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大宋武英传
17688600000724

第724章 封疆大吏

韩侂胄缓步回座,接过李仲飞随即奉上的一杯热茶,轻轻吹着浮茗道:“赵汝愚这一招,乃是以退为进啊!”

“还请大人明示。”李仲飞坐在韩侂胄对首,一脸的疑惑。

韩侂胄冷哼一声道:“赵汝愚明为辞官,让韩某放弃对他、对玉笏门的打压,其实是想利用玉笏门在士林中的影响,就算回乡,也可以继续鼓动天下士子反对圣上用兵。”

热茶渐凉,他看向李仲飞,目光微凛道:“大宋立国以来极为重视士林学子,你说,韩某怎能容忍赵汝愚躲在背后,对圣上处处掣肘?”

李仲飞认真想了想,仍不解道:“赵相官居宰辅都不是大人的对手,归乡还野他又能做什么?”

“你太小看天下士林的力量了!”韩侂胄沉声道,“赵汝愚先辞官示弱,将韩某推至专权跋扈、党同伐异的风口浪尖,然后再占据道德理学的至高点,引导士林一起来批判韩某的政见,逼迫圣上不得不设法安抚天下士子之心,疏远、甚至罢黜韩某,以达到他们的最终目的。”

李仲飞咋舌道:“其中竟如此复杂?”

韩侂胄眼望门外,语气森然道:“朝堂之争甚于战场厮杀,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这只不过是玉笏门人的一贯做法罢了。你以为朱熹他们大兴学府只为了教书育人?当初李党便是看不透这点,才败的如此之快、如此彻底!”

说到这里,他收回目光,盯着李仲飞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现在,小友还想劝韩某放过他们吗?”

李仲飞咽了口唾沫,垂首道:“在下……在下还是不愿看到大人与赵相生死相见。”

“那你就不要看了。”韩侂胄将茶一饮而尽,长长呼出口浊气。

李仲飞愣道:“大人何意?”

“没什么,年关将至,你还一直未曾得闲,”韩侂胄面无表情道,“如今操练新军一事已有结果,不如你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一段时日吧。”

李仲飞怅然道:“大人想让在下离开京城?”

“恰恰相反,”韩侂胄摇头道,“韩某想将你和平承公主接至寒舍,这样你我便可终日把酒言欢,不知你意下如何?”

闻言,李仲飞起身离座,慢慢走到院中,望着天边一点一点消失的暮色,沉默了。

他知道韩侂胄此时的提议意味着什么,更清楚如果答应下来又意味着什么。

放手?还是不放?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良久,他暗一咬牙,猛地回身道:“好,就依大人!在下在京城之中尚未有个落脚处,万一有事也极不方便。既然大人开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好好好!韩某多谢小友!”韩侂胄大喜过望,在厅堂中来回转了好几个圈子,不停地搓手称好。

他明白李仲飞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更明白李仲飞已愿意遵从他的意思,与赵汝愚双方势力进一步此消彼长之下,他又如何不喜?

当夜,他便派人赶往天目山军营,接冷陵回京。李仲飞本想亲自前去,但为了等京镗的回信,只好打消念头,安心留在了韩府。

转眼两日过去,刑部大牢的搜查终于有了结果,不止曾经关押魏士旭的牢房,京镗带着人将整个石牢掘地三尺却一无所获,最后一怒之下,干脆连墙带顶夷为了平地,仍空手而归。

听着京镗郁闷不已的回禀,韩侂胄倒没表现出太多失落,反而劝京镗莫要心急,直道翻天印的秘密若如此轻易便大白于天下,对如今的大宋而言,未尝是件好事。

又过三日,冷陵终于姗姗来迟,细问之下,才知冷陵有意等侬语艳忙完手头的事情以后,再一同来京与李仲飞团聚,然而侬语艳最终却以军务繁忙为由推辞了。

对此,韩侂胄笑称侬语艳如此尽心竭力,有机会一定要上奏圣上,为大宋添一位女将军。

李仲飞本以为韩侂胄只是一句玩笑,谁知几天之后竟成了现实。

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首童谣,其中有一句“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爷要上天。”指的便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要举行送灶神升天的祭祀活动,按照百姓的说法,就是年关到了。

这一天,韩侂胄在府中大摆宴席,一来因为韩府扩建修缮竣工,前来道贺的官员络绎不绝,若是陆续招待太过麻烦,干脆将百官召集一起,同席畅饮。

二来嘛,则是因为圣上再次大赦天下、减刑免赋,为了应对来年的政令变更,不至于到时候钱粮调度不周,趁机对百官提前做番安排。

于是午时不到,文武百官已齐聚韩府,足足坐了五六十桌,其中不乏来京述职的地方大员。韩侂胄格外高兴,特意将李仲飞安排在了正席,坐在郭杲的身边。

看到辛明飞、梁昱等一些与他平阶的大将也只是坐在前厅偏席,李仲飞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悄悄冲郭杲表示自己不愿太过引人注目,而郭杲却让他稍安勿躁,说朝廷历来等级严明,韩侂胄如此安排必有深意。

果然,等宾客到齐,韩侂胄上敬天恩之后,忽然一左一右执起李仲飞与京镗二人的手,大声道:“诸位同僚,今日韩某还有两件大喜事要宣布!”

百官刚要互道寒暄,闻言忙又正襟危坐。

韩侂胄轻咳一声道:“首先,是仲远兄荣升参知政事一职,以后大家就不能再称京大人,要改称京相爷啦!此事在座的诸位之中,想必有不少人提前知道了消息,已经偷偷过府祝贺了,是不是啊?”

百官有的摇头,有的点头,均哈哈大笑。

韩侂胄双手虚按,笑道:“其次嘛,便是李将军因功升任无为军节度使,总领淮南西路军政!这件事恐怕诸位都是初次听说吧?”

见百官愕然点头,韩侂胄提高嗓音道:“二位一文一武,位高威重,朝廷有此得力臂膀,何愁不能国富民强、四海归心!”

话音甫落,百官立刻齐声道贺,欢声如潮。

京镗颔首微笑,一一还礼,李仲飞却茫然道:“大人,在下为何一无所知?”

韩侂胄笑道:“本来圣上想等你觐见时再征询你的意见,但韩某以为,此等好事你断无拒绝的道理,便自作主张提前替你公布于众了。怎么?是不是觉得皇恩浩荡,激动万分?”

他稍作停顿,又附在李仲飞耳边道:“而且圣上还有一份大礼送你,侬姑娘一直帮你料理军务,甚得将士爱戴,圣上有意封其为豹卫防御使,名正言顺地做你的左膀右臂。”

“这怎么可以?”李仲飞情急之下不觉嗓门高了些,他环顾左右,忙又压低了声音道,“大人万万不可!圣上抬爱,在下感激涕零,但若如此而为,恐惹人非议啊!”

“何时李大侠也怕人非议了?”韩侂胄嘿然道,“你若真不愿意,自己去找圣上吧,韩某可不愿拂了圣上的美意。”

“这……唉!”李仲飞无言以对,只得暂时将此事放下,勉强笑笑,学着京镗的样子冲百官拱手还礼。

得知李仲飞正式踏入朝廷重臣行列,甚至成了与荣庆锁、于庆勇平起平坐的封疆大吏,梁昱等人打心底替他高兴。

众人一边道贺,一边大声称赞他乃实至名归,唯独铁人英始终阴沉着脸一语不发,只有在李仲飞的目光扫过时才刻意装出一副开心的模样。

这一切,恰巧被与铁人英邻桌的程涛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