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新寂寞英雄
16251700000002

第2章 强悍对敌

承担上海外滩主攻的日军精锐部队谷寿夫第六师团。战场的另一方,日军指挥所里,中村旅团长中村中佐正悠然地坐在椅子上,一边擦拭着他心爱的梅花宝刀,一边悠然地听着唱片。按照他的估算,照这样的进攻速度,天黑之前,中方阵地必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中村中佐太了解手中的这支部队了。中村旅团拥有近5000之众,是日军第六师团的中坚,以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著称。中村中佐毕业于日本著名的日本士官军事学校,是这所学校有名的高材生之一,不但精通刀术,对汉语也颇有研究。

一个小时后。嘀铃铃,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中村中佐一把抓起电话。满以为,他是胜券在握。可是,令中村感到震惊和意外的是,他听到的不是报捷的喜讯,却是担任一线进攻部队的尾田少佐惊慌的声音:“中佐阁下,支那军增兵了,他们太厉害了,帝国将士伤亡惨重,请求紧急支援!”

中村大惊。他知道,尾田少佐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向他求援的。他气哼哼地摔下电话,奔向前沿,举起望远镜。

望远镜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支从未见过的中国部队像从地下冒出来一样。虽然隔得很远,中村中佐却一下子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杀气。与他们早已经熟悉的第88师士兵不同的是,这支军队竟然个个手持机枪,或连发,或单发,正以各种娴熟的战斗动作向进攻的日军士兵射击。

不难看出,这支部队的士兵都是久经沙场,既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且又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更重要的是,数以千计的机机构成了密不透风的弹幕。铺天盖地的弹雨里,已经临近中方阵地,无法得到飞机坦克和大炮支援的日军士兵全无还手之力,许多士兵几乎成了活靶子,他们还未及拉开枪栓,就接连地中弹倒下,一头扑倒在地,痛苦的身体在不停地抽搐着。

中村中佐大怒。半小时后,中村中佐出现在一线阵地上。他脱光了上衣,手持宝刀,带头向外滩阵地冲去。同样脱光了上衣,端着“三八”式步枪的一个大队的日军士兵紧随其后,像一群恶狼一样,杀气腾腾地又一次发动了冲击。

枪声更加猛烈了。

如爆豆般的枪声里,冲锋的日军士兵纷纷倒地。但是,在中村中佐的带领下,第六师团强悍凶狠的本色表露无疑,面对越来越多的同伴倒下,他们竟浑然如不觉,依旧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人多势众的日军终于接近了中国守军阵地前沿。

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已经疲惫不堪的中国守军竟然跃出战壕,像变魔术一般,每人抽出一把大刀,向日军发动了反冲锋。

一时之间,战场上刀光闪闪,血光迸溅。一场人数对比悬殊的白刃战就此在中国守军阵地前展开。

一上阵,中村中佐就发现,尽管自己一方在人数上远多于对方,但并不占有太大优势。虽然面对面的搏斗中不断都有人倒下,但倒下的多数都是本部士兵。与受过严格刺杀训练的日军士兵相比,对方似乎更胜一筹,个个是高手,那刀当真是用得“稳、准、狠”。几乎每一道刀光闪过后,就有一名日军士兵倒地,可以说是刀刀见血。这支中国军队的刀术统一,全部都是双手持刀,刀尖冲下,刀刃冲着自己,都是在磕开刺来的刺刀后顺势砍杀。在这种看似简单却十分实用的刀法下,日军士兵纷纷受伤,丧命。而且,他们都是一种不要命的打法,双方士兵好些是同归于尽的。

中村中佐的两个贴身护卫把对方一个士兵围在核心。最初,中村中佐并没有把对方这个高个子的对手放在眼里,只是站在一旁冷眼旁观。

没想到,在两面受围的情况下,对方竟然不慌不忙地把大刀插到地上,仰天大笑:“哈哈,这回我华醒民该开荤了!”

一个护卫向他的右肋突刺,他既不躲闪,也不格挡,身形稳如泰山,刺刀将要刺入右肋时,他的右肋部竟神奇地缩进一块,刺刀擦衣而过,他在迎面一肘撞飞这个护卫的同时,顺势夺过他手中的步枪,把刺刀斜刺入另一名借机突刺的护卫前胸,而那个被他一肘撞飞的护卫,竟然口吐鲜血倒在地上,眼着着就不能活了。两招之内,他手下那两个刚才还生龙活虎、受过严格刺杀训练的护卫便成了尸体。

中村中佐大怒,扑上前去,恶狠狠地举起了宝刀。

刀光闪烁,寒气袭人。不料,就在刀锋劈下的前一刹那,对方脚步略斜,滑出一步,顺势抽出的刺刀带着淋漓的鲜血和一道寒光,直点自己的右腕。中村中佐只觉手腕一痛,梅花宝刀便脱手落下。还没等他看清,梅花宝刀竟然落在对方手里,接着迅速向自己头顶砍落。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决不拖泥带水又恰到好处。

幸好,一位日军士兵,扑上前来,用身躯挡住了刀锋。虽是这样,中村中佐的左臂上还是被划了一刀,鲜血直流。

借此机会,几个士兵一拥而上,把华醒民围在核心。紧接着,又有几个士兵冲上前来,护卫着中村中佐向后退去。

忽然,一阵呼啸声传来,随后一声巨响,一片烟雾腾起。回眼望去,刚才还围成一圈的几个士兵已经不见了踪影。显然,他们的生命已远离了躯体。远望着阵地上越来越少的本部士兵,中村中佐无力喊道:“撤退!”

60年后,当曾经参加过南京大屠杀、已经处于垂暮之年的中村中佐作为一名来华谢罪的老兵回忆起这次战斗时,他念念不忘的还是这个让他刻骨铭心的名字:华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