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柳仙宫
17530400000217

第217章 季元和尚(二)

“师父,您的法号,徒儿已经知晓了。”柳杨合上笔记,抬首朝老僧说道。

“哦?”老僧笑意浓厚,“那为师的法号是?”

他虽然记不起来自己的法号,但自己亲手记录的笔记上面多半是有些线索的,否则他也不会让柳杨翻看了。

这时他突然也有些期待,自己当年在佛宗的法号究竟叫什么?

“师父法号季元,人称季元子,亦或季元和尚,是佛祖座下大弟子舍利子大师的三弟子。”柳杨根据笔记上的某些段落语句作出了判断。

“法号季元,舍利子大师……”老僧仔细回忆着。

见老僧如此,柳杨也挺无奈的,明明没有失忆,神智也很正常,偏偏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

不过此事也符合情理,从笔记上的一些日志不难看出,自己这位刚拜的师父‘年轻’的时候六根清净,心无杂念,多年以来一心潜修佛法不问世事,法号什么的只是旁人对他的称呼而已,终日潜修之时几乎一年四季都没有人招呼过他,长此以往自然就淡忘了。

更何况他还在这座曾经的殿宇偏殿枯坐了无数年,忘记这些俗杂之事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人的精神力不可能长盛不衰,记忆碎片随时可能支离破碎。

“先前为师记忆中最常做的事只有扫地而已,如今想起自己姓什名什,倒是又记起了不少陈年往事。”季元和尚脸色平静,深吸一口气,陷入了缅怀之中。

柳杨猜想季元和尚是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于是很有耐心地静静候着,一点也不担心视时间如无物的季元和尚会因为沉思而再次长眠。

“为师的师父舍利子大师是佛祖首徒,也是佛祖最信任之人。当年我师徒二人因某些误会而离开师门,远行来此,不久后师父与师祖误会澄清,被师祖一诏召回。师父临行前恰逢一道法逆天的邪祟出世为祸人间,遂与友人相商欲擒杀此獠。”

“师父与几位友人联手前往讨伐,为师与一众后辈则从旁相助,眼看就要将邪祟诛杀,不料中途杀出一名踏神龟而行的龟仙人,欲强行夺走已无反抗之力的邪祟。”

“师父见其动机不纯,自然出手相争,不料一番恶战之后又中了对方同伙的埋伏,险些身死。好在师父的几位友人实力极强,同心协力之下终将师父救出。”

“是时那名龟仙人为了抢夺邪祟而孤注一掷,已然元气大伤,其几位同伙的道法低了他近半筹,双方再拼斗下去谁也讨不了好,见邪祟被师父封印,只得无奈离去。”

“后来师父重返师门,其友人也相继离去,谁知数百年后那龟仙人贼心不改,竟重新杀来,纵是为师全盛时期也非他重伤之躯之敌,苦战多日后重伤垂死,不得不来此躲起来养伤。”

这是一段尘封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秘辛,龟仙人,邪祟,佛宗,如此奇怪的词组说出去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将之串联。

柳杨听完,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问题:“师父,佛宗的没落会不会和那龟仙人有关?”

季元和尚点点头:“或许吧,为师也不知道,毕竟为师这么多年一直在此枯坐,无法得悉天下事。不过当年的佛宗是人间至高无上的存在,几乎所有国家的所有百姓都是佛宗信徒,所以想要在短时间内颠覆佛宗的一切只是空谈,就算是过去了万载,佛宗也不可能断掉传承。”

他坚信佛宗底蕴之深厚超过普通人的想像,任那龟仙人如何强大也不可能杀尽天下人,除非有办法改变人们的信仰。

“可是……”柳杨欲言又止。

“可是怎样?”季元和尚追问道。

事实上他已经猜到柳杨犹豫的什么,但是他实在不愿意相信佛宗真的已经没落到连一个大一点的寺庙都没有的地步,他宁愿相信是因为柳杨年少无知阅历浅薄,以致判断错误。

“师父恕罪,徒儿虽然出生平凡见识不多,但是当今世上确实已无佛宗了,连史书上都只有只言片语而已。”柳杨笃定地说。

“这怎么可能?师父苦心经营的佛宗,怎会如此葬送在为师手中?那徒儿可曾听说过灯芯?灯芯怎么样了?”季元和尚有些失态。

“灯芯?”柳杨一愣,下意识看了看旁边那盏没有灯芯的残灯。

“唉……罢了,罢了!佛宗兴衰乃是天理循环,为师心存侥幸是动了痴念,连番追问却是动了贪念。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季元和尚十分自责,闭目念诵起了佛经。

