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755

第755章 美人杀和良士决

我想起当年在灵修女神那里听到的话:“作民父母兮,终为天下王。”昭明对天下百姓有父母之心,我相信:他最终会成为天下之王的。

远在东海之滨的鲁国送来文书奏表,奏表声称:

有位鬻薪之人到深山之中砍伐薪柴,远远处看到一只奇怪的鸟,身子像鱼,长着两只长长的鸟的翅膀,浅青色的花纹,头上是白的,嘴是红色的。叫起来声音有点像雉鸡,也有点像凤凰。博学之人闻之,说这是“鳐鱼”,这种神物出现,预示天下将有大的丰穰。特上表庆贺。

我听了纳闷,鳐鱼怎么到深山之中去了?

昭明笑道:

“朕听说西北有‘泰器之山’,有多文鳐鱼,状如鲤鱼,生的是鱼的身子,鸟的翅膀,苍青色花纹,而头上有白翎毛,红色的长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其音如鸾鸡,这种神物出现以后天下就会出现大丰穰。东海之滨出现鳐鱼,预示今岁天下丰穰,这是喜讯!”

昭明命赏信使,出诏谕诏告天下。

谁想一则祥瑞出来,又一则祥瑞跟着也出现。

南方有葆国,葆国有高山名叫天虞山,高耸入云。天虞山之东五百里有个“丹穴之山”。山上多金玉。有猎人在山上看到祥云,祥云之下有神鸟,斑斓五彩,头上的花纹像“德”字,翅膀上的花纹像是“义”字,背上的花纹像是“礼”字,脖子上的花纹像是“仁”字,肚腹上的花纹像是“信”字。

这个神鸟在林中自由啄食,自歌自舞。有博闻之人以为是凤凰,看到凤凰出现,天下将出现太平!

昭明闻此奏表,更是欣喜,诏谕天下,共同庆贺。

此时天子之令通达四方,各方诸侯听令而行。过去一年之间会有数十、数百场大小战役,各国诸侯征战不停;第三次大赦天下之后,天下太平,一年几乎没有大的战事。

天下熙熙攘攘,商贾往来如梭,丽姬艳女穿行于廛舍,少年游侠行走于国中。春风杨柳,游人如织,真是难得的太平盛世。

这时候,京城之中,迤逦而行,一个自北向南,一个自东向西,不约而同来了两位天下闻名的贤士。这两位贤士到了京城,让整个京师都振动了!

京城里面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在街衢上的,站在马车车桅上的,惦着脚尖抢台阶的,扒在树上的,骑在墙上的,把墙上屋舍上的瓦片蹬下来不知多少,争着抢着一睹两位贤士的丰采。

这两个人的名气,说出来真是声震遐迩,远播四方。一个叫做“美人杀”,一个叫做“良士决”。

“什么叫做‘美人杀’?什么叫做‘良士决’?”我问昭明。

昭明笑道:

“这两位贤士都是名闻天下、声震四方的。重贤爱士,门下门客都有上千。自北向南而来的这位贤士,因为诛杀过三个美人而得名‘美人杀’;自东向西而来的这位贤士,因为品德高尚而使三位良士自杀,所以得名‘良士决’。”

我笑道:“他们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臣婢浅陋,请陛下告知详情。”

昭明说道:

“这位‘美人杀’贤士,乃中孤山人士,贵胄出身。家中有仆役三千,楼阁园林无数。养了许多美人在楼阁之上。一****最宠爱的美人在楼阁上远望,望见他的一位门客正在行走。那位门客是个跛子,走路一瘸一拐。美人没有心计,看见这门客走路荒诞滑稽的样子就大声笑了出来。那跛子门客认为自己受辱于美人,将此事告诉了贤士。贤士当即取剑令杀美人给门客谢罪!此事传出,全天下人都知道这贤士‘重士轻色’,声望大振。”

“后来就又杀了几个美人吗?”我问道。

“是啊。另有一次,他的门客因为家族的丑事无意被这位贤士的两位美人知悉。门客感觉没有颜面,和这位贤士辞别。这位贤士悄无声息,命人将两位美人杀死。以此留住了这位门客。不惜杀死自己心爱的美人、而保护自己所敬重的有才能的门客。所以这事情传出之后,沸沸扬扬,声誉鹊起。这位贤士也因此得名‘美人杀’。”

我冷笑道:

“这个‘美人杀’和钟涛有什么两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毫不吝惜别人的生命。美人何罪?不过一笑、一闻就要无辜丧命,天下的美人岂不齿冷?以此树名,竟然能够誉满天下!”

昭明说道:

“钟涛杀妻,得的是恶名;而这个贤士杀美人,得到的却是美名。所以,这位贤士的才能,远在钟涛之上。”

我说道:“在臣婢看来,一个善于蛊惑人心、不择手段、毫无情面的杀人工具,功名利禄的蠹虫而已。那位‘良士决’呢?”

昭明说道:

“这位‘良士决’是东方莒国人士,相国之子。平生酷爱养士,门客三千。南北门客不管出身,不论才能,不问生平,哪怕有罪逃犯,路边乞丐,只要去投奔他没有不收的。全部门客都以礼相待,饭食和自己吃的全部一样。”

“那要花费多少金银?”我诧异问道。

“这位贤士封地上的税赋都用来养这些门客。”昭明继续说道,“有一次,他夜半宴请前来投奔的客人,点烛用餐。他门下一位良士怀疑他私自用珍馐美味,所以前去观看,结果发现这位贤士碗里的饭蔬和自己用的一模一样。这位良士惭愧说道:遇到这样的主人却以卑劣之心产生怀疑,能无愧乎?于是自刎而死。类似原因死去的良士一共有三位,这位贤士爱贤之名因此大躁,鸡鸣狗盗之徒都汇聚其门下,所以得名‘良士决’。”昭明解释道。

我笑道:“这位‘良士决’虽然沽名钓誉,可是也不算是那种损人利己的人。”

昭明笑了笑。

我问道:“他们到京城来,莫非是冲着招贤榜,想得到陛下的重用吗?”

昭明说道:“是。我一人给他们一个名誉上的相印,赠以千金,赏赐仪仗,将他们打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