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605

第605章 五和之教

代国的国君大人的轿辇刚刚出现,那些闹哄哄攘臂争吵打架的百姓,立刻换成了一副喜气盈盈的笑脸!

他们脸上的表情,全都是那种经过升华之后的荣耀和崇高感。

每个人都有一种排山倒海一般昂扬的气势!从蒸笼那边,草席那边,竹筐子那边,水果摊那边站起身来,带着近乎悲壮和慷慨的声音奋力喊道:

“国君大人万岁!国君大人贤明!羲皇太平!盛世太平!”

“今天街市上很繁华!各处看上去都井井有条,彬彬有礼!寡人感觉很满意!”国君大人鲜廉寡耻说道。

“国君大人万岁!国君大人堪比尧舜,仁德治天下!羲皇太平!”

国君大人满意地挥挥手,迎接过那一阵随即而来的欢呼声之后,放下轿辇的布帘,起轿回宫了!

他的前脚一走,他的民众立刻恢复常态,该争吵的争吵,该骂人的骂人,该坑蒙拐骗的继续坑蒙拐骗去了!

这是什么样的国度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现在真的好好后悔啊!我应当和欧公子打这个赌才好!那样我虽然赢不了欧公子,但是欧公子也赢不了我啊!”我感叹道。

“谁说我赢不了你?”昭明说道。

“公子能够说出这个国度施行的是什么教化吗?”我挑衅说。

“当然能。”昭明淡然说道。

“当然能?”我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这里是什么教化?诗教?礼教?易教?书教?还是乐教?”

我敢担保这个代国绝不在这五种教化之下!随便哪个教化也不会把民众变成这样丑陋无耻、只知道争名逐利的德行。

“现在打赌也可以,你要赌吗?”昭明问我。

难道他还要把这样的国度归为上面的哪种教化里?他还要跟我赌?他肯定是想强辩,吓唬我,我自信能够赢了他。

“赌就赌!”我说。

“赌注!”他把他袖子上面缀的一个琥珀装饰取下来,作为他的赌注。

我只有贴身那个宝蓝玉佩了!我想了想他肯定输,就取下来给他押着。

“蒲棠女御!你把这两样东西收了!谁赢了,就是谁的了!”他吩咐说。

蒲棠女御最喜欢看我们俩斗法。她笑笑,将两样东西收起来了。

“那公子说吧,这是什么教化?要说得有理才可以!”我说。

“这个国度施行的教化,根本不在五教之内!”昭明说道。

“哈哈!公子认输了!”我说。

“那你说,他们施行的教化是什么?”昭明问我。

“他们根本就没有施行教化!”我说,“像他们这样没有规矩,没有德行,没有廉耻,没有羞恶,根本就是不教化、任由百姓恶行发展的结果!”

“好!那么你再说说:他们的国君大人,在向朝廷述职的时候,会怎么阐述这种教化?他们会向天子回禀说,本国没有任何教化吗?”昭明问道。

这个我倒是回答不上来了!我问道:“公子说说看,这是什么教化?”

昭明说道:“他们的国君一定会说:本国施行的是‘五和之教’!”

“什么叫‘五和之教’?”我纳闷道。

“他们的国君一定会说:五教虽然各有长处,但是也各有弊端。五和之教,就是把五教的好处都提炼出来,把五教的弊端都剔除出去,这样施行的五和之教,最能教化人心,取得最好的效果。”昭明侃侃说道。

“公子能够确定?他们这种叫‘五和之教’?”我又问了一遍。

“就算不是这个名字,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昭明说道。

“那么公子觉得:这种‘五和之教’到达是什么东西呢?”

“这个国度上有昏君、下有愚民,劣胜优汰,道德沉沦,谎言纷纭,互不为亲。他们奉行的肯定是愚民的教化。”昭明说道。

“什么叫愚民教化?”我更不解了。

“愚民教化,就是上下相愚的教化。君愚其民,民愚其君!君以为百姓可以愚弄,百姓以为君可以愚弄。你刚才不是已经看到了吗?”昭明说道。

昭明说的倒是蛮有道理。我心里很是认同。他是天子,这一套他太熟悉不过了!我怎么会想着跟他打赌?还妄自猜测我能赢他?我有点后悔自己刚才太冒失了!

“欧公子!你说得倒是挺有道理。可是口说无凭!你用哪一本书或者哪一个典故、誓、盟、诰、谟来支持你的观点?如果没有,你不算赢!”我说。

“你看看,这么快就怕输了!”昭明不慌不忙说道。

“应该如此吧。”我问柳岸侍卫和蒲棠女御。

他们都笑着不说话。

“好!我让你输得心服口服!今天晚上让他们的国君大人到馆舍里来述职,你听着就是了!”昭明说道。

晚上,我扮作女御,和蒲棠女御侍坐昭明身边。那位代国的国君大人,我们白天在街道上曾经见过半面的人,洋洋洒洒,飘飘然进来了。

他恭恭敬敬给昭明行礼,然后侍立在一边。

“朕观风数国,今天从这里经过。贵国市井繁华,十分热闹。不知国君大人施行的是什么教化?”昭明开门见山问道。

“陛下,您已经在国都里看过了,到处一片繁荣昌盛,堪比羲皇盛世。臣施行的教化,也是别处所不曾有过的。”那位国君大人说道。

“说说看!”昭明说道。

国君大人朗声说道:

“臣闻圣人说过: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这五教,都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臣以为应当取长补短,因地制宜,所以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这五教,融会贯通,形成一种新的教化。臣不才,命名为‘五和之教’!”

我的妈呀!这国君大人是不是事先和昭明商量好了?怎么说出来的话和昭明一模一样呢?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了代国的乱象,单单听了国君大人这番深邃意长的道理,我真的愿意相信代国在这位国君大人的教化下已经呈现出熙熙太平盛世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