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
16182300000120

第120章 为何在此

说着,勾唇而笑,“不知微臣如此解释,长公主可满意?”

凤瑶瞳孔微缩,并未立即言话。

待默了片刻后,她才低沉而道:“本宫听说,摄政王前几日还在府中风花雪月,看似玩兴大好。怎突然之间,竟会下如此大的决心,来这青州看看?”

颜墨白微微一笑,缓道:“长公主许是误会了。前几日摄政王府风花雪月,并非微臣玩兴大好,而是,府中有爱妾过生辰,微臣想着这几日微臣着实是运气大霉,是以便大肆操办爱妾生辰,一来是热闹热闹,二来是冲冲晦气罢了。”

是吗?

凤瑶心底一沉,落在他面上的目光越发复杂。

不得不说,这颜墨白着实精明圆滑,不急不忙,言语也是条条是道,着实让人挑不出任何刺来。

凤瑶眉头几不可察的皱了起来,待再度凝他片刻后,便垂眸下来,不再言话。

颜墨白温润缓道:“长公主将微臣盘问完了,此际,便该长公主为微臣解惑了。”

说着,嗓音几不可察的一挑,“长公主今日,为何会落在青州河里?”

凤瑶兀自垂眸,思绪翻腾。

待默了半晌,她才阴沉沉的道:“摄政王以前便与本宫提过,江南难民堆积,有些难民已对朝廷失去信心,从而聚集一道,欲揭竿而起?”

颜墨白缓道:“此事本是以前微臣亲自为长公主提过的,怎么,今日长公主落入青州河内,竟与那些难民有关?”

凤瑶并未否认,淡漠出声,“本宫今日本在江南的南山上探望难民,后捉了些欲图煽动民心的难民,本要问话,不料突然蹿出数十名黑衣人前来救人,而本宫,则是在追击之际,失足滑下了南山,坠入了,江南泄洪的支流内。”

这话一落,她按捺心神,抬眸凝向了颜墨白。

奈何,本以为这蛀虫定是会趁机调侃于她,不料他面上的笑容却是微微而止住,便是那双历来温润无波的眼睛,此际也突然增了几许极为难得的复杂与深沉。

“如此说来,长公主是从江南泄洪的支流,一路被冲到这青州河内的?”仅是片刻,他略微低沉的出了声。

凤瑶挪开目光,“水势迅猛,本宫欲要自救,却也徒劳。”

说着,嗓音一挑,“摄政王可是也觉得本宫命大?竟从江南支流一直被冲到这青州洪内,却还安然无恙?”

颜墨白极为难得的认真道:“微臣,并非觉得长公主命大,而是觉得,长公主太过轻敌。”

凤瑶神色微动。

颜墨白继续道:“长公主此行江南,带了多少精兵?”

凤瑶淡道:“两千。”

颜墨白嗓音一挑,“两千精兵,竟护不住长公主安全?再者,王能统领何在?长公主被一路冲入青州河,生死一线,难道身经百战的王能统领,竟也护不住长公主?”

似在冷谑,又似在责备,这话完了后,他还极是认真的补了句,“那次微臣初入别宫觐见长公主时,便与长公主说过你身边的护卫并无可用。而今倒是好,皇家精卫,甚至包括御林军统领,都一无是处呢。”

凤瑶眉头一皱,“当时情况紧急,大多精卫并未在身边。出事,也不过是突然发生,谁都不曾预料到罢了。如此,摄政王又何必戏谑王能与皇家精卫!”

颜墨白勾唇而笑,嗓音稍稍有些挑高,“长公主日理万机,若有失策或是意料之外的事也是自然。但长公主想不到的是,王能与皇家精卫难道想不到?更何况,如安全这等极是重要的问题,长公主未能注意,难得连本职为一心一意护长公主周全的御林军统领王能,竟也没想到?”

凤瑶满面陈杂的观他,心生起伏,并未言话。

只道是这颜墨白虽分析得有理,且条理分明,理由充足,但却不得不说,这蛀虫历来对她戏谑算计,此际竟如此大费周章的说这些,也许,是有意开始针对她身边的王能与精卫了。

思绪至此,凤瑶面色并不好看。

颜墨白朝凤瑶凝了几眼,随即便挪开目光,低沉而道:“微臣并非想要针对长公主身边之人,而是觉得,无论有些事是否是突然发生,亦或是某些袭击是否是出乎意料,先不论精卫是否护得不当,就论王能,身为御林军统领,纵有出乎意料的险情,也该见招拆招,机智而为,护住长公主。奈何,王能应对突发之事无能,让长公主受性命之危,如此之人,长公主还要包容袒护?倘若长公主不识水性,又或是长公主体力不支,怕是早已溺亡!这般极为严重的失误,王能,便不该受责?”