“徒儿相信师父佛宗曾盛极一时之说,短时间内将其颠覆确实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毕竟过去了无数年,若是加上焚书坑儒那样的极端方法,断掉传承也是情理中的事。”柳杨丝毫不掩饰心中的想法,他相信师父一定不是一样只喜欢听谄媚之言的庸人。

“焚书坑儒?难道他……阿弥陀佛,如此恶举岂不太泯灭人性了些?”季元和尚眉头大皱,佛宗盛行的年代绝不会诞生这样的词语和典故。

“师父息怒,此类事件自古以来发生得极少,在统治者昏庸无道的黑暗年代才偶有发生,最近数千年都是没有过的。”柳杨赶忙解释。

“唉,为师适才又动了嗔念,今日竟是屡屡犯戒,罪过罪过……”季元和尚刚才虽然没有大发雷霆,但言语中的怒意却是显而易见的,这都是佛宗的禁忌。

柳杨见状,心中颇受启迪。

日三省己身,常能让人悬崖勒马,甚至更上层楼。佛宗子弟无一不是仁义善良之辈,自然是因为禁六欲忌三毒之故。自己现在已是佛宗的俗家弟子,今后定然也要严格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心绪。

“话又说回来,即便我佛宗惨遭大敌迫害诋毁,甚至焚书坑儒,如今看来却是当真没有断掉传承的,呵呵呵呵……”季元和尚显然瞬间就调整好了心态,慈眉善目地望来。

“师父是说……”柳杨迎上季元和尚柔和的目光。

“不错,徒儿先是间接习得我佛宗秘典,又与为师结缘在此,足以说明我佛宗仍有生机了。”季元和尚展颜笑道。

“师父所言极是,徒儿定竭尽所能,不负所托!”柳杨信誓旦旦。

季元和尚的这番话他此前就听过,但现在却是真正的被他听进了心里去。

善,终有善果。

佛法向善为善因,延续传承则为善果!

不光自己学了《金刚经》,自己的五十位同学也在修炼这个门槛不高上手迅速的佛宗秘典。有了师父的首肯与嘱托,待自己回到人间,定会设法将此功法与佛宗文化一并宣扬!

佛宗,定会再续辉煌!

“好,好,好!哈哈哈哈……希望为师能亲眼见证佛宗的重新崛起。”季元和尚开怀大笑。

“师父可以的,徒儿相信这一天不会太遥远。”柳杨坚定道。

“嗯,为师也相信。”季元和尚一脸笑意。

四目相对,师徒两人心照不宣。

“对了。”季元和尚自知跑偏题,马上转移话题道:“徒儿是否知道,李啸龙施主具体是从何处得来的《金刚经》抄本?那处山林废墟的模样可曾描述过?”

“这个……”柳杨犹豫一番,皱眉道:“师父,此事徒儿不知,因为李老师从来没有提及,关于《金刚经》之事也只是徒儿自行揣测的,没有十足把握。”

“哦。”季元和尚点点头,“那你且说说更多相关之事,让为师听听有无原委可相关联。”

“是,师父。”柳杨回忆一番道:“那本《金刚经》抄本,徒儿猜想是李老师在十多年前于西拉雅深处历练遇险逃生时找到的,关于那个地方他没有描述过。”

“哦对了,徒儿与李老师最后一次分别时曾被一只化形妖兽拦截,李老师为了保全大家的性命,对那只化形妖兽说出了一则关于古灵果下落的消息。所以徒儿判断,那个地方应该与李老师取得金刚经抄本的地点相同。”柳杨对季元和尚已无多少防范心,知无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