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捺钵王朝之辽景宗
18591800000109

第109章 溃不成军

韩匡嗣头上冷汗涔涔,顺着银盔流到耳边。他一屁股坐到旁边的石头上,抱着脑袋嘟囔道:

“让我再想想,让我再想想。”

耶律休哥的脸色像脚下踩着的石头,说道:

“都统,下令撤军吧。两害相较取其轻。北边敌人人数少,撤入边境只有一百多里,怎么也闯得过去,比往南进攻损失要小。末将率军断后,保护大军撤退,不让宋贼追上。”

韩匡嗣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喃喃道:“撤军!?怎么向朝廷交代?还有什么脸见人,还不如死在这里。”

“十万大军不能赔着都统死在这里。”站在他身边的耶律沙却听到了,恨恨道。他见韩匡嗣失魂落魄,方寸全乱,朝休哥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小心埋伏,敌人一定会阻击的。这里有我掩护,沙帅只要全力对付后路的贼兵。”休哥又叮嘱了一句,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远远就看见耶律彪和耶律转普一身铠甲神色严肃地骑马站在营地门口等他。休哥这次带兵三万,共分三营,每营十个指挥。耶律彪和转普现在已经升为第一营的正副营将。

“怎么样?撤退还是进攻?”

“撤退。我们负责断后。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奶奶的,真叫大哥给料到了。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上。”

昨夜帅帐会议后休哥没有休息,他带着手下各军将领趁着夜色考察了一遍周围地形。他根本不相信敌人会投降,但是又没有办法说服主帅。他指着一处处险要对将领们说:

“虽然议和了,可是战争诡道,兵不厌诈,必须做好应付万一的准备。记住这些地方,一旦需要防守,这里都是最为有利的地形。”

转了很久,听到刁斗击打三更。他命令道:

“今晚兵不解甲,马不卸鞍。加强警戒,随时准备战斗。”

躺在床上他仍然觉得心里七上八下,几乎整宿没有合眼,几次爬上望楼查看四周动静。他好几次冲动,想要发动突然袭击。凭着手里的三万人,他有把握最少也能把河的北岸夺下来。只是想到韩匡嗣说“违令者军法处置”几个字时的阴冷眼神,才克制住自己。

一夜安然无恙地过去,他的心里反而更加紧张起来。天亮之前他起身又上望楼,寅正时分便命造饭集合,去帅帐之前又叮嘱部下准备好随时投入战斗。

耶律休哥麾下的人马现在都整整齐齐地按照编队在山间的营地里高低错落有序排列。休哥脸色凝重地对将士们说道:

“废话不说了,我军现在决定撤退。我们担任断后。契丹骑兵善于进攻,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进行不擅长的防守。形势非常严峻,前有强敌,后有堵截,要想活着回去,所有的人必须严格遵守号令!现在全军的三个营,一营临时由耶律转普统领,二营耶律彪负责,三营本将自领,原来的营将暂时担任副手。现在我们的脚下便是第一道防线,我和三营立即就要在这里建起阻击敌人的工事。阿彪带二营后撤二里,建立第二道防线。转普带一营后撤四里,建第三道防线。去了之后迅速考察占据有利地形。每队必须坚守一个时辰,不许放过一个宋贼。一个时辰之后,第三营后撤六里,成为第四道防线。这样滚动后撤。不听号令、后退一步者立斩不赦!”

他的声音不大,可是站在最前面的指挥以上的将校们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契丹大军的兵马总数通常都有两个说法。因为契丹军大多是骑兵,骑兵一般都是一名正兵带一名副兵。正兵只管作战,副兵负责照料马匹和做杂务。骑兵打完仗归营,马鞭一交,所有领草拌料、喂马洗马的后勤杂活都是副兵去干。就连照料骑兵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副兵也要承担。早期的时候,军队不带粮草,一路出征一路就地打草谷。更是需要有人专做这些事。在契丹人的观念里,军队中的骑兵就像一家之主,是搏命厮杀建功立业抢夺战利品的顶梁柱;副兵就像主妇,应该成为包揽其它一切杂务的贤内助。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副兵是不会上战场的。正兵的要求很高,年纪都在十六岁到五十岁,个个身体健壮弓马娴熟。而副兵则老幼孱弱什么人都有。一般说起兵力,可以只统计正兵,但也有时是把所有的人都算在了内。比如这次契丹大括,征兵二十万,其实是正兵十万副兵十万。十万大军南伐,其实也只有五万正兵其余五万是副兵。

