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江湖梦华录
17698100000171

第171章 合谋

宴无好宴,会无好会。

盛昌楼里特意为赵峻举行的接风宴,已演变为针对秦中举的无情审问,着实令钱无量始料未及。秦中举是堂堂淮南知府,青天之名享誉全国,钱无量曾期望秦中举替自己美言几句,以博得赵峻好感,如今看来秦中举已自身难保。

他想过与秦中举划清界限,以免钱氏遭受牵连。

但秦中举与钱氏太过亲密,掌握着钱氏贿赂官员、结交权贵的诸多秘密。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秦中举与钱氏已是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关系,保全秦中举便等于保全钱氏,故而在秦中举坦白之后,钱无量第一时间替秦中举求情。

替秦中举求情,即是替钱氏求情。

前者只是手段,后者方是目的。与祖父钱伯庸一样,钱无量虽平素花天酒地,却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有利于钱氏的决定。

钱无量离座跪拜,恳求道:“请公子念在秦知府爱民如子、恪尽职守的份上,从轻发落!”

一时应者云集,纷纷跪拜。

整个宴厅叩声如雷,上演一出百姓为父母官求情的生动画面。

若是外人见此画面,必定认为传闻非虚,秦中举能得百姓如此爱戴,果真不负秦青天之名。

赵峻却回座斟酒,轻抿一口,接着便眉头紧锁,闭目沉思。仿佛他所沉思的是一个关乎生死的问题,仿佛他所沉思的是一件关乎社稷的大事,故而需要凝神聚气,方可想出一个两全之策。

位高权重者,自有位高权重者的势。

没有人知道他在沉思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会沉思到何时,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但观者皆可感觉到他的迟疑与纠结,只因他在沉思时愁容满面,凸显出他的内心正受着煎熬。

沉思,意味着沉默。

沉默会传染,一个接一个,直至整个宴厅陷入死寂死寂的沉默。

一众替秦中举求情的宾客,皆跪拜在地,等候赵峻的宣判。被宣判的只有秦中举一人,但自他们共赴宴会、同坐一桌起,命运之神已将他们的结局捆绑在一起,没有退路,没有选择,唯迎难而上,同生共死。

他们在等,等一个未知的结局。

他们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所知道的唯有等,等一个关乎命运的宣判。

赵峻缓缓睁眼,面有难色,却自踱步到秦中举身前,将秦中举扶起,待所有跪拜之人皆起身回座,方语重心长道:“圣上命赵某来淮南,确为捉拿飞贼小燕子一事,而诸位爱戴秦知府之情、秦知府忠君爱民之心,赵某业已尽知,岂敢违背?”

众人点头称谢,感激不已。

秦中举却低垂着脑袋,满面羞愧,着实可怜。

赵峻抿一口酒,接着道:“离京前圣上曾赐赵某赏罚决断之权,故而赵某思来想去,斗胆将此事压下,一月之期将至,还望诸位与赵某同心,早日将小燕子捉住,以彻底洗清秦知府嫌疑。”

秦中举听罢,复起身离座,拜谢赵峻。

赵峻却连忙将秦中举扶起,加以宽慰,举止间甚为和蔼可亲,与之前的不怒而威判若两人。原来,他在皇帝身边多年,早已学会皇帝的驭下之术,此番他初至淮南,既要树立威信,更需收买人心,方可事半功倍。

钱无量赞道:“公子胸怀仁义,当真令我等拜服!”

众宾客不甘落后,皆起身离座,一齐拜服,盛赞赵峻是难得仁义君子。于是宴厅之上,复上演一出盛赞君子有德的画面。

君子有德,德载万物。

被赞君子者,往往能隐忍负重,谦卑有礼,最终成就一番伟业。

宴厅之外,铁无私却是一脸不屑,暗骂那些谄媚之士太过虚伪,枉为朝廷命官。此时此刻,他心中那碗盛满朝廷命官的水,已是一石落水,千层浪起,由暗流转为激流,汹涌澎湃。

有水溢出,泛滥如春潮。

春潮起伏不定,拍打着堤岸,他的心便如堤岸,受着潮水侵蚀。

他一贯忠君爱国,未敢懈怠。在他任职六扇门期间,纵官场黑暗、腐朽不堪,他却自守身持正、铁面无私,不惜得罪权贵,亦要守护心中“君君、臣臣”的信仰。纵他后来被发配淮南,成为汴京之围的替罪羊,亦丝毫没有怨恨,在其位,谋其职,真正做到“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经人间事,历人间世。

现实的残酷,已将他心中的那份炙热信仰打磨殆尽。炙热会冷却,信仰会动摇,面对越来越多的官场黑暗,见识越来越多的人间百态,他那碗原本端平的水已然倾斜,再难平静。

善即是善,恶即是恶。

惩恶扬善,本不该受为官准则与朝廷法度束缚!

盛赞远未结束,仿佛只要赵峻在听,盛赞者便不会停下;仿佛只要有一人坚持盛赞,其余人便会跟着盛赞。

赵峻适时打断众人,朗声道:“诸位,种种迹象表明,小燕子已经来到淮南城,钱兄被盗,想必是小燕子所为。若不及时捉到这只臭燕子,只怕下一个被劫的便是在座诸位,还望诸位齐心协力,拿下小燕子。”

众人齐道:“但听公子吩咐!”

于是宴会厅上,经一幕幕酸甜苦辣的前戏之后,总算转入正题。小燕子便是晚宴的最后一道主菜,为抓到小燕子,在座所有人献计献策,化而为厨,为小燕子这道菜添油加醋。

油醋过满,则使主菜失味。

主菜是一只燕子,而不是油醋,以及别的什么奇怪配菜。

在座所有人除赵峻外,皆没有缉捕嫌犯的经验,自然献不出有模有样的计策。譬如,秦中举提议全城通缉,悬赏百姓,捉到小燕子者赏千金;孙尚真提议紧闭城门,厢军挨家挨户搜索,只要小燕子身在淮南城中,便插翅难飞;药铺掌柜提议将全城妙龄少女悉数抓起来,挨个盘查……

如此种种,自然不入赵峻的眼。

赵峻身为六扇门第一名捕,自然有更高明的手段,只是再高明的手段,他都没有绝对的自信能捉到小燕子。只因他见识过小燕子的手段,并深深畏惧,确切说他畏惧的不是小燕子,而是与小燕子形影不离的白衣少年。

七年之前,一人一剑。

铁无私的追魂剑已足够锋利,无坚不摧,却轻易折在少年的剑下!

但他从未放弃过寻找小燕子,纵是小燕子归隐桃源的七年,他亦四处打听小燕子的下落。小燕子是铁无私捉不到的飞贼,只要捉到小燕子,便可向世人证明,他比铁无私更出色,更配得上六扇门第一名捕的称号。

自听闻小燕子重现淮南,他已然心动。

在皇帝犹豫该任命何人出使淮南时,他主动请命,誓将小燕子捉拿归案。他有他的打算,皇帝有皇帝的考虑。最终,皇帝同意他的请命,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他“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他在等,等一个机会。

没有人知道他在等一个什么样的机会,更没有人知道他会等到何时,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