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乃是供与需的交会!”是一方有所欲,另一方有所能,而借某一时空,供需双方得以交会,各取所需,达到交易。
机会!机会!多少人在找寻机会!在等待机会!在追逐机会!或在羡慕别人的机会。
期望让他升官,期望让他发财,期望让他出名,期望让他拥有洋房、轿车,期望让他一见钟情。在这里,机会代表希望,代表利益,代表财富,代表权势,代表荣耀,代表人们心中在某一时段、某一场所和某一地位的欲望。
人们将“机会”两个字,误解为人与人、事与事、利与利、物与物等等之相互“碰触”,注重那个“会”字,所以才会说,抓到机会我会狠狠修理他一顿,抓到机会,我会好好地捞它一把或吃个够本或损他一下。人们又将“机会”两个字误解为一时的“结果”,才去等待碰触,找寻机会,追逐结果。
人们还误解“机会可以创造”,于是达官显要的身边,围着追逐权位的一群人;制片导演的身边,围着搔首弄姿的一群人;富商巨贾的身边围着分一杯羹的一群人;美女俊男的身边,围着“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即使名师高僧的身边,也有很多盲从阿谀的人追随。问题不在于追随或被追随的“人”不对,是“目的”不对。
机会无法创造,却又不能放弃,所以大家要追求。
人们不能没有工作机会,否则难以谋生;人们不能没有交易机会,否则生意难做;人们不能没有交谊的机会,否则沟通无门;人们不能没有著作出版的机会,否则智慧无法传播和继承;人们不能没有改过的机会,否则个个死刑或永不翻身。
人在不如意时,处处找不到机会,有的没有工作,有的收入偏低,有的怀才不遇,有的病魔缠身,有的求助无门。就是因大家都误信机会可以创造,所以总向人多的地方挤,总向达官显要、富商巨贾或制片导演的身边靠,总作牺牲奉献或搔首弄姿,以求得某某人的青睐或提拔。
但是这种“创造”的成果,其成功率偏低,其代价却又偏高,遂使人终无良机,更无良遇j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你有某项专长或能力,别人在当时并不一定需要,而别人所需要的,你也不一定拥有,或者他人的能力比你强。
那么,人们该如何做,才可以找到机会,抓到机会,进而享受机会?最根本之道,在于先弄清楚何谓机会。
1.何谓机会?
“机者,变动之枢纽,乃事务变动中至微至细的潜伏因子。”兵经日:“势之维系处、事之转变处、时之凑合处以及物之紧切处是谓‘机’。”所以说“机会”是机之会,是事与物、时与势、人与财、人与物等的变动中,那些至微至细的潜伏因子的交会。因此,机之会,首在其机,次在其会;得先知其机,才能谋其会。
我们也可以说,机会乃是可资利用的状况和条件。
这些状况环绕在人们的四周,人们可以随时利用而受益,但:黾没有那些可资利用的条件,状况亦如四周空气,可触而不可及。
然而,什么是可资利用的状况和条件?什么是潜伏因子?它们是如何交会?读者听来可能仍然迷惑。
所谓“潜伏因子”,就是人们的心理因素和能力因子。所谓可资利用的状况,就是这些心理因素,而可资利用的条件,就是这些能力因子。
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所谓“状况”,是指人们因时、因:地和因人而有所不同的“需要”,这种需要,潜伏于人们的心里,不易掌握。而所谓“条件”,是指迎合人们因一时、一地、一欲之所需,而能提供的物品或行为。所谓“物品”,可以是实物,包括可触可及的产品和金钱等,甚至包括肉体,也可以是满足名望的文凭、聘书等等。所谓“行为”,就是某人为他人提供的劳动服务,赏心悦目的音乐或艺术,以及因人而异所提供的心灵享受。
更简单地说,“机会乃是供与需的交会!”是一方有所欲,一方有所能,而借某一时空,供需双方得以交利人利己的双赢模式
从“得与失”到“利与害”,人与人相互之间免不了有些利与害的矛盾。
假设以一方之得为另一方之失,则必得损人以利己,这就形成社会上一些巧取豪夺,讲求特权、暴力的霸道行为,这种行为到最后仍得付出代价,不是身入牢狱就是报应循环,这种机会不要也罢。
一味地想当老板,盲目地投资,或一味地想攀龙附凤,盲目地跟随权威人士或名人,到头来平白地付出代价,有如损己以利人,白费了心思。
有人做生意不得要领,看不清机会,不了解代价,以为薄利必然多销,故削价竞销,或以为顾客不易察觉品质,故作偷工减料,终究损人不利己。
