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旗下的誓言
15995100000023

第23章 填粪坑

不知从什么时侯起,村里就形成一个奇怪的现象。村南头住的都是地主、土豪劣绅和国民党军官家属,村北头住的全是亲共产党的贫苦农民。

但不管穷人还是富人其实他们都是朱家人,村子里七大姑,八大爷,数起来家家都是亲戚。可是自从有了地主剥削压榨后,贫富悬殊越发突出,地主认起钱来不认人,连祖宗都要忘光了。地主不是靠勤劳致富而富,是靠剥削穷人的血汗不劳而获。

穷富亲戚渐渐地不再来往,地主不愿意认穷亲戚,穷人再穷也有骨气,不巴结不来往,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要想不碰头是不可能的,村里人办事总要走出村外,而村南头和村北头的两条叉路汇到一起才能走出村口,中间还有段正路。每当走上这条必经之路,住在村两头的穷富亲戚就会不期而遇。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甭管你是爷爷辈还是孙子辈,双方不理不睬,互相都没有好脸色。

村里人对亲戚的定义很简单,以穷富之分,一个村里只有两种人,要么是亲戚,要么是仇人,不是亲戚便是仇人。过去穷人看见地主躲着走,现在穷人看见地主昂首挺胸走过去,穷人解气,富人生气。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村南头也不再是风水宝地,地主的房屋大都被分给贫苦农民,大地主统统被赶出院子住进贫民小屋。童子团三天两头就上门检查,看看他们谁在谁不在。如果是面对面遇上了地主,童子团员们还会虎着脸不客气的说,“放老实点!不准乱走动!”

地主的日子不再好过,丁地主自然也成了缩头乌龟,他让家人偷偷摸摸尽量往外运送藏起来的金银财宝,到了半夜一家人就忙着望风和转运。

童子团夜里不用站岗,可是承先主动请缨要求村里给童子团任务,村里就让他们夜晚不定期的在村里转转,加强警戒,不给地主有机可乘。当他们转到地主家附近,正好看到丁地主一家人在转运金银财宝,被他们当场捉到,东西也被没收,丁地主气得吹胡子瞪眼。

根椐乡里指示预防疾病的精神,承先带领童子团沿村四处巡查,贯彻乡政府讲卫生预防疾病的号召。一群小童子团员挨家挨户开展讲卫生运动,每家的粪坑都在门前,到处臭哄哄的,苍蝇四处乱飞,很不卫生。

这还不算,最要命的是人畜共用茅坑,不管是牛、羊、猪、马,拉的粪便都堆在一起,农民图的是给农田里施肥方便。积肥无可厚非,问题它存在的不是地方。

“老爹,上面让我们来动员,让每家把门前的粪坑填掉,到离家远一点的地方分别修两个粪坑,人畜要分开呀。”承先和童子团员站在各家院子里分头解说。

“自从盘古开天地,就没听谁说过管人家的粪坑摆在哪里,真是岂有此理!”朱老爹实在不能理解。

“粪坑修在家门口,一不文明,二不卫生。再说人畜共用一个粪坑,容易得传染病!”小团员耐心解释。

“修远一点?那怎么行?要是晚上去蹲坑跌倒了怎么办?再说,几十年我已经习惯了,难不成自家的生活还要别人来干涉?政府也管得太宽了吧?”老爹放下烟杆,不满地撇了小承先一眼,一甩手回到屋里。

几十年的习惯要改掉,有不少群众也很不愿意,他们表示反对,“对,我们不想改变生活习惯,搞得那么麻烦,不填!就不填!”

“这可是乡政府说的要讲卫生,预防疾病,老爹,您老人家就带头填了吧!夏天那么多人在门口走来走去,闻着多臭呀!”童子团的小孩子们苦口婆心的家家动员,效果不明显,特别是老人最不能接受。

“你们是不是没事干哪?想找事做干点别的行不行?”。

“不填,说我不讲卫生,几十年都活过来了也没得啥病!臭也是臭我们自己,又没臭到你家!”有些人家不讲理,动员起来太费劲。

眼看上面交给的任务完不成,晚饭后承先让小根子把童子团员统统召集来,“对这些老顽固只有我们亲自动手,现在挖土,等晚上天黑把那些顽固分子家的粪坑都填掉!”承先两手还叉在腰上,很有气魄的样子,那是他看见先生的动作后偷偷学的,“我们悄悄的干,不要被人发现!”

