”“小五,姜爷爷,姜奶奶,姜姐姐..”小五好奇的问:“奶奶,怎么都姓姜呀?”奶奶呵呵笑起来,拉着小五的手,一边走一边说:“这叫姜家屯,村里的人基本都姓姜,很少有外姓。”奶奶指着很远的一户人家说:“他家姓黄,哪家姓张..”指了一圈,不过几个外姓,奶奶继续说:“其实,姜家屯是一个大家族,以前有一个姓姜大户住在这里,父有子,子有孙,生生不息,繁衍成一个村子,在村里,同姓不能通婚..”

“什么是通婚?”小五不懂的问。

“通婚就是结婚,本村人一个姓不能在一起结婚。”奶奶看着很远的地方说:“里面有个徐家村,你妈..”奶奶本想说,你妈就是徐家村的,可话刚说出口,奶奶就意识到说错话了,不能提这个茬,要不,小五又问个没完没了,忙改口道:“还有杨家村,赵家地..”小五点着头,若懂不懂的看着远方,只知道远方有很多很多的村落..这时,爷爷从远处走来,小五看见爷爷,忙晃动奶奶的手臂说道:“奶奶,你看,爷爷,是爷爷..”奶奶没有说话,只是笑着。小五冲着爷爷喊道:“爷爷,爷爷。”

“哎..”爷爷走近:“你们怎么来了?”

“带他转转,熟悉熟悉,顺便看看咱家地。”奶奶说。

“今年麦子长得不错。”爷爷说。

“更绿了。”奶奶说。

“是呀,一场秋雨一场绿。”爷爷说:“明年一定是个好收成。”

“爷爷,爷爷..”小五指着奶奶告诉他的那块地问:“这是咱家的地吗?”

“是呀,这就是咱家的,还有那边..”爷爷指着远处。

“我也会种地。”小五说。小五清晰的记得,春天和妈妈在田间地头,夏秋和哥哥们除草收获。

“小五真厉害。”爷爷摸摸小五的脑袋表扬道:“这么小就会种地了。”

“会呀..”

..

麦田,一块连着一块,一片绿油油的世界连接远方..晚上,打场聚集了很多人,(打场,就专门打小麦、稻谷的地方,村民的公共用地,闲的时候,用来放电影,开大会等等。)听说这里要放电影,村民带着板凳来看。奶奶知道后,跟爷爷说:“你带小五去看看呗?”爷爷点点头欣然答应了。(爷爷是一个很慈祥、很和蔼的老人,无论奶奶怎么说,他都不会反驳,甚至姜荣国夫妇说什么,他也是听着,说难听的,爷爷走开,不会吵,不会闹,不像奶奶,是一个很刚烈、要强的人。)爷爷牵着小五来到打场,打场的人真多,人挨人,人挤人,围的水泄不通,很多人都站到房子上看..电影已经开始了,这是一部抗战影片,小五太小,站在地上根本看不见,爷爷把小五放在肩上,小五坐在爷爷的膀上看..电影,小五从来没有看过,这是他第一次看,只觉得电影里的人物很大,不像电视里那么小。电视,小五也是在姜荣涵家里看到的,电影比电视好看多了,场面宏伟震撼,看的小五眼睛都不转,时不时的问一句:“爷爷,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呀?”爷爷指着电影里的人物说:“那是好人,八路..那是坏人,鬼子..”每当坏人被打死时小五兴奋的喊道:“鬼子被打死了,鬼子被打死了..”一直到结束,小五都坐在爷爷的肩膀上,散场了,人走了,爷爷拍拍小五:“小五,回家了,电影放完了。”小五没有反应。“小五?”爷爷回头一看,小五睡着了。

家里,奶奶正在灯光下给爷爷补衣服,分家了,爷爷归姜荣国夫妇养赡养,衣服都是奶奶补的,最知心的莫过相依相扶的人。门开了,爷爷抱着小五进来。“回来了。”奶奶看着爷爷和他怀中的小五说:“小五睡了?”爷爷点点头,把小五放在床上:“睡了,睡得呼呼的。”

“都睡着了也不早回来?”奶奶说。

“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的。”爷爷揉揉酸疼的肩膀说。

“你呀,看入迷了。”奶奶说。

爷爷笑了笑。

“累够呛吧?”奶奶问。

“有点。”爷爷拍拍手臂。

“赶紧回去睡吧!”

“那好,我回了,”爷爷走出去:“你也早点睡。”

“弄好就睡。”奶奶说。

“灯光不行,你眼睛不好,白天弄呗。”

“就剩一点了,马上好,你睡吧。”

“那你早点睡。”爷爷关上门。

奶奶补着衣服,很快,衣服补好,奶奶放下针线,坐在她的竹椅上,轻轻地摇动。

白天,小五跟着奶奶去串门,和爷爷奶奶们聊天,在这里,小五学会了象棋,姜爷爷教小五下棋,小五每次都输,每次都差一步..小五当时不知道,姜爷爷是在逗自己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