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17501800000026

第26章 注重口号的民族

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注重口号的民族。老祖宗的事就不用去翻腾了,单单这40年来发出的口号声,便使人耳鼓震荡不已,心率亦因之不齐。

口号之多,灿若繁星,仅举几例足矣。50年代我们高呼,用10年时间“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亩产一万斤粮”。60年代喊“解放全人类”“全国山河一片红”。70年代则“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晚点,不要资本主义的正点”,要“以粮为纲”,“以钢为纲”,“以猪为纲”,“以阶级斗争为纲”,“198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到了80年代,则口号更多、更响、更有气魄、更加诱人。

听这些精心制作的口号,真使人备受感动备受鼓舞备受感染,使人躺不安立不稳坐不住,使人禁不住要面对高山空谷大声抒情。回想当年的情景,难道不是这样吗!

喊口号的目的是什么?恐怕主要是为了提目标,鼓士气,或者给人们以某种希冀。查历朝历代中国外国,没有不提口号者。提口号,也是一种治国方法,本无可挑剔。但事实与想像毕竟还是有距离的,口号喊多了,劲反倒不一定能鼓起来;口号喊了,不兑现,反而会泄气。等到口号随意喊,口号满天飞的时候,就可能酿成灾祸,从根本上摧毁民族精神。

我们靠什么吃饭?是靠求实的精神,靠坚忍的毅力、不懈的追求呢,还是靠花样不断翻新、调子越来越高、内涵越来越空的口号?古今中外,能找到一个口号兴邦的例子吗?我们这40年口号到了空前繁荣发达普及的程度,口号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超英赶美”,非但未超过未赶上,反而望尘莫及了;“要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不但未能解放,连我们自己也还深陷在贫困与落后的苦海里;“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弄得连草都快不长了;以这为纲,以那为纲,都是纲,就没有了纲,网也就提不起来了。现在的某些口号,虽也不无振奋精神之作用,但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还是老毛病,说得多,做得少;调子高,劲不足。人们开始对各种各样的口号腻烦了,一见新口号,不管好坏,统统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态度固然不对,但这又怪谁呢?!看来,应当大声呼吁:慎提口号。要提能够做到,可以见效的口号,少提大而空的口号。更不要使口号互相矛盾,互相打架,倒了国民的胃口。

但愿我们这个民族不要成为一个只注重口号的民族,应当注重点别的什么。

(载1989年7月7日《宁夏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