社会的形成,主要在人们必须聚集在一起,互助互利而共存。这种互助与互利的行为,落实于物品或服务的交易。这种交易,以有形换有形,如花钱购买衣物或搭乘车辆、雇人清洁环境等等;也有以有形换无形,例如花钱祈福、看画、听音乐、得到喜悦等。
人们必须不断地做交易,以取得自己无法自制的有形物品或满足自己心灵中的无形需要。这种交易使人们彼此之间,存在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和地位。没有人永远是站在“施”或“受”单一的地位,或处于“供”与“需”单独的一面。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换一个方式讲,就是“利人利己”的“双赢”关系。
商业机会的真谛,正是“利人又利己”。
供应货品的一方,提供给顾客满意的商品,以满足顾客的需要,这是“利人”的行为。取得商品的顾客,在享受商品所提供的便利或利益之时,也回馈供应者以酬劳,对供应者而言,这是“利人”之后的“利己”。
我们若把人的才能视作商品,基于利人与利己,工作的机会贵在“工酬同值”,怕的是人们努力地工作,而得不到合理的酬劳,或是雇主付出高倍的酬劳,工作者却无所事事或无所贡献。必须是“工值其酬”、“工酬同值”,工作才显得有意义,必须是双方皆得利,或双赢,机会乃能延续不断。
我们知道何谓机会之后,应该进一步以辨识机会,了解机会存在何处,如何识别、掌握和运用机会。
2.商机的面貌
需求是机会的根本。我们可以说,“没有需求就没有机会!”需求有显见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前者是现有生意的机会,后者是未来或新生意的机会。
需求只在人们的内心里,它只能体会或引发,绝对无法制造,所以人们无法制造或创造机会。
苹果电脑没推出前,没人知道个人电脑会有那么庞大的市场;而新力随身听未畅销前,也没人相信它会创造那么庞大的销售量。就因有了苹果电脑或新力随身听这类产品的畅销故事,人们误会需求可以创造、机会可以创新。
人类心里的需求或欲望是自生的而是不可强迫的或不能创造的。人们会因为知识、智慧或见识的增长,而改变或自生新的需求,这种自生只能诱导不能强迫,只能激发不能创造。事实上,苹果电脑或新力随身听之所以畅销,是人们心中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潜在需求,被诱导或激发出来而已。
由需求而变机会,我们可以将机会分类为显见的机会和潜在的机会,也可以将之区别为开放的机会和专业的机会。我们又可以称开放的机会为创业的机会,专业的机会为扩展事业的机会(简称展业的机会)。有趣的是在开放的机会中有显见的机会与潜在的机会,在专业的机会也有显见的机会和潜在的机会。反过来看,在显见的机会中有创业及展业机会,在潜在的机会中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将创业的机会和展业的机会归纳为做生意的机会,也就是商机;再将显见的机会与潜在的机会,定位为心态的机会,是机会的本质。这时,我们将发现,有一种机会,似显见似潜在,似真似幻,因时因势而异,可称之为“变动的机会”。
我们将这些机会的关系,作一清楚的分类与归纳,并进一步加以说明。
商业机会
人们始终有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些需求,经由先知先觉者的智慧,想到某些创意或某些事物,来满足这些需求,于是就有了新发明、新行业、新服务、新技术、新产品等等的出现。不管是显见的需求或是潜在的需求,它都是公开可测的需求,这属于一种创业的机会,依赖捷足先登或智者先尝。
就做生意而言,开创新生意难,扩张现有生意较易,也就是“无中生有难,锦上添花易”,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常居一行的人比外行的人更容易掌握机会,因为他拥有现成的人才、掌握现有市场的资讯、享有现成的技术与经验,一旦发现新机会,自然捷足先登,我们称这种机会为“专业的机会”,又称之“展业的机会”。
“创业机会”外表包着诱人的糖衣,其实内含着艰辛与苦涩,因为这种机会所带来的生意,风险较大,投资的代价较高,是机会还是陷阱,有时很难分辨。
“展业的机会”有如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里,去与他入作竞争,自己可不断地在既有市场里,去探讨末被满足的需求,创新产品或引入新产品,去满足这项需求。自己又可以探讨新市场新需求,靠改造自己的产品或创新自己的服务,去打人新市场。
