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江湖梦华录
17698100000344

第344章 危险重重

距离在缩短,危险在靠近。

缩短的是双方之间的距离,靠近的是双方之间的危险。

禁军们虽听从荀巽号令,一步一步往前,却尤其谨慎,没有哪一名禁军敢较另一名禁军冒进一寸。只因他们大多看过白玉笙出手,须臾之间,白光一闪,十余名杀手的手筋皆遭挑断。

另有惨叫之声,一声接一声。

再看满地尸体,或站或躺,圆睁一对对泛着幽蓝的死亡之瞳,可谓观者心惊,皆遭震慑。禁军们一步一步,缓缓往前,屏气,捏汗,在即将踏过杀手尸体时,却突然如释重负般深呼吸,连握枪之手都自觉放下。

原来,他们眼中的危险同样视他们为危险。

铁无私退至白玉笙身旁时,已然发觉白玉笙的苦苦支撑,顿生去意。禁军们的畏首畏尾反倒给他们争取撤退时间,在与虞若离对视之后,二人一左一右,运起轻功,带上白玉笙飞退。

须臾之间,已至数丈之外。

荀巽勃然盛怒,命令所有禁军一起追赶,怎奈铁无私、虞若离轻功卓绝,虽带着白玉笙,却仍远胜禁军数倍,故而与禁军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待禁军追出驸马府时,三人已融于夜色,杳然无踪。

南门大街冷冷清清,与夜同色,无迹可寻,无踪可觅。

正当荀巽犹豫往东、往西之际,却听两名禁军自称捉到逆贼,人未至,声先至。禁军们立即振奋,簇拥那两名禁军将逆贼押上。荀巽看到逆贼模样,气得命人将那两名禁军掌嘴二十。

那两名禁军已摆好领赏的姿势,未曾想反遭掌嘴,立即求饶,再不敢妄想领赏。原来,他俩抓的是自荀府匆匆赶来的桂嫂,桂嫂虽为荀府女仆,却于荀府有恩,连荀巽平素都礼让三分。

桂嫂瞪一眼那两名正遭掌嘴的禁军,便不再看,慌慌张张道:“少爷,府里失火,老爷喊你回去!”

荀巽疑道:“好端端怎会失火?”

桂嫂道:“如今府上已是慌乱,都忙着救火,哪有闲工夫追查起火原因。不过,最先失火的是少爷书房……”

荀巽听到书房二字,不再详问,已是领着所有禁军赶回荀府救火。于任何一名儒者而言,书房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爱重的往往不是书房本身,而是书房里的藏书与文稿。

以荀巽的书房而论,既有其早年苦读的经史之书,亦不乏后来为将期间翻阅的用兵之书,更有其费十余年之功总结的治国、治军方略,可谓十余年心血尽在书房。闻书房起火,自然震惊。

震惊,已使他失去辨别能力。

世间之上,不同人有不同宝,有人以玉为宝,有人以不贪为宝,他则以书为宝。听闻书房起火,如同火已焚身,迫在眉睫,早已不顾逆贼,只盼即刻回到荀府,抢救他的宝。

彩灯风中摇曳,拖着斑驳碎影。

荀巽率领禁军匆匆赶回荀府,桂嫂紧紧跟在身后,不远不近,驸马府门前只剩两盏彩灯不安的随风晃动。不过须臾,却有三道人影现身,自角落而来,正是此前躲避禁军的铁无私、白玉笙、虞若离。

与荀巽一样,他们不知道荀府为何起火。可荀府起火的原因已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他们已借机摆脱禁军纠缠。他们在心底感激那场火,感激纵火之人,只因白玉笙已伤口撕裂,不宜长久奔逃。

最终,经三人商议,由虞若离护送白玉笙回铁府,铁无私则只身一人重回驸马府。当然,铁无私没有立即踏进驸马府,而是怔怔看着虞若离搀扶白玉笙远去,直至消失,融于夜色。

夜色无边,尤其撩人。

铁无私怔怔看着夜色,仿佛看到虞若离回眸一笑。虞若离长发风中翩舞,尚未束起,却是更添仙气,以致不近女色如铁无私,亦难免动心。清醒者应时刻清醒,铁无私最终恢复他铁血名捕本色。

由正门入,抬头可见镶金的“驸马府”三字。

据传,公主是皇帝最疼爱的小妹,皇帝爱屋及乌,御笔亲书“驸马府”三字,可谓恩宠有加。颇为讽刺的是,正是这位皇帝爱屋及乌的驸马,早已与灵犀阁合谋,意图颠覆皇帝江山。

确切说在驸马成为驸马之前,驸马已成为灵犀阁的棋子。

如今皇位上坐着的是假皇帝,若想揭穿灵犀阁阴谋,唯有找到真皇帝。可真皇帝已于驸马府遭调包,生死未卜,下落不明。若想找到真皇帝,唯有从调包案的参与者墨晟轩入手。

打定主意之后,铁无私大步跨入驸马府,穿过前院,直奔后院正厅。此前与禁军交战,为免伤及墨晟轩,他已将墨晟轩点穴,顺手扔进正厅。他突然有些不安,下意识加快脚步,待远远瞧见墨晟轩保持交战时的坐姿半躺半坐于正厅,方神情放松,自嘲疑神疑鬼。

步入正厅,轻拍墨晟轩的背,算是解穴。

奇怪的是,墨晟轩一动不动,依旧保持原来的坐姿,既不吭声,亦不喘息。铁无私绕到墨晟轩正面,方发现墨晟轩早已断气。再细看时,墨晟轩的脖间有一道既细且薄的剑痕。

那是一道再熟悉不过的剑痕!

熟悉到每每入夜,铁无私皆会想起那位擅使软剑的行凶者凌逸!

显然,墨晟轩只是灵犀阁的棋子,如今已是暴露,成为一颗废棋,故而惨遭灵犀阁灭口。他本出生贫寒,由灵犀阁铺平道路,方高中状元,入赘为驸马。作为交换,灵犀阁可随时要他的命。

那是他自己的选择,无可后悔。

未及细想,铁无私已是追魂出鞘,抬眼扫视整间正厅。两丈之外,另有一具女人的尸体,穿着盛装,头戴凤钗,赫然是公主。与墨晟轩一样,公主的脖间有一道既细且薄的剑痕。

剑痕细薄,却是致命。

最可怜的莫过于公主,出身皇室,集万千荣宠,奈何所遇非人,不得善终。

再细看时,公主凤眼圆睁,既有惊恐,亦有不可思议,显然未曾想到堂堂一朝公主的自己会遭刺杀。铁无私正悲哀于公主之逝,突然注意到公主的食指前伸,指着某个方向。

公主所指,典雅屏风。屏风之后,藏着未知。

铁无私缓缓朝屏风靠近,一步一步,落地无声。待离屏风不足一丈时,他抬手一剑,欲将屏风劈开。只是追魂剑刚抬起,尚未劈下,却自屏风右侧蹿出一人,人至剑至,直取他的咽喉。

银白软剑,既薄且锋。

铁无私似早已预判到屏风之后所藏何人,更预判到那人会一剑直取自己的咽喉,故而从容避开,追魂剑顺势劈下。岂料突然自屏风左侧蹿出另一人,人未至,银针已至,直取他的眼睛。

满天星,洒银针;银针过,不留痕。

他从未想过屏风之后会藏着另一人,更从未想过那人会打出银针,直取自己的眼睛。既已未想过,便无从想好退路,唯有睁眼静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