他嗓音依旧平缓,却无端陈杂。

而待凤瑶仔细凝他的神色时,他却突然勾唇而笑,满眼的温润平和,似是方才的陈杂之意,不过是她眼花所见。

凤瑶思绪翻腾,也并未立即言话。

待得片刻后,她才垂眸下来,低沉出声,“今日之事,本是发生得突然。王能未能救得本宫,也的确有过错。只不过,摄政王历来不会顾及本宫安危才是,怎今日突然就如此顾及,甚至还振振有词的要本宫责罚王能?”

说着,嗓音一沉,“大旭之国在摄政王眼里都不重要,难道本宫这条命,竟还比得过大旭之国?”

颜墨白温润而笑,平静如常,“微臣已解释多遍。大旭亡国之际,微臣正重病,且性命与大旭的命运连成了一道,大旭危机,微臣的性命也受危机,微臣都已如此了,何能称作是不顾及大旭国之安危。再者,微臣是臣,长公主是君,便是长公主不待见微臣,但长公主有难,微臣自得重视才是。微臣一直秉承君臣之道,怎到了长公主眼里,便成别用用心或是居心叵测了?”

凤瑶神色微变,冷眼观他。

他叹息一声,再度道:“看人或事,皆不可看表面。长公主本是英明,又何能观不透这点。”

这话一落,他朝凤瑶微微而笑,随即慢条斯理的挪开了眼。

正这时,乌篷船缓缓停歇了下来,随即,船舱外有书童的嗓音响起,“主子,靠岸了。”

颜墨白朝外应了一声,随即目光朝凤瑶落来,“到了。长公主可要微臣扶你上岸?”

“不必了。”凤瑶并未耽搁,低沉出声。

待嗓音一落,她欲强行挣扎起身,奈何浑身发酸发软,便是真正站起来时,双腿也止不住的打颤。

她强行咬牙强忍,正要朝前,奈何行了一步,足下却蓦地踉跄,身子当即要朝一旁跌去。

瞬时,身子刚斜几许之际,颜墨白突然恰到好处的伸了手,扶着她的胳膊稳住了她的身形,待她下意识的抬眸望他时,他笑得温润如常,并无半许异样,“还是微臣扶长公主吧。”

这话一落,不再耽搁,当即扶着凤瑶缓缓出了船舱,最后踏上了河岸。

此际,天色已是有些晚了,晚风浮动。

凤瑶满身湿透,满身单薄,上岸之后便在晚风里连连打了好几个寒颤。

颜墨白转眸凝她几眼,并未言话,仅是转眸朝身边跟着的书童吩咐,“速回府中差人在客房备好热水与姜汤,待得我回得府中时,必得见到这两样东西。”

书童一惊,随即急忙点头,拔腿便朝前跑了。

这青州之地,倒像是平坦的大坝上修葺了不少错落着房屋,而这片平坦之地的后方,则是几面高耸的群山。

道路上的行人,大多是满面黝黑的村民,只是那些村民见得颜墨白时,皆在主动的出声招呼,虽看似淳朴热情,但若是细观,却不难发觉那些村民眼中透露出的几许畏惧。

又或许,是她满身湿透,整个人狼狈不堪,又得颜墨白这种满身温润风华之人搀扶,是以,二人组合,无疑是突兀刺眼,一时之间,那些村民对颜墨白打过招呼后,便会纷纷将目光朝凤瑶落来,犹如评头论足般仔仔细细的从上到下的打量。

凤瑶神色淡漠,满面沉寂。

待不久,她低沉而道:“看来,这里的村民,倒是大多认识摄政王。”

颜墨白勾唇而笑,“自小生长的地方,这些人,自然是认识微臣的。再者,这里有微臣发展的渔业,偶尔之际,微臣也会回来看看,是以这里的村民对微臣,也见怪不怪了。”

凤瑶眼角一挑,“青州之人,知晓摄政王在这里有渔业,又可知晓,你乃我大旭摄政王的权臣身份?”

颜墨白轻笑一声,不答反问,“长公主觉得呢?”

凤瑶淡道:“本宫自是不知。”

颜墨白缓道:“天下皆知,我颜墨白是边关的一个小小守将起家。这青州之人,又如何不知我如今贵为大旭摄政王。”

说着,勾唇而笑,自嘲道:“只不过,长公主对微臣倒是鄙夷挤兑,想来微臣这摄政王,也是做不久了。”

凤瑶冷道:“摄政王如此权臣,手握先皇免罪金牌,朝中文武百官也皆向着摄政王,如摄政王这般人物,便是本宫有意针对你,但又如何能动你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