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旗下的誓言
15995100000029

第29章 保存革命火种

仁仟走了,他永远离开了承先和家人。

全家人悲痛欲绝,承先母亲的心底有一朵小白花在默默的开放,从此再也没有凋谢。仁仟的音容笑貌永远珍藏在妻子的心底,化做一只蝴蝶围绕在小白花身边飞舞,寄托心中无限的哀思,陪她走过春夏秋冬,穿越孤独,战胜恐惧。

父亲牺牲了,承先眼里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他同儿童团员采摘野菜时与躲进山中的母亲、奶奶和弟弟不期而遇,承先忍不住对母亲说道:“妈妈,我要参加红军!为爸爸报仇!”

母亲当然能理解儿子的心情,她打量着小承先稍微长高但仍然瘦小的个头轻轻叹了一口气,心中虽然不舍却还是点头同意了。奶奶杵着一根树枝当拐棍,她把树枝用力的往地上敲打着,“好孙子,有志气!奶奶同意你去!为你爹报仇是大事!家里有我们顶着,你放心走就是。”奶奶和母亲表现的坚强让承先感动,他也舍不得离开她们,但为了报仇又不得不离开她们。

共青团组织已转入地下活动,小承先站在共青团副书记面前激动地喊道:“副书记,我要参加红军!给我爸报仇!这个儿童团长我不干了!你另找人干吧!”要不是肩上还有这副担子,他早就一声不吭自己跑去找红军了。

在革命老区,共青团长期以来一直鼓励根椐地青年和共青团员、儿童团员踊跃参军壮大革命队伍,对所有要求参军的共青团员、儿童团员他们都会欢迎,可是现在情况不同。团副书记低头沉思了一阵对他说道:“承先,我知道你人小志气大,你先别急,等我们研究一下再说吧。”

过了两天,急不可耐的承先前去打听组织的决定。

团副书记让他坐下说话,承先疑惑的看着副书记,一句话就能说清的事还用坐下吗?副书记准备和他长谈吗?副书记坐在一颗断树桩上把遮住眉毛的刘海往脑门儿上撩了一下,她递过一碗水先让承先喝下这才不慌不忙的说,“据我所知,你现在还没满十三岁吧?”

“快了,还有五个月就满了,那又怎样?”承先不解的反问她。

“嗯,是这样的,共青团组织经过再三研究,决定让你留下来继续担任儿童团长,还有......”

不等她说下去承先从一颗断木桩上跳起来,他情绪激动大喊大叫,“为什么不让我参加红军?老区根椐地比我岁数还小就参加红军的儿童团员有得是!早知道是这样我才不给你们说呢!我自己找红军去!”他气休休叫嚷一阵,眼泪差点掉下来。

女同志心软,见他伤心难过,团副书记的眼圈也红了。她一把将承先按回断木桩上坐好,“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有无数的先烈为革命流血牺牲,其中也有你的父亲,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拿起枪来和敌人作斗争!”听到这里承先竖起耳朵,这不是和他的意思一样吗?那为什么不同意他去?

“但是,前方将士打仗需要后方人民支援,你说对吗?”副书记一副闪亮的眼睛望着承先,承先低下头心里十分矛盾。

“我要报仇!为什么非要留下我去支援?我也能去前方打仗让别人来支援啊!”他越想越不服气,一个劲跟副书记磨嘴皮。

“现在是革命最困难时期,我们儿童团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有生力量,是为革命事业培养接班人,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承先奇怪怎么一轮到他参军就提到要培养接班人,别人参军不是说走就走了吗。

“在这个特殊时期,老区各层组织都需要留用一批骨干作为老区的中坚力量,这批骨干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承先,你是共青团员也是儿童团长,你必须服从共青团交给你的任务!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自己,你们的任务多得很!”团副书记拍拍承先单薄的肩头。

“有什么任务?我们现在都躲进山里整天东奔西跑不能安身,还能干什么?”他想起这段日子敌人大规模进山追剿红军和游击队等地方武装,心里不免着急。

“对,国民党军队进山清剿,你的任务就是带领儿童团员在山里隐藏好,保存老区的革命火种!直到红军再打回来。你带领儿童团员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练,在红军最需要的时侯补充到革命队伍中去!”

真不愧是共青团委副书记,很快做通了承先的思想工作。在她的耐心启发下,承先理解到留下来也是为革命工作,虽然他心有不甘,自己是共青团员只能服从组织决定。

父亲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不到十三岁的承先一心为父报仇,却被共青团组织留在老区,他的任务是带领家乡的儿童团隐藏起来,保存革命火种,在儿童团长承先的带领下,他们没有停止活动,在山里与敌人周旋。

承先在心中暗暗发誓,深仇大恨一定要报!

家乡还处于敌占区,承先带领儿童团员一直寸步不拉的跟在山里打游击的赤卫队身边。有时红军队伍也会过来,为了不引起敌人注意,红军化成小股部队和游击队配合在塔尔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一系列的打击活动。

承先和小伙伴经常去看望躲进山中的家人,赤卫队员从地主家搞到的口粮凑一些给儿童团员,让他们悄悄送去给家人。锅子叔叔说什么也要把自己那份口粮让承先带去,他的好大哥牺牲了,他将承先看做是自己的亲侄,尽自己做兄弟的一份心。对于军烈属的孩子和家庭,老区军民从来没有忘记对他们的帮助和照顾,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赤卫队也是一样处处先想到他们。

承先背着一点口粮赶去看望奶奶和家人,她们一无所有,几天吃不上一点食物饿得心里发慌。当承先把叔叔们凑给他的口粮和挖来的野菜交到母亲手里,她急切的说了声,“你先和奶奶说话,我来做饭。”母亲顾不上和承先说话,连忙在临时挖的坑灶支上一口破锅,煮了一锅混杂的饭菜,她们实在太饿了。

山里实在呆不下去,承先的母亲带着家人又潜回原来住的破庙中,承先的父亲牺牲后,母亲大病一场。奶奶的腰也越来越弯,她拖着疲惫的的身躯,迈着迟缓的脚步又带着六岁的弟弟承凯去外乡沿街乞讨。弟弟小承凯不知道被地主家的恶狗追咬过多少次,他们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

地主想永远骑在穷人头上作威作福,穷苦人想翻身当家做主人,这块并不富饶的贫嵴土地被国共两派反复争夺。

仁仟牺牲几个月后,家乡的国民党军队被红军部队打跑了。

苏维埃政府为了照顾烈士家属,给承先家里分了一间房,还分了田地分了粮。家里没有劳动力,乡政府组织互助代耕队帮助承先家耕田种地。是苏维埃政府让他们告别了破庙,告别了非人的悲惨生活。

在乡政府和乡亲们的帮助下,种下的粮食喜获收获,他们吃上了饱饭!

奶奶却一病不起,她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已不能下地走动。“奶奶!奶奶!”承先欣喜地跑到床前,“奶奶,家里收获了五担谷子!互助队刚送来的,你要看看吗?”

奶奶激动了,执意要让承先把她扶起来,她要亲眼看看刚打下的谷子。承先抓来一把新鲜稻谷,刚打下的谷子清香扑鼻,这饱满的谷粒让人看了就眼谗。闻着清香的谷粒,奶奶老泪纵横,她从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共产党好啊!让我们吃上饱饭,孩子们,跟着共产党干,我放心!我们再也不去讨饭了!好,好......” 她身子一歪,永远离开了苦难的人间。

奶奶的一生在小承先心里闪过,那么渺小,那么让人心酸。她刻满沧桑的脸上留下无尽的痛苦和屈辱,她老人家后半辈子都在讨饭中度过,她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穷苦人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