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17501900000008

第8章 亲贤臣之不易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后主刘禅“亲贤臣,远小人”,他“临表涕泣”,语重心长,用心良苦。他的分析也颇为犀利和透彻。但说归说,做归做,刘禅以及后世大大小小的刘禅们大多还是亲小人,远贤臣的。其原因何在?我以为不只是简单的刘禅们不听或听不进忠言,而是还有其他的原因。

“贤臣”们大多具有耿直的个性,没有或少有媚骨,见了上司不会察言观色,曲意逢迎,阿谀奉承,从个人感情上讲,便不会十分的融洽和粘糊。这样的“贤臣”,在夺取天下、巩固政权、开创局面等紧要时期,领导者是会屈尊与他们亲近,并委以重任的,而在和平时期,在一派莺歌燕舞、歌舞升平之中,领导人便不会太在意他们。你不会来事,自然进不了领导者的视野,亲近更不可能。

“贤臣”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才能,恃才傲物者居多,在许多方面才能比领导者高。比如宋江吧,一百单八将中随便挑一个,武艺也比他高强。如果领导人清楚明白,像韩信说刘邦的将不了兵而可以将将,那也便相安无事,皆大欢喜了。可有些领导人不但本事不大,而且心胸狭小,武大郎开店,容不得部下比自己强。如此以来,不排挤不剪除不压制就算烧了高香,亲近和重用便实在是难以奢望了。特别是在和平年代正常情况下,用庸才蠢材比用人才更好驾驭,自己更可以为所欲为。加上有小人更合领导者之意,贤臣们遭冷遇就是自然的了。

“贤臣”们大多侠肝义胆,嫉恶如仇,与小人们相处多有不和谐,甚至形同水火。因此,古来贤良多被小人所陷害,比如秦桧之害岳飞,高俅之害林冲。查古今中外之历史,领导人身旁大多有一个小人圈。有这样一个圈子阻拦,领导者想亲近贤良之辈便有很大的困难。

“贤臣”们大多心高气傲,看到领导人亲近小人,自己便尽量从心理上疏远了领导人。有的人还如陶渊明般高吟《归去来辞》,掼下乌纱帽,远离官场,去栽菊种豆了。有些人即便领导人再三邀请,也坚辞不受,终身归隐。

亲贤臣,远小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是难啊。亲不了贤臣,责任固然大部分在领导者,但也还有其他原因。在这方面,百姓们是应该帮帮领导者的。

199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