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955

第955章 等同天子之礼

崔浩源说:

“臣奉陛下之命,指责襄王,也是这样以礼责问。襄王说道:杞国之内乱党未除,恐有凶险不利于王孙。所以设州县暂管而已。希望陛下体谅。”

昭明呵斥道:

“如果是暂管,派遣几个大夫上朝理政,留下一些兵马就是了!以襄王之威,谁敢不服?为什么还要灭掉宗庙,设为州县?贻人话柄吗?”

崔浩源默然无对。昭明又问:“邢国是怎么回事?”

崔浩源回禀说:

“邢国的事情,更难开口。邢国的国君大人,为世子如般娶了楚国的米氏为妃。米氏貌美,暗中和邢国的国君大人有了私情,结果被世子如般发现。如般假意出外打猎,趁其父和米氏幽会期间,杀了其父,假称国君大人暴病而死,自立为君。”

昭明骂道:

“淫于子妇,自取悖逆,当死!不过以子杀父,更是破坏了千古人伦,悖逆天理,也是大罪!”

崔浩源说道:

“所以襄王派庄猛将军长驱入邢国,诛杀如般,将其罪写入文书公布国中。灭其宗庙。”

昭明说道:

“杀如般也算明正典刑,出师有名。应当扶立如般之子才是。怎么能够灭其宗庙祭祀,划为州县。霸业者,能够主持正义,为天下所仰仗。如果襄王不能够行正义,天下皆以为襄王拥兵是为了贪图诸侯土地,他还要什么霸业?”

崔浩源说道:

“臣也晓以利害,说古论今,对襄王苦心训诫。臣言道:昔年称霸的齐国庄公,扶立弱国,归还诸侯国领土,匡扶正义而不贪不残,所以称得上霸业。襄王不遵王室,不行仁义,恐受天下人的讥谤。”

昭明听崔浩源这么说,应该感到很满意。就是我听着,也觉得崔浩源不愧是太学院的博士,博采广识,引古说今,自有满腹学问。

昭明开口问道:“襄王怎么说的?”

崔浩源说道:

“襄王竟然口出狂妄之言,说道:寡人只能听见刀枪剑戟之声,哪里还能听到讥谤之声?天下没有人讥谤就好,如果有,让他试试寡人的剑锋,看看谁厉害?”

襄王这话,就是公然藐视礼法,不遵道义了。昭明听了很生气。

崔浩源告退之后,我劝慰昭明说:

“陛下向来胸怀宽大,和他计较做什么。他向来如此,心里有闷气,总要让他发泄出来。陛下不要理睬他。等过些日子有了机会,再派人去说服他就是了!”

昭明说道:“他一心想跟我作对。我不回应他,他还会继续挑事的。”

“那怎么办呢?”

“由着他吧。我说过,让他三步。”昭明淡然说道。

没有多久,襄王僭越修筑城墙的奏表,就又送到昭明案头了。

按照《周礼》:城墙和城楼的修建,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天子修筑周城,四周城垣回绕不缺,是四面的。诸侯修筑的城池,南方一面都空缺,谓之“轩城”。这条周礼因为频繁征战,各诸侯都建筑结实的城堡,就不遵守了。

可是城墙的礼制还是遵守的。天子修筑的城墙高七雉,城楼高九雉。这是最高的规格。诸侯之国的城墙,是不可以逾越这个规格的。可是襄王此事哪里还把这些规格放在眼里,他大兴土木,开始修筑高七雉的城墙,等同天子之礼。

这就是公然僭越了。

我心里暗暗叫苦。

襄王也是一时恼怒,不把昭明看在眼里。可是,如果军队僭越,从三军僭越成五军,毕竟外面是只有风闻,没有实证的。回头改个口,编制调整一下,也没有什么把柄落下来。

现在要修筑城池,劳民伤财不说,那样一个超越礼制的城墙在,这不就是把“公然僭越”的证据公然摆放出来了!和上次举行“封禅大典”的道理不是一样吗?

那几夜我都在心里寻思。我看昭明也没说什么。他心里有什么我也看不出来的。白天他上朝,我悄悄出了宫,到了金天老王爷的府邸,求见金天母后娘娘。

他们带着卓仑在凨国住了些日子,前些时候回来了。金天母后听说我过来了,就在大厅里面坐着见我。

我给她准备了一些日常的礼品送上,问了卓仑的情况,然后就说了我的来意。

“母后娘娘,王爷如今的脾气大得很,我看明信侯也劝不住他。如今公然修筑这样的城墙,这不是贻人口实吗?老王爷也不管事了!恐怕只有母后娘娘的话,他肯略听一点。否则谁能管得了他?”

母后娘娘叹了口气,说道:

“你还以为我有什么办法吗?他天子都不放到眼里,哪里还能听我一个妇人之言的?我在凨国这些时候,还是明信侯惦记着派人去问候一些,他是问过我一句的?连卓仑也不来看。他心里大了!奉承的人也多!不是我不去,去也没用。他不会听我的!你们这些年轻孩子,也不知道你们都在做什么,懒得管,随你们去吧。”

我听了她的话,半晌无语。这些话是数落襄王的,但是数落我也一样适用。金天老王爷带着卓仑在凨国的时候,我也没有去看望过,甚至也顾不上派人去问候一声。卓仑是我的亲生儿子,我也没有去看过他。

我其实是有苦衷的,但是这些不能成为我被母后娘娘原谅的理由。

“卓仑呢?”

“你父王带出去了!到哪里骑马去了!”母后娘娘说。

我受了挫折,只得告辞回来。回到关雎宫,正好宫里有点事。出嫁齐国的昭雯王姬回来省亲。她生了一个儿子,还在襁褓中,她高高兴兴抱着回来了。

昭雯王姬是昭明的妹妹,她的母亲是一位宫里的大世妇。玄霜夫人安排她去见了母亲,又到别苑去见了主父大人和太后娘娘,然后过来回禀昭明。昭明因为是姻亲国的王亲,晚上亲自接待了。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吩咐我送别一下。他不再亲自送了。因为昭雯王姬今天就要告辞回去了。

一位出嫁的王姬,一年之中也只能回来一次。除去路上的时间,在宫里也不过呆上一两天。说起来也可哀可悯。昭雯王姬来向我辞行的时候,我亲自送她出宫。看她脸上泪痕不干,十分心酸。抱着她怀里的孩子,安慰了好几句。

玄霜夫人准备了回礼。昭雯王姬千恩万谢,告辞出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