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17501900000016

第16章 另分人怎么富起来

中国历来有“为富不仁”的铁定观念,也有“杀富济贫”的壮举义举。在诸多的原罪意识中,富裕即罪恶,虽然世界各国人们的头脑中都有,但尤以中国为甚。这是我们从浩如烟海的文化遗存中感觉到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变化较大甚至可以说最大的,是对“富裕”的认识。在中国,“富”不再同“不仁”“剥削”“暴虐”“丑恶”等等的词相连,而是同“文明”“勤奋”“进步”“安定”等等的词联系了起来。

过去是越穷越光荣,现在是越富越光荣,世界整个地来了一个大颠倒。这种颠倒真好,让大多数的中国人高兴与开心,也让处在温饱线两旁的人们为之向往。

从为“富”平反并定位以来的近二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惊人,中国的国力增强迅速,中国的现状是,在近十三亿的人口中,除了七八千万贫困人口,其他的处在温饱、小康和富足三个层次。中国已有了一大批十万富翁、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以至亿万富翁。有人说中国有了一个中产阶级,这话不一定对,但确实有了一个富裕阶层,这是不容否定的。

致富,全民致富,是党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发展战略的三个步骤中,致富便是其核心的内容之一。对于致富,一般的表述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走致富之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在贯彻党的富民政策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依靠智慧和勤劳,领先一步走上了致富之路。这部分人虽说数量不算太少,但在十三亿人口的国家,其比例还是太小。现时中国有一大批的半温饱、温饱的人们有这样一个疑问或曰诘问,另一部分人何时富起来?如何才能富起来?

贫富差距在中国是一个世纪难题,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地域差(即东西部差距),有政策差(优惠与否),有时间差,有智力差。这些差别,改革以来日趋明显。那么要让这为数庞大的人们也富裕起来,就必须对症下药。

在诸多的差距中,首先要消除的是政策的差距,或者说从一极向另一极的回拢、校正和偏移。要给西部以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支持、技术的支持。其次,要适当地限制一下地区间、行业间过于悬殊的收入差距,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提高收入太低的人们的收入。再次呢,国家要有一盘棋的全局意识,必要的时候,也不妨适度地均衡一下贫富,以富济贫,适度地吃一下大锅饭。

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了,这让我们欣慰;另一部分人或曰另外的大部分人怎么富起来,我们似乎还无高招。也许只能随时间的流逝熬下去吧,到了一定的时间,大家就有可能都富裕起来。这一点,我们不必过于担心。我们所希望的,是国家拿出较好的办法来,让这另一部分人富裕得稍微快一点。我想,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

199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