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17619600000006

第6章 文艺复兴的文化背景与基础(3)

与蒙特卡西诺毗邻的罗马,经过长期的萧条败落,在南来修道士和蒙特卡西诺的影响下,文化活动也得以复苏和发展。教、俗牧师中游历和购买手稿抄本之风日盛,通往罗马的路上游人俱增,其他朝圣的主要路线亦是过往频繁。教皇霍诺里厄斯二世(1124-1130)似乎比他的前任者和后继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更具有文学涵养。蒙特卡西诺的院长说过:“我不知道他的霍利内斯是谁的儿子,我只知道他满腹经纶。”随着书籍、资料藏品的增多,"1144年,罗马的档案馆和图书馆分开了,各自配备负责的专职管理人员”。已知最早的教廷图书编目是在1295年,有32部希腊书籍编入了目录,这些书是在西西里国王曼弗雷德死后从西西里传到教廷的。西西里国王的藏书,可能形成了梵蒂冈希腊藏品的中心。1244-1245年,教皇宫廷书院建立。1303年,罗马又兴建了城市书院。这两个文化教育机构,便是罗马大学的前身。这些迹象足以说明,罗马的文化活动在北传的南部文化的影响下和蒙特卡西诺文化活动盛期之后具有显著变化。

蒙特卡西诺文化活动的影响,达到北意大利乃至意大利以外的其他地区。远至匈牙利和撒丁岛都能够听到蒙特卡西诺智识复兴的反响。

早期文艺复兴意大利杰出的人文主义代表薄伽丘慕名游访蒙特卡西诺,索求古典书稿。现存于佛罗伦萨劳伦廷图书馆的塔西佗《编年史》(Annals)和《历史》(Histories)的著名手稿,就是由蒙特卡西诺保存下来被薄伽丘在那里发现带回佛罗伦萨的。在佛罗伦萨,薄伽丘、尼科利等人对最初的蒙特卡西诺手稿进行研究。稍晚,波罗尼亚等北部地区也发现了抄本。这些手稿,对文艺复兴期间所有的历史研究都产生了影响。12世纪左右,传于德、法等国的古罗马诗人提布卢斯的某些藏品录自蒙特卡西诺。1480年,教皇西克塔斯四世的医生根据蒙特卡西诺的一部手稿铅印出最初的《植物标本集》(Herbarium);藏于班贝格的一部君译拉丁手稿,被称为“整个中世纪晚期传播最广泛的药学手册”。

由此可见,中部意大利文化态势的改变,与后来北意大利和西欧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综上所述,南部意大利有利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长期并存的特殊历史条件和文化流向的作用与影响,使之成为北意大利乃至西欧在文化的复兴中吸收古希腊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的重要门户。亚平宁半岛腹地的拉丁居民也因此能够更多地接受来自拜占庭的古希腊文化和来自东方的阿拉伯文化风潮。诚然,联系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来考察,意大利南部、中部和北部之间的文化关系,实则是主、客观或者内、外因的关系。西欧文艺复兴最初在北部意大利兴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北部意大利具有自身的文化发展基础。例如,中世纪较为完备的图书馆系统和居于西欧之冠的藏书,随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应变化的世俗教育的成分在社会教育领域内的剧增,频繁的文化活动和交往,以及因富裕而衍生的人们对文化强烈的投入意识等等。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南来文化的影响。北部意大利就是在自身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传统的古罗马文化逐步“复兴”的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吸收了南部和中部意大利的多元文化基因,即古典和外来文化的丰富内容、不同文学体裁特别是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格调,以及对古典和外来文化的研究精神等,进而创造出一种与中世纪文化全然不同的新文化。这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意大利的历史舞台上,而非西欧他国,率先演出“社会生活的新场面”。

第二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化基础

遍及西欧、北欧等地的文艺复兴运动肇始于北部意大利有其多元基因:北意大利丰富的古典藏书和完备的图书馆系统,南部文化北向流动的撞击,独步全欧的经济发展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效应——文化的世俗化和非闭锁型倾向、注重文化教育投资的城市社会观念、物质型归向于文化型的市民消费特征等。考察这些问题,对于正确评价中世纪意大利古典文化基础和欧洲文艺复兴中的古典文化定势、文化“复兴”的内涵,进一步认识封建社会晚期意大利社会发展的特性、经济腾飞与文化繁荣的辩证关系以及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对文化的导向性流动或制衡性沉积的不同作用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人们在研究意大利封建社会早期文化史时,往往过分渲染由日耳曼人入侵引起的文化衰落。实际上,如英国历史学家丹尼·赫所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几个世纪的黑暗时代和蛮族入侵时代造成的破坏,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特别是中世纪的北意大利文化从未戛然中断,文艺复兴发源于此是有其文化根基的。