耶律休哥麾下将士名曰三万,其实能打仗的不过一万五千。所以平时分为三营。每营十个指挥,每个指挥五百骑兵。休哥的军队中很少空额,基本上是名实相符。即便这样,每营五千人要想堵住迎面攻来的五万宋军,也是极其艰巨的任务。

用仅剩的一点时间,休哥指挥三营将士们准备弓弩箭矢刀枪盾牌。这次南伐原来准备要打好几个大仗,虽然会有后续输运,大军仍然携带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现在仓皇撤退,根本不可能将这些笨重的物资带走。大营中各种武器应有尽有,要多少有多少。每名骑兵都配有三匹战马,也有的是运力。营中还有大量的马车牛车可供装载。休哥让耶律彪和耶律转普用车拉马驼尽量多带弓箭装备和修筑工事的物资撤到下一道防线去做准备。

昨日还刁斗森严熙熙攘攘的营地就像大潮卷着泥沙哄哄而退。到处都是丢盔弃甲仓皇逃的士卒,帐篷东倒西歪,各种物资抛撒一地,战马找不到主人嘶鸣乱窜,作为军粮的成群绵羊咩咩叫着在营地中徜徉。休哥望着这个景象摇了摇头,现在大军掉头北撤,但愿耶律沙和斜轸他们能有一支镇定有序的军队在前面开路,否则断后的努力就白费了。从这里到边境一百二十里,以骑兵速度没日没夜回奔,一天就可以越过边境。自己只要坚持一天,就可以大步后撤,争取明天天黑之前能够越过边境。

很快营地上安静下来,只剩下休哥和他的五千骑兵五千副兵迎着初升的朝阳岿然不动。耶律休哥仔细巡视检查临时建起的防御工事和战前准备。

好在昨天夜里已经探查过地形,休哥将五千兵马分布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封锁了向北追击的所有重要通道。副兵们也没有闲着,他们要在战士们身后照看马匹。虽然是防守,可是也许需要出击,更要为撤退预备快骑,到时候每一匹马都必须精神抖擞状如猛虎。他们还要修筑工事、运送弓弩箭矢、在弓弩上搭箭,让战士能够更密集地发射。

只有不到一个时辰的战前平静。巳时初刻,宋军就黑压压地呼啸而来。成千上万的士兵踏着有力的步伐一边高呼“杀!杀!杀”,一边高高举起盾牌和弓箭。这是一支经过训练的军队,进攻的时候保持着队形,前排发射,后排张弓搭箭,然后两排位置替换,每名战士身边还有专门举着盾牌的士兵随时保护。

契丹军历来善攻不善守,弓弩的制作技术落后于南朝。宋人最强的床子弩射程可达三百多步,而辽军的蹶张弩只能射二百七八十步。但是现在宋军只有步兵手持的硬弓,它的射程有限,远不如辽军手中的强弩。等宋军攻到辽军的射程之内,休哥一声令下,数千支箭矢就像疾风一样飞向敌阵。每一名辽军身后都有副兵在弩机上为他搭箭准备,箭矢射出的速度密如暴雨。敌军不少士兵中箭倒地,但随后就被补上,他们很快就冲到手持弓箭的射程距离,用盾牌护着和守军展开对射。

宋军仗着人多势众,前赴后继,排山倒海一般勇往直前。士兵们都想让可恶的辽贼在这里全军覆没。眼看前面漫山遍野溃不成军的敌人却冲不过去,都急红了眼。宋军实行首级计功制,每割一个辽兵首级,都有银绢赏赐,军官的人头更是按级论价,极为高昂。为了避免抢夺尸体影响战斗,又实行以队记功以军记功,赏赐仍是十分封厚。除了银绢赏赐,到了一定程度还能封妻荫子。眼看这次诈降成功,三方合围,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大获全胜,斩首数万的机会,怎么能够轻易放过。可是他们发现阻击的辽军比他们还要顽强,几次付出无数生命冲出破溃的口子都被反击回来,让他们在阵地前留下更多的尸体和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