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770

第770章 宫闱的蠢女人

还有一种,就是美艳过人却没有一点心计的。这种人最可怜。当年的陈四宝就是这一种。自己以为有姿容获得国君大人的恩宠足以自保,却不晓得恩宠越多灾祸越多。却不知道在宫里,没有心计是保不住自己的。

听说有个国邦王后阴毒,看到一位美人得宠心生妒意,欺骗美人说国君大人不喜欢她的鼻子,让她在国君大人面前掩鼻。背后却进谗言说美人讨厌国君身上的恶味。国君一怒把美人割了鼻子了!割了鼻子的美人还怎么活得下去,那位可怜的美人就这样无辜丢了命了!

所以,在宫里生活,没有心计却有美貌的人,傻乎乎的更容易死得快。这些人一旦为国君生下孩子,他们的后代有尊贵的身份却加了一个愚蠢的头脑,骄矜好事却不知进退,往往会导致重大的祸患。

我估计木樨夫人的娘就是宫里的某位美貌却缺少头脑的妃子。身为宋国公主,木樨夫人身份尊贵,性格骄矜,却偏偏没有一点智谋和主张。

当年春狩之事,襄王放弃木樨夫人去救了我,他心里对木樨夫人是怀有歉意的。如果她能够利用一下襄王的歉意,表示一下宽容和理解,襄王一定会对她另眼看待。一个聪明的女人,即使没有足够的心计去害别人,最起码有点心思去保护自己吧。

可是这个任性又高贵的女人却骄矜暴躁起来,哭闹不成,反而说襄王送了自己的王后给昭明,这对襄王是极大的侮辱。襄王一怒把她遣送走,也就是必然而然的事情了。

人生发生这样的耻辱。从夏宇国的夫人变成滕国的宫嫔,身份已经发生了一次转折,应该吸取教训了。可是这位公主却依旧不改性子,出言不逊,不知怎么挑唆得宋国和滕国联合起来去对付夏宇国。夏宇国当时正在忧患之中,可是也没有示弱。最后还是昭明派使者劝解了事。

愚蠢加上任性,还有高贵的身份,惹祸是必然的。木樨夫人感觉还是没有报仇,心里的郁闷没有发泄出来,于是又开始生事。听闻襄王又册立了擎月王后,又是愤怒又是妒忌,她就派人去金修国打听擎月王后在母国的事情。也不知道她用了什么手段,还是打听到了什么不好的东西,有关擎月王后的丑事流传出来。似乎是说擎月王后在宫闱中不检点,有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情。

毕竟大周的天下虽然礼法众多,关于男女之事还是比较宽容的。阴阳和合,万物滋长,这男欢女爱是人性里面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关于****事情并不太深究。某位公主出嫁之前有过什么事情,某位夫人国君死后有了什么新人,其实都是一混而过的。

只要稍微拣点一下,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晋国一代明君娶的夫人是自己的侄媳妇;曹国、卫国几位无道昏君强夺了自己的儿媳;齐国太后和大臣私通。即使是木樨夫人自己的母国宋国,先前的国君大人也曾经娶了自己年轻貌美的庶母,还立为夫人。

民间这样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连“上行下效”都谈不上。大周朝每年开春三月都要举行“桑林之会”,天子亲自主持,让没有婚配的青年男女在一起相会。这毕竟是人性里面最基本的需求。

可是这些事情虽然比比皆是,却是上不得台面的。私下里什么都做了,明面里却都掩饰着。毕竟成婚以后,男人的妒意会让女人更加矜持,尤其是嫁给国君的女人。擎月王后即使在女儿时有过什么事情也不足道,只要婚后规规矩矩做襄王的王后也就是了!

可是木樨夫人却把这件事情散扬出来,弄得诸侯间很多夫人都知道。擎月王后自然恼怒非常,大呼冤枉不说,还说木樨夫人对襄王怀有怨恨,借机污蔑。襄王自然也火冒三丈。加上先前的嫌隙,就有攻灭滕国的心意。

随着“美人杀”的步步紧逼,木樨夫人感到了恐惧。有人对她建议说:“谁也挡不住襄王!但是有一个人可以帮助你,就是当年的圣德王后,今天的昭和王后!”

于是木樨夫人收拾一些礼品,亲笔书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王宫来向我求救。

我对昭明说了。昭明淡淡说道:

“这些事情你不要插手。一来关系到擎月王后,她毕竟是世子的嫡母。你得罪她对世子不利;二来,郭颖曾为襄王的夫人,现在又是滕国的宫妃,她不生事还好些。她只要生事,襄王必然会除掉她。”

“她一个女人,有必要对她下毒手吗?毕竟是服侍过襄王的人呢!”我说道。

“正因为服侍过襄王,襄王杀她才杀得快!如果不是这层关系,襄王怎么会在乎一个女人?”昭明说道。

“那怎么办呢?陛下?郭颖已经派人求救,臣婢如果不救,怕是落下见死不救、不仁不义的恶名;而且,臣婢也会感觉不安。毕竟她对我有姐妹相称,也算有点情意。如今遇难来求,臣婢不好置之不顾。”我说道。

“你救不了她。”昭明说道。

“陛下,好歹是一条命!她又是宋国公主。陛下想想办法吧。”我哀求昭明说。

郭颖上一次在春狩之时见我,语气和洽,还邀请我到夏宇宫,果真是个没什么恶意的人。如今遇难,不忍心就这样看着她遭罪。我只好向昭明讨个主意。

“我也不是不管。给襄王的书信他也接到了,置之不理。如今有借口去宋国报仇,战争又节节胜利,宋国割地赔款是必然的。滕国恐怕就保不住了!我阻止不住襄王。如果王后怜悯郭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郭颖逃到宫里来。襄王再厉害,我的王宫他也不敢闯!等过了这个时节,时过境迁,也就没事了!”昭明说道。

这倒是最后的办法了。我就依照昭明的计策,赶快写了书信,派使臣送回去,并亲口交代几声,让她赶快秘密赶到京城里,我将她隐匿在王宫里。

信使得命,急赶慢赶回去报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