意大利早在9-11世纪,图书馆系统就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发展,这些图书馆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遗产予以有效地保存。除王侯及私人藏书室以外,“几乎每一个意大利的大教堂、修道院甚或是小教堂都收藏着古旧书籍”。修道院图书馆的规模虽小,但为数众多。圣本笃会谕令该会所有的修道院必设一所图书馆。晚至12世纪,一些不很知名的教堂藏书也逾百册。大图书馆一般都制有图书编目,配有正规的图书管理员,这些专职管理员还负责寻求新卷帙。北意大利的一些地方,书籍的管理有序、藏书宏富、类别俱全。835年,博比奥修道院制定的新规章,就有关于图书馆人员责任的条文。规定图书馆长的责任是“保管全库书稿,监督阅览,兼管誊录员”。诺瓦利萨修道院906年遭到撒拉森人的劫掠,该院僧人逃至都灵避难,后来的一位编年史家写道:“他们成功地搬迁了珍贵物品和6000册图书”。尽管有人认为记载有夸张成分,但对该修道院存有大批藏书并不怀疑。这部编年史下面的陈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逃难的僧人们为了食品和栖居不得不典当了许多书,绝大部分书籍没有保留在他们手中。这些散失的书籍,为意大利北部各类地方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意大利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馆藏图书规模一直凌驾西欧。10世纪,博比奥的藏书达666册。洋洋藏书编目披露了《圣经》、《圣经》注本、教会法规、寺院教规、布道文稿、教士守则、圣徒传记等大批宗教类书稿,也登录了数量可观的各类古典书籍,包括历史、古典文学、语法与修辞、诗歌、法律、哲学、传记、音乐、数学、年代学、天文学以及如普林尼的《自然史》之类汇集古代自然科学各方面知识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博比奥的藏书涉及人们所知的神学和世俗的每一知识分支。有的图书馆不仅善于搜集书稿,而且抄写誊录了大量古籍和文书,使许多古典手稿得以保存。这方面的代表是维罗那大教堂图书馆,据说维罗那大教堂副主教佩西菲卡斯誊录的手稿就达200多部。“维罗那牧师会图书馆是古典著作最丰富的地方之一,它使维罗那在14世纪上半期成为初期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中心。”有的图书馆侧重某些专业书籍的收藏,有的则利用智力和文稿集萃的优势举办专题讲习班。10世纪,伊夫雷阿的大教堂图书馆因所藏的理论和法律书籍而扬名。1010年,克雷莫纳大教堂牧师会的奥尔德罗诺为讲授哲学而被免去了其他义务。

中世纪意大利特别发达的图书馆系统,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因。H.韦伯斯特等人甚至将存放着供其研究的古典手稿的图书馆的建立,看作人文主义运动的特征之一。

图书馆系统和学校教育系统向来被人们视为社会文化教育的两只眼睛,后者与前者当是平行发展关系。9-11世纪,意大利的许多学校在修道院、大教堂和教会中得到发展,北部的伊夫雷阿、诺瓦腊、维切利、帕维亚、米兰、克雷莫纳、贝加摩、维罗那、巴马、摩德纳、博比奥、德艾米利亚、法尔法、拉文纳等地涌现出一大批特别著名的学校,有的学校还收留德、法等国的寄读者。中世纪最著名的大学就是起源于这些教会学校。

北意大利城市的早兴,独步一代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成为吸收和传播文化的巨大潜在推力。

当象征古代文明的大多数西欧城市在民族大迁徙中消失之际,北意大利逃避蛮族蹂躏的难民集聚地却萌动着中世纪城市的胚芽;当西欧还是一片庄园的汪洋,北意大利的城市业已富强。对意大利城市的早兴特点,有人甚至认为:“在黑暗时代,意大利城市从未消亡过。“1300年,一般西欧大城市仅数万人的规模,而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等城市已达10万人。地中海贸易圈赋予意大利城市外向型经济特征,“对外的商业扩张使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交换和贸易将意大利城市连为一体”,并远至巴尔干半岛之外,形成经济贸易的洲际网络。12世纪,北意大利涌现出诸如拉文纳、维罗那、帕多瓦、米兰、科孚、热那亚、波罗尼亚、比萨、佩鲁贾、威尼斯、佛罗伦萨等一大批饮誉西欧的城市,意大利商人遍及拜占庭、西班牙、英、法、德以及北欧各地。在西欧主要的商业和政治中心,都设有著名的意大利商号的代理人。城市的率先发展,使北意大利的经济在欧洲居领先地位,成为富冠西欧和地中海地区的债权国。13世纪中期,英王亨利三世4年内至少向意大利借贷54000英镑。13世纪后半期,来自列万特的意大利殖民地成员国可在意大利诸港不断得到钱、船舶和用品的赊销。14世纪初,仅佛罗伦萨巴尔迪家族占有的资金,就已是英国常年税收的4倍多。

意大利城市的早兴、经济发展的外向型和城市市民的富裕,对推动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