企业多元化,以分散投资风险、开创多元事业、提供人才升迁的途径以及提升企业的形象,这是大财团之所以形成、集团企业之所以呼风唤雨之道。但是成少败多,所以大财团屈指可数。
以分散投资风险的企业多元化之所以难成功,其中的根本在企业以外行人的地位投入陌生的行业,它不见得分散风险,反增添风险;尤其是人才不足时,多元化变成分化自己的竞争力,不但使自己分身乏术,还经常顾此失彼。
因此,企业多元化宜以“展业的机会”为根本,以现有产品开发新用途、拓展新市场、开创新行业。譬如制造油漆的企业开发“DIY油漆”,进而创立“DIY用品店”,再发展成“家庭维修中心”连锁店。又譬如进口牛肉的企业,进一步开设牛排饭馆,发展成为连锁餐厅,再依靠外力,将各个连锁店的据点,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心态机会
肚子饿了,就得用餐,所以到了中午时间,每个办公大楼门口的周围,就充满了卖面点或自助餐的餐馆;而为了便于人们的应酬,也在附近出现较高价位与较高服务层次的餐馆。这就是显见的机会。有人工作繁忙,或长时间开会,没时间出外用餐,有人发现这种潜在的机会,就从事外卖或送餐上门的服务。
潜在的机会一旦变成众人皆知之时,自然就变成显见的机会。但是人们始终有未被满足的需求,这种需求,无论是已知或未识,所代表的机会皆是潜在的机会。、
人们的需求,因所受的教育(包括学校与家庭)、所处的地位、所有的见识与经验、所拥有的购买能力所以不同,而有所异,也因时机、情势、潮流的变化有所不同。人们一时的需求,不可能是一世的需求。人在升官发达之后的需求,自然不同于落魄失志时的需求;人在结婚生子之后的需求,也不同于单身未婚的需求。
显见的机会与潜在的机会源于机会的本质,它们只是一时之见或一时之现象,因此称之为心态的机会。
一个人或少数人的需求,无所谓商机,必须是多数人有相同的需求,才能成其为“市”,当作市场的需求,成为真正的商机。做生意就是向人们提供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换取较高额的酬劳。我们之所以研究多数人的心态,就是为了研究商机的根本。
如前所述,需求因教育水准、见识、经验和潮流等而有所变异,自然也能利用教育、表演等引导变异,或利用广播、电视等,带动流行而使之改变。这种改变,使人们的心态、知识与智慧因之产生变化,滋生新的需求。因此,产品可以借广告使之畅销,可以借引发流行而扩张市场。
变动机会
需求与供给,始终是机会的根本要素,但是影响这两项要素的变动因素,却是繁不胜举,让人不易捉摸。
(1)供需之变
“机会随供需之变而变”最为人所熟知,那就是“景气”的循环与变化。当人们看到某些产品畅销,某些生意好做或发达,大家就会竞相投入生产该类产品,或竞相投资该项生意,并作价格竞争,直到供过于求。
当商品供过于求之时,有的生产者因无利可图而减产,有的人甚至倒闭或停产,促使得供需趋于平衡,生产者获取合理利润,购买者买得合理的价格。此时,为了提高利润,有些人从事生产技术的研发,或管理成效的改善,使得生产成本降低;又有人从事产品应用的研发,或商品功能的改良,因价廉或物美,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或欲望,复使商品畅销,再成供不应求。
上述商品容易仿造或大量生产,大多是大宗物品或消费品。这类生意也都是需求层面大,较易与消费者接触的生意,例如餐厅、药房和连锁店等。它们对人们的购买力较敏感,较易受景气循环的影响,而本身的供需变化,也是景气循环的基本原因之一。
(2)智能之变
做生意,免不了竞争,故一般称商业之间的竞争为商战。
商战乃智谋与能力之战,是事业经营,日夜不辍的基本工作。竞争者彼此不断地用谋施术,不断地找寻竞争对手的弱点而加以攻击。譬如一方供应者,其产品有其先天或后天的缺陷,对方竞争者就改善或创新这类产品,以取代另一方的市场地位。又或商品的供应者,未觉察到市场需求之变,未提供符合新需要的产品,或因资讯或警觉力不足,而疏于维护即得之市场,便给对方可乘之机,把市场地位让给对方。
智能之变指的是洞悉竞争情势的智慧和应变市场需求的能力相互之间的变动,它贵在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