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604

第604章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买柴薪的人富贵,而卖柴薪的人贫穷。可是买柴薪的人还在挑剔十分,说人家穷人的柴薪又潮湿,又粗细不匀称。将30个铜钱的柴薪砍价砍到10个铜钱。

我看了看那柴薪,码得整整齐齐的!粗细也很均匀!明明是干燥的,怎么会说是潮湿的?

卖柴薪的说道:“客官!只是因为家里袖子(对妻子的贱称)病了,所以五更起来砍柴,想早点卖了买药吃,价钱已经比别人的少了许多了!30个铜钱不能少了!”

买柴薪的人不屑说道:“这样的烂柴,10个铜钱都多了!我看你说的可怜,给你添成15个!就这么多了!你不肯卖,还要费力挑回去!病人也没药吃!赶快卖了吧。”

买柴的说着,晃动着15个铜钱。卖柴薪的犹豫了一下,说道:“实在是少了!”

“拿走吧!拿走吧!你不是等着买药吗?快点拿走!柴我要了!”买柴的人说。

那卖柴薪的可怜的人接过铜钱,无可奈何叹气走了。买柴薪的笑着招呼人说道:“你们过来给我挑回去!今天划算!低价买到了这么好的柴薪!回去啰!”

不用说,蒲棠女御悄悄跟着那个受难的穷人,递了一把钱过去了。

昭明没有说话,我看他的样子,肯定不开心了!

我也在寻思,这算是什么教化啊!有钱人没有一点同情心,还欺负正在受难的穷人。真让我心堵。

我们又往前面走了一段,看见有人在买卖弓箭。仔细听了会儿,是官家出来购买民间的弓箭的。

那位卖弓箭的人低着头,低声下气哀求道:

“官家!我这个弓,要砍伐多少山桑木,一点一点磨成弓;这一百把弓,要全家人费上半年的工夫;几多辛苦,手都磨成了茧子!还有这箭袋,都是家里的妇人上山采摘箕草,一把一把编织成的。从黄昏编织到天明,眼睛都瞅瞎了!管家多给点银钱吧。”

那位肥头大耳的官吏骄横说道:

“你看清楚了!这个集市上多少人卖弓箭?你不卖,那么多人争着卖!价钱比你还低呢!昨儿张三请我吃酒我还没去呢!今儿不是他没来,我还不要你的!一点好处也没给大爷,价钱还不给我便宜些!我为什么要你的?快说卖不卖,不卖官爷别处买去!”

卖弓箭的说道:

“这位爷!我们世世代代做弓箭,已经做了六代了!我们的弓箭用着是最好的!别人家弓箭即使便宜些,东西比不得!而且弓箭是打猎、战场用的,这个丝毫马虎不得!如果使用的是,劣弓劣箭,上到战场上会出问题的!”

官吏说道:“官家让我买弓箭,只说数量价格,没有说世代做弓箭的就好。就是这个价格,你卖不卖吧。”

卖弓箭的叹口气说:“这个价格,一家人等于辛苦做了一回,实在是赚不到钱!官家这次买了,用了好,下次无论如何多给点银钱,好吧。”

官吏让人收了弓箭,掏出一点碎银子,得意洋洋回宫里去了。

当官差的人出来办事,就是代表国君大人的。应该体现爱民、护民的品格出来。可是这个官差竟然这样欺压百姓,争夺利益,真是让人看着不服。

我嘲讽道:“欧公子,您觉得,这个国度是礼教?还是诗教?”

昭明说道:“富者欺贫,官者欺民,全无一点教化!”

这时候已经接近晌午了,我想还是弄点吃的好。

我看到一个小摊上在卖煮熟的大青豆,热腾腾的,飘着诱人的香味。

“一个铜钱八两,来买我的大青豆啰!”他喊道。

我掏出三个铜钱,我们四个人,买二十四两就够我们吃的了。

他用坚韧的野藤叶子裹住,给我们称了一包,递给我。

我们在旁边找了凉亭,叫人沏茶,打开青豆包裹,准备品尝一下。

这时候,有个妇人一边喊着一边上来,冲着那个卖青豆的小贩喊道:“你这个奸商!你一个铜钱八两,我买了四个铜钱的,回去一称才二十四两。你这不是骗人的吗?”

小贩说道:“你拿着在路上,谁知道你吃了几个?你自己偷吃了,还来赖我?离了我这个地方,我怎么肯认账?一边去一边去!不要影响我生意!”

那位妇人也不罢休,跟他吵起来。他甩着膀子握着拳头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呢!老子还怕你?”

我一愣,这豆子就没敢吃。昭明示意柳岸侍卫去称一下。柳岸侍卫回来禀报说:“三个铜钱二十四两,到手只有十九两。”

我叹道:“坑蒙拐骗,还这样强词夺理!看来这里的人已经不知廉耻了!”

昭明说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灭亡。这个国家的百姓已经没有廉耻羞恶之心,迟早要被灭掉的。”

我问他:“这个豆子敢吃吗?”

昭明笑道:“豆子又没罪,怎么不敢吃?”

我说:“豆子虽然没罪,可是煮豆子的人没有廉耻羞恶之心,也没有起码的良知,他会不会用不干净的水煮豆子?会不会为了让豆子鲜香饱满放一些不适合的草药?”

昭明已经开始吃了。他没有理睬我。我看得出他心里很不高兴。

就在这时,听得大街上又是一阵吵闹。

我调笑他说道:

“这个国度别的好处没有,就是有一个好处:特别热闹!到处都是争吵的声音!你骂我!我骂你!你和我争,我和你吵!你今天打我,我明天打你!真的生活在这里,一点都不会寂寞!”

可是我说错了!这一次不是争吵,而是和气融融的赞美声了!

太稀奇了吧!明明看到的都是倾轧、排挤、欺凌和争吵。怎么这会儿改成赞美了?

昭明也感到奇怪:我们往窗台这边凑了凑,明白了!

国君大人出行了!这时候,国君大人的轿辇从大街上走过,正在巡察百姓呢!

刚才闹哄哄进行激烈争吵,抹胳膊弄臂准备打架的百姓,看见国君大人的轿辇来了,立刻换成了一副喜气盈盈的笑脸!好像他们刚才从来没有吵过架,而是刚刚乐于助人,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可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