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
17456100000002

第2章 第二计围魏救赵

【计名由来】

本计出自《史记》记载的齐魏桂陵之战。计名则见于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招募八万军队,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前往援救赵国。田忌原想率兵直奔赵都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军师孙膑建议说:魏国出动全部精锐部队攻打赵国,国内空虚,无重兵把守。因此我们应攻打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这样,魏军必定会停止对邯郸的包围,回兵救援本土。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带领齐兵向魏都大梁进军。消息一经传开,魏将庞涓慌忙从赵国退兵,火速赶回魏国。这时,齐军在魏军回国必经之地桂陵一带(今河南长垣县西)设下伏兵,以逸待劳,做好充分准备。魏军长途跋涉,精疲力尽,遭到齐军的突然伏击,大败而归,赵国之围也很快被解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战例。后人把这次战例的经验加以升华、概括,列为三十六计的第二计。可见,此计主要是用于解围的。它的特点是:以迂为直,避实就虚,攻敌所必救,以解除敌军的围困。具体地说,当本军某部遭敌围困不得突围时,救援的军队不是直接进攻围困的敌军,而是以迂为直,选择敌方防守相对空虚,而又地处要害的地区进行攻击,以迫使敌方撤围回援,并趁敌军在回援途中,发起奇袭,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1〕,敌阳不如敌阴〔2〕。

【注释】

〔1〕共敌、分敌:这里是指集中的敌人与分散的敌人。

〔2〕敌阳、敌阴:敌,攻打。阳,这里是指公开、正面、先发制人;阴,这里是指隐蔽、侧面、后发制人。敌阳不如敌阴,指正面攻敌,不如从侧面攻敌。

【译文】

攻打集中之敌,不如攻打分散之敌。从正面攻敌,不如从侧面攻打防守相对薄弱之敌。

【前人批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流;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1〕,救斗者,不搏击〔2〕。批亢捣虚〔3〕,形格势禁〔4〕,则自为解耳。”(《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

〔1〕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控,抓紧。全句意为:要解开杂乱纷繁的扭结,不能握紧拳头。

〔2〕救斗者不搏击:搏,打。全句意为:要解救打架的人,自己不能参与打斗。

〔3〕批亢捣虚:批,用手打击,攻击。亢,咽喉,比喻要害之处。全句意为:攻击要害之处,攻打薄弱环节。

〔4〕形格势禁:格,受阻碍。全句意为:受阻碍的困难局面。

【译文】

治兵就像治理洪水一样:对于来势凶猛的敌人,要避开它的锋芒,就好比治理洪水要导流一样。对于弱的敌人,要堵住它、歼灭它,就好比治理洪水要修筑河堤一样。所以,当齐国派兵去解赵都邯郸之围时,孙膑对田忌说:“要解开杂乱纷繁的扭结,不能握紧拳头;要解救打架的人,不能自己参与打斗。只要抓住敌方要害,攻其虚弱之点,使敌方处于受阻的困难局面,赵都之围便自然而然解除了。”

【战例】

晋攻曹卫救宋

公元前632年,楚成王拜成得臣为大将,亲统大军,纠合陈、蔡、郑、许四路诸侯,一同攻伐宋国。宋成公派遣公孙固向晋国求救。然而,由于晋文公在十九年的流亡生涯中,曾得到楚成王的帮助,故而不便直接和楚军作对。这时,晋文公的参谋狐偃便出了个主意,说道:我军不便直接前往救援宋国,与楚军作对,何不先去攻打与楚国结盟的曹国和卫国呢?

这两国的国君在您流亡时期都曾对您极不友好,晋军师出有名。卫国的楚丘城是楚成王舅父的领地,而曹国则紧靠楚国本土,我军攻打这两国,楚军势必回师救援,这样便可解除宋国之围了。

晋文公听从狐偃这番用计,便一面叫公孙固回报宋成公务必坚守阵地,一面则以先轸为将,率领三军人马先向卫国进军,一举攻占了卫国的五鹿城,直逼楚丘,迫使卫成公向晋国谢罪请和;接着,又挥军东指,一举攻破了曹国。这期间,楚成王讨伐宋国正是连连告捷:在攻占了宋国缗邑后,又围困宋都睢阳。这时,忽然听说晋军已占领卫国五鹿城,直逼楚丘,楚成王眼见得自己舅父的领地不保,不可不救,于是,便只留下一部分兵马由成得臣率领,继续攻打宋国,自己则亲自率领劲旅回师救援楚丘。但当他的兵马才走到半路时,又听说晋军已经攻破曹国,对楚国本土造成直接威胁了。情势紧急,迫于无奈,楚成王只得命令成得臣从宋国撤出全部人马,以确保本土安全。就这样,晋文公用狐偃的“围魏救赵”计,成功地解了宋国之围。

【精评】

围魏救赵在军事上是一个成功的谋略,历代屡用不鲜。围魏救赵在政治斗争中则表现为:围攻第三者,从而解救处于险境的人。这里围攻的情况又有多种。如果把围魏救赵提高到哲学角度加以分析后,就可以看出这是事物辩证发展普遍存在的一条规律。当人掌握与使用它时,就是一种策略;当人们具体运用与操作时,就是一种方法论。不但古代战争可用,现代战争也可用,各行各业都可用,并且都会获得奇迹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