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江湖梦华录
17698100000185

第185章 故人重逢应如故

十涧湖畔,明灯耀眼。

明灯不在岸上,而在湖面,却是湖边停靠一艘甚为精美的镂窗画舫,舫上张灯结彩,足有百盏灯笼。舫首更有一根百尺高竿,竿上系有十盏灯笼,由高到低,十尺一盏,百尺十盏,甚为通明。

方圆百丈,皆受照拂。

白玉笙离开酒肆之后,便放缓脚步,朝着那片灯火通明前行。将走数步,险些撞上前面一位疾行剑客。那名剑客手持断剑,显得十分沮丧,而他身上血迹斑斑,竟有不下十处剑伤。

剑伤一寸,流血一寸。

剑客衣上布满血痕,已然失血过多,故而脸色苍白,身体在冷风中打颤。但剑客强忍着痛,上下打量起白玉笙,目光最终落在白玉笙的伞上。白玉笙道一声歉,便要自剑客身旁走过,将走数步,却被剑客喊住。

剑客道:“书生,劝你莫要再往前。”

白玉笙道:“为何?”

剑客道:“你听。”

白玉笙凝神静听,听到前方人声鼎沸,夹杂着刀剑相交之声,竟似有人决斗。有人决斗,自然有人围观,围观者起哄,将气氛吵到极致,故而人声已高过刀剑之声,声声传来,不绝于耳。

剑客让他听声,显然是听刀剑之声。

或许在剑客眼里,他只是一名书生。书生理应待在书房读书,而不该涉足江湖,成为一缕剑下亡魂。

抬眼望去,人影模糊,聚在十涧湖畔。围观者将打斗之人里三层外三层包围,隔着百丈相望,自然看不清。但不论前方有何异常,他既已打定主意要前往极乐岛上天元阁,便应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白玉笙道:“我听到风声。”

剑客道:“风声是最好的伪装,夜色是最好的掩护。你再听听,或者再看看,总能觉察到什么。”

白玉笙道:“只有风声。”

剑客道:“俗话真是不假,百无一用是书生。”

白玉笙道:“你还有事?”

剑客道:“我再提醒你一遍,不要往前,前面是江湖,不是你一介书生所能承受的。”言语之间,他瞧一眼手中断剑,复瞧一眼白玉笙的伞,补充道:“伞只可挡风遮雨,护不住你的命。”

白玉笙道:“多谢。”

话音一落,他便转身往十涧湖畔的那片灯火通明走。人影虽模糊,却隐约可辨他们江湖客的身份;刀剑之声虽遭人声埋没,却依稀可想象激烈打斗的画面。剑客的遭遇与剑的下场,皆在暗示那片灯火通明并非光明。

光明使人看到希望,通明只会放大丑陋。

他很感激剑客的好心提醒,却不愿耽误剑客疗伤。一名江湖客在身受重伤时,最宝贵的便是时间,时间治愈一切,又会带走一切。剑客身上十多处剑伤,须得休养十日以上,方可无恙。

剑客手持断剑,消失在漫无边际的夜色里。

剑客走后,白玉笙又遇着刀客或是别的剑客,刀客提着断刀,剑客拿着断剑,皆伤痕累累,显得十分沮丧。更诡异的是,越靠近湖畔,遇着的江湖客越多,同样的伤痕累累,垂头丧气。

一名武器受损的江湖客,便只能暂时告别江湖。

告别不是隐退,更非结束,而是酝酿新的开始。刀客会重铸长刀,剑客会重铸长剑,只为有朝一日雪前耻。

自第一位剑客走后,约摸有十位江湖客匆匆走过,再没有哪一位江湖客像那名剑客一般提醒白玉笙莫要往前。江湖客们只上下打量一眼白玉笙,最后瞧一眼白玉笙手上油纸伞,便摇头叹息,各走各的路,各疗各的伤。

一步一步,靠近湖畔。

当他行至围观人群时,已然知道江湖客为何打斗。

原来,今晨天元阁定下规矩:今日七月过半,离中秋之夜恰好一月,遂邀请十位江湖客提前登岛。凡登岛者皆可免费体验极乐岛上生活,瑶台玉殿,美酒佳人,可谓应有尽有,不应有亦尽有。

一众江湖客听罢,皆心动不已。须知极乐岛规矩甚严,轻易不肯让外人登岛,就连淮南知府都得接受邀请,方可登岛。如今定下如此规矩,稍有身份的江湖客自然想提前登岛,一睹岛上奇观。

享乐不是目的,夺剑方是真意图。

于一名江湖高手而言,酒色享乐只是浮云。他们更看重武学层面的宝物,可以是一本武林绝学,可以是一柄绝世名剑。

无影剑便是一柄绝世名剑!

江湖客不远万里自天南海北涌来,自然心系名剑。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若能提前一月登岛,夺剑大会胜出的概率便会大增,因而对无影剑志在必得的江湖客皆不肯放过此次机会。

但名额只限十位,想要登岛的江湖客却有成百上千。

天元阁遂定下规矩:将十涧湖畔的江湖客分成十组,每组自行比试,最终胜出者,即可提前登岛。

有些武功稍弱的江湖客,不满天元阁安排,遂挺身冒进,想要跳上画舫。未曾想那名江湖客人在半空时,便遭舫上侍女一脚踢飞,重重摔到岸上,口吐鲜血,竟是昏死过去。

一名侍女尚有如此武功,天元阁必定高手如云,深不可测!

命只有一条,谁都会惜命!

于是湖畔之上,随机分组,展开对决。随机分组体现出公平,但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分组的依据是人数的多寡而非武功的高低,直接造成有的资质平庸者对手较自己更平庸,不费吹灰之力即可胜出,拿到一个名额,而有的高手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血拼至最后尚未决出胜负。

自酉时至子时,唯剩一组尚在酣战。

一组酣战,十组围观,因而喊声震天,早已盖过刀剑之声。

此组高手如云,每每战至数十回合后方可分出胜负,白玉笙路上遇到的那名剑客便是大战八十回合之后方落败。如今已剩最后两人争夺最后一个名额,战过百余回合仍难分高下,可谓势均力敌。

围观者众多,将决战之人里三层外三层包围。

白玉笙挤不进去,只得踱步到湖边,欣赏起甚为精美的镂窗画舫,欣赏起镂窗画舫上通明的百盏灯笼。他明着在欣赏画舫与灯笼,暗着却在思索如何上得画舫,继而登上极乐岛,去见一见那位能救小燕子的故人。

十个名额,已经决出九个。

他在思索,或许有别的方法能登上画舫,画舫近在眼前,他不会错过此次机会。他要的不是胜负,不是名剑,抑或别的什么无关紧要的某物……

他要的只有一个她!

她身陷囹圄,他去极乐岛是为救她!

正想着,围观者一哄而散,显然最后一名获胜者已经产生。抬眼望去,他想要亲眼见识一下能连番战胜强敌的高手。可当他看到那位高手时,已是呆立原地,回想起点滴往事。

故人如故,故事如故。

众江湖客围观之中,有一白衣美人持剑而立。美人若离,虽有些疲惫,却自皓月清风,冷如冰雪,不涴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