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禅意心画
17508700000002

第2章 老酒陈年透瓶香(代序)

何咏

来到固原是我今生之幸,认识西海固作家们是我今生之骄傲。西海固的人啊,有情有义,忠厚在外大秀于内,眼晴里永远闪着暖人的光;西海固的作家们啊,不骄不狂,背起包包下乡体验生活,就像小河流入海洋;写了文章去京城领奖,正如小鸟飞到树上,归来后就像没事儿一样,继续写啊写,再完成下一篇文章。

尹文博先生是地道的西海固人,现在担任固原市文联主席。老尹文章未曾见获过奖,但他的书法和诗词却为我们这朵鲜花增添了一道亮光。我见过他的三本书,但就这三本也足以反映出他的才华、他的为人、他的深刻之思想。第一本是书法集子,只觉得精美漂亮,才知道书法作品也能如是收藏和欣赏(以前只知道书法是挂在墙上的)。至于作品的优劣我不会评价,因为我确实不懂书法。尽管不懂,也能觉得美。只觉得他把字写成了一条绿色的河,弯弯曲曲勾引我想起了远方的故乡;他能把字写成一张硬弓,箭在弦上随时飞鸣;他把字写成了一条老根,根扎在丹霞石缝中!

他的第二本书《琼斋集》我看懂了。我看见了书中的“情”、书中的“孝”、书中的“道”。郭文斌、李方、孙明君等作家的评论文章,字字滴爱,篇篇透情。若不是文博有情,何以获得高朋之爱?一张与老妻相依、一张给母亲点烟的照片,看得我泪挂两腮!能不忘妻之爱母之爱的人,你就放心地去爱他,因为他绝对是个有情人!

“梦里风声袭村庄,忽闻慈父唤儿窗,不整衣冠开门去,风雪霏霏一身凉。”这是文博怀念父亲的诗!夜雪、柴门、小窗,风声、呼声、应声,开门去、一身凉,这一切透出的是苍茫无际的思念和绵绵悠悠的遗憾!老尹这首诗之所以能感人之深,是他用孝心爱心之箭,射中了你我共有的孝心爱心之门,搅动了我们大多数人“日子好了,父母没了”的伤痛!

细数全书,收录了袁伯诚先生六篇专为老尹书法而写的长文!袁先生师承李长之、启功大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寻常你面临教诲都是高攀,可给他的学生写诗作文时,竟是如此情深义重!读袁先生之文令人魂灵震动,看人家师生之情使我由衷眼红。试想天下桃李有几人能得园丁如此深恩?这是仁孝在先,获爱于后,是文博人品周正的反映!

老树、老院、老井,旧照片、旧书画、故乡人,这些物品的收录,看似平淡,其实是《琼斋集》的根本。正像一坛陈年老酒,透着醇香耐人品评。正是这些东西,才显出了一种底蕴和厚重。

他的第三本书就是这本《禅意心画》。这是一本集诗词、书法、金石篆刻为一体的高雅之作。全书所选百一首透脱禅意充满哲理启迪人心的古今大家之佳句妙语;精选百一方名家高古玄璇引人遐想之篆印;手书百一幅倾心着意构思精巧如诗似画的书法新作,明显是说百者圆满,一者始也!从“儿时欢乐”入笔,到“日行归根”收束,又从“世间非梦”大觉轮回,周而复始起笔,这无不显现着文博先生用心之良苦,活人之通透清亮。我读毕佳作之后扪书游思,果然看见了一瞬一时一天一年年的路:春天花开了,秋天叶落了,小时候在家不知老屋破旧,也不管天高地厚,只觉得蝉鸣鸟唱是歌,河水捉鱼是戏。然而回首往事,不知从何年何时开始,又不知何人何事作祟,搞得几十年怕挨打、怕挨整、怕考不上学、怕丢人、怕评不上职称、怕……一个“怕”字呀,把娘老子给的一架骨硬身强的躯体,怕成了一堆臭泥般的废物!该聪明时不敢聪明装聋作哑,结果真的聋了;该冲锋时没听见号声双腿僵硬,美其名曰三思而后行!悲哀啊,怨谁呢?回头一看,原来天是真蓝色,云白悠悠在高空;花开叶落寻常事,世人一怕累一生!读了文博先生的这本《禅意心画》,我似乎也“悟”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突然觉得半生总想以自己的想法做成一两件事而终因这呀那呀没做成反而不是一件坏事。当然,我说这话并不是说一生无所追求,任天地翻覆而无动于衷。而是说莫为闲事所累,不能“无事生非”,别活得心太累!

从我所看到的文博先生的三本书法集子中,我真真切切地看见了一个家族、一方土地、一种人品、一种活法的积淀和形成。南国霉湿,却孕了四季艳艳的花朵,于是也就生出了吴侬软语和与之相称的美女和才子。美女浣纱采桑沐浴才会更美,才子看月赏花游山玩水才有文思!北方干旱,便生了一山一川的硬草,当然也就风畅无阻地生出了像风一样的语言和风一样的马,像风一样的安塞鼓队像风一样的“长调”和“花儿”以及西域弯刀陇西武士来。如是说自然是调侃,但也得三分歪理。

文博先生祖上是否出过武将尚待考证,但三代文人这一说是肯定的。他家在西吉那一块土地上潜移默化地传播着一种文气,有意无意地感化着一伙乡亲,这是实实在在的。我觉得这就是道啊,从无中形成,从形成中运行,在无声中聚气凝神,在无言里养育后人,物使人心发生变化,变化又使儿女奋进!就看见的这三本作品,本本都把大师们的佳作聚拢而来,其意也在与人同享真经实韵而共同感悟人生。我觉得,小说散文一读便过,可文博先生的这类作品,它就像大戏中的佳音唱段,听了再听韵味更新!实可谓:万物之灵皆有根,根在大山丛林中。祖上传播书香气,福荫后辈会做人,家有清泉引出来,满川得绿郁葱葱!

辛卯仲秋于原州琴韵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