“是!承先哥团长同志!”小伙伴方小柱叫的很有趣,听说是偷偷摸摸的干,孩子们越发开心。

为了完成任务他们真是辛苦,一大晚上不回家,蹲在树下打盹儿,等夜深人静人们睡意正浓小家伙们开始行动,把事先准备好的泥土抬到人家门口,一筐一筐倒进粪坑。一个晚上填埋了好些“顽固分子”家的粪坑,带着满身粪臭他们心满意足回家睡觉去了。

小承先想问题太简单,光想到完成任务,考虑不到别的,问题来了。

天不亮,那些粪坑被埋掉的“顽固分子”家人站在院子里发楞,迷迷糊糊找不到粪坑,活见鬼!可是活人也不能被尿憋死呀,只好找个地方随便解决完事。大白天亮以后才发现粪坑被人填掉,不用猜,准是那帮毛头楞小子干的!

“这还让不让人活啦?天王老子也管不了的事你几个小毛头也来管?”一个大婶哭天抹眼泪的喊叫。

“走!找他们理论去!”这些人家结伴要找童子团算帐。

童子团一连好几天夜晚挖土填坑忙个不停,把全村闹得不得安宁,这些人不敢到乡政府告状,怕被政府批评他们顽固落后。都跑到承先家里向奶奶告状,见眼前来了这么多乡亲,奶奶知道承先一定是闯大祸了。

她听了乡亲们的告状真是哭笑不得,做为家族的老前辈,奶奶拍着胸口对大家承诺:“这伢太莽撞啦!简直无法无天!还以为他现在是童子团长谁都管不了?看我怎么收使他!”奶奶站起来拿着扫把向屋里走去,睡得正香的承先还在做梦,被奶奶一顿好打。

“唉哟!奶奶你干啥?你是助长落后分子,灭我少先队童子团的志气!”承先跳下床捂住小屁股大喊。

“你还敢嘴硬?还不快向乡亲们认错?”

“我没错!她们才错了!”承先不依不饶,母亲在一旁向承先使眼色,他连忙跑掉。

“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回来我再收使你!”乡亲们见奶奶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不好再说什么便走掉。

这事很快传到乡政府干部的耳朵里,他们好笑的同时也觉得童子团的做法很偏激,让共青团组织对童子团长承先进行思想帮助,纠正他的鲁莽行为。

承先刚一踏进政府大门,迎面碰上乡长一行人往外走,他们下去检查工作,每人手里拿着两个红薯边走边啃。看见急急赶来的小承先,乡干部都呵呵笑了,和他开起玩笑,“哎?这不是半夜里辛辛苦苦给人填粪坑的团长吗?怎么,吃雷啦?”

“呵呵,团长大人来啦?吃饭没有?来一个吧。”乡长顺手递给他一个红薯。

副乡长在一边说话,“你看看,咱们乡长多尊敬团长啊!一个不够吃吧,我这还有一个,团长,接住!”他也抛过红薯,承先一把接住。他正在吃长饭,别说一个红薯,就是再来十个八个他也照样能吃下。

“那是当然!这小子有个性,象他父亲!”乡长打心里喜欢这孩子,和他有说有笑,“你小子鬼点子很多嘛,啊!连朱老爹家的粪坑也敢填?你不知道他是咱们全乡有名的拥军模范吗?你这胆子也太大了吧!”

红薯堵住了小承先的嘴,他听出乡长在说笑中有批评的意思。

共青团副书记是女同志,短短的头发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干部。她是县委派来的,主要是抓共青团的政治思想工作,童子团是被共青团直接领导,思想工作当然由她来做。

“承先来了,坐吧!”她热情招待小承先吃了一个大红薯,递过一杯水,副书记先表扬他,“工作干得不错嘛,村里的大部分适龄儿童都加入了童子团,对我们开展宣传工作起到很大作用,这里面有你很大的功劳啊!”小承先摸摸吃饱的肚子,等待她批评,这次来他就是准备接受批评的。

副书记话锋一转,说到正题,““你们童子团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们工作做的不到家,给群众带来不便。比如讲,我们埋了坑以后,为什么就没有在外面再帮他们挖个坑呢?”副书记很婉转,不是直接批评,而是耐心启发。

“又比如讲,你下一步怎样做要事先通报给他们,让群众心里有准备,而不是等半夜大便要拉到裤子里还找不到茅厕啊!”说到这里,副书记也忍不住笑了。

共青团副书记一席话讲得承先心服口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诚恳的检讨,“副书记,我错了,回头我一定改正!”

“错误总是难免的,慢慢来!在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起模范带头作用,那一切都好办了。”

临走前,副书记看他睁着圆圆的大眼睛象还没听够,她开心的笑了,拍了拍承先的肩头鼓励他,“承先,你就放手干吧!不要被困难吓倒,有问题随时来找我。”抓思想工作的副书记就是不一样,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