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954

第954章 一剂毒药

绿萝公主真的是不懂中原的文化。

中原不是朱琪国,襄王不是想象中的,会被热情激发出来、爱情的狂放激烈的、朱琪国男人。

在中原男人的礼俗世界和观念里,女子这样狂热的行为丝毫不会激发出爱情,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反感和不屑。他们眼里的女子,应该是阴柔的,内敛的,本分的,孱弱的。热情、狂放只是一剂毒药,加深男人对她们的排斥和拒绝。

可是绿萝公主意识不到这些。她看到襄王骑马带着人回去了,心里很焦急。她对着昭明说道:

“我已经和陛下说清楚了!我会派随从回朱琪国报信决定我的未来。我所做的事情也和陛下无关!请您不要干涉我的自由!请您回去吧。”

绿萝女主说完,翻身上马。她扬起马鞭,喝了一声,追赶襄王去了。

昭明沉默地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无可奈何。这个异域来的女子不可救药爱上了襄王。她不明白她爱上的是一个不应该爱上的男人。她更不明白的是:

那个男人是极端危险的,他的心灵是隐晦的,愤懑的,带着伤痛的。连最熟悉他的对手都不知道他准备出什么棋,他迈出的步子有多大,越出规范能有多远。何况一个简单的,对这个男人一无所知的外域女子。

我们回去的时候,昭明一直沉默着。我知道他在想心事。我问他:“陛下因为襄王而烦恼吗?”

昭明说道:

“是啊。从来没有一个人,让我这么烦恼。拿起刀枪剑戟和他对抗吧,他不是你的敌人;握手言和、欢笑融洽吧,他不是你的朋友;怀着真诚和他友善相处吧,他拒你于千里之外;划清界限和他一刀两断吧,他和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起他的好处,有恩有义、历历在目;说起他的坏处,桩桩件件、层出不穷。你说你有王者之威,他说他有诸侯之怒。名为君臣,实为对手。看似盟友,又似仇敌。这样的人,你说怎么办呢?”

我说:“陛下总归是有办法的。”

昭明叹道:“我有什么办法,让着他罢了。”

我们回来没有多久,襄王那边的消息就过来了。

“五军建制”的夏宇国军队如今震慑了中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超一流的军事装备,让夏宇国的军队所向披靡,诸侯没有不惧怕的。诸侯也没有敢不去夏宇国朝聘的,连兀竺国公孙茂都派使臣多次去朝聘,觐见襄王,和夏宇国会盟。

按照过去的规矩,诸侯只要朝聘、备礼的,夏宇国都会视为盟国,或者当作附属国。但是现在的襄王已经不满足这种状况了。太小太弱的诸侯国他故意寻衅,灭掉了事。听说卢国、聂国被他几天灭掉了。接下来,杞国、邢国也被他灭掉了!

卢国、聂国都是小国,襄王找些理由灭掉也能够遮人耳目。虽然襄王现在甚至不屑于去遮人耳目了。可是杞国和邢国就不一样了。虽然这两个国家都是小国,可是他们的爵位高,都是王亲之国,当年是昭明允准换土到夏宇国的南疆。襄王这么做,就是蔑视王室,挑衅的意味就更加浓重了。

按照礼法,诸侯国都是天子所封。如果有罪当罚当灭,都是天子授意才行。虽然诸侯之间这种礼法并不严格执行,但是总要碍着天子的颜面上表说个究竟、多多少少为自己的罪行遮掩一下。昭明执政以来,王室的威望增加,这种事情已经少了。如今灭王亲之国,还在天子的眼皮底下,这就是公然挑衅王室的威望了。

昭明不管,就是天子不能罚;如果天子对诸侯不能罚,就丧失了天子的威望;昭明如果出面去管,襄王如何会听他?训而不听,天子的威望也要损坏。

难道因为两个小诸侯国,让天子亲自带兵征讨夏宇国吗?王室带兵征讨诸侯,这就是明珠弹雀了!胜之不荣,败之有辱。

所以昭明气得不轻,将奏表丢在桌案上生闷气。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还会去见见襄王,劝解他不要这么做,损坏昭明的体面。究竟两个诸侯国不过弹丸之地,夏宇国如今国土那么广袤,还差这两个小县邑的土地吗?

他就是故意挑衅。

可是现在,我根本不敢去见襄王了。我也知道见也没用。他这样做就是办昭明的难堪。我劝不了,还担心他真的像对待郭颖、擎月那样,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横着一刀,让我瞬间血溅当场。

想到他把那方素帕丢到火里的情形,我就心悸心寒。

昭明吩咐玉琮说:“传朕的口谕:派遣太学院的博士,太子的授业师傅、御史大夫崔浩源,前往夏宇国,就杞国、邢国之事责问襄王。”

过了些日子,崔浩源回来给昭明复命了。

昭明问道:“灭杞国是什么缘故?”

崔浩源回禀说:

“杞国国君有元妃生下世子,名唤珠琅。又有宠妃生下幼子,名唤留奴。国君宠爱幼子留奴,想传王位给留奴,可是世子珠琅孝敬无过,就将留奴托付给朝中两位大夫,留下遗诏:等世子死后,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将王位传给弟弟留奴,不得传给王孙。”

昭明说道:

“国君不慈。礼法:嫡长子继位,国家才会安定。如今破坏礼法,让宠庶继位,就有了争夺之心。这样的教训还不够多吗?”

崔浩源说:

“陛下圣明。杞国国君宠爱幼子留奴,所以立下这个不当的遗诏。两位奉命的大夫担心世子珠琅继位之后不遵守遗诏,就先发制人,预先埋伏甲兵,在世子珠琅晚上探视国君回府的路上,熄灭灯烛,冒充贼寇将世子珠琅杀死,然后回禀国君大人,拥立幼子留奴。国君大人听闻此变,愤恚交加,自缢而死。世子珠琅的王孙到襄王那里诉冤。襄王就派兵诛杀杞国两位佞臣,灭了杞国。”

昭明说道:

“襄王出师,也算得上是正义之师。既然世子还有王孙,为何不拥立王孙继承杞国祭祀?反而灭掉宗庙,将杞国变为州县。这是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