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463

第463章 王者霸者之道

襄王笑道:

“钟涛有军事奇才!陛下却给臣讲起孝道来!臣用人‘唯才’!我臣只用他的军事才能,管他孝道不孝道?忘不忘本?还管他得不得善终?”

昭明说道:

“钟涛母死不奔丧,他的贤士老师鄙薄其人品,将他逐出师门。钟涛后来开始习学兵家,学成以后游历各国。齐国有个大夫名唤崔凯,看中他的才能,将女儿嫁给钟涛为妻。齐国内部争斗,钟涛得不到机会,就到了鲁国,受到国君的重视。可是鲁国国君担心他的妻室是齐国的崔凯之女,怕他有二心,所以也不敢用他!钟涛这个畜生,为了贪取功名,当即回到家就把无辜的妻子杀掉了,将妻子的头颅献给国君表示忠心!”

襄王说道:“这件事情臣也听说了。能够杀妻表示忠心,足见此人做事很有魄力和胆量!”

昭明说道:

“朕不这样以为!朕以为此人功利心太强!有才无德!还听说此人薄情寡义、贪恋女色!前面杀妻,后面娶妾!又收取别国的重贿,被人告发才逃离鲁国。此人品行如此卑劣,声名如此狼狈,这样的人,纵然有才又怎么样?襄王也敢用吗?”

襄王说道:

“为人君者,善用人之长!臣只用人才的长处,不用臣子的短处。钟涛此人有很多短处,这不是臣用他的原因。臣用他的是他的长处!他镇守南门关已经为臣得了三个城池!至于他杀不杀妻,孝顺不孝顺母,这个真的需要臣考虑吗?”

昭明说道:

“襄王只重才,不重德。这个人可以背弃亲母,杀死妻子,人伦已经败尽!他不讲人伦,心里还会有君臣之道吗?况且他重色爱财!贪图功名!襄王重用,这不等同是养了虎狼在自己身边吗?”

襄王说道:

“陛下过虑了!臣倒是觉得这种人更好养。天下君主养贤士,还要小心翼翼、彬彬有礼,态度恭谨给予贤士礼遇,言行不合他的心意,他还要公开背弃你,办你的难堪,毁你的名声;养钟涛这样的人,就如同养个犬马!给他想要的就行了!他要功名就给他功名,他要美色就给他美色,他美色财货全都有了,焉能不为你效力?臣觉得只要驾驭好!用之也无妨!”

昭明冷笑道:“襄王忘了炽蹈之祸了!”

襄王说道:“陛下提醒得很对!镇南署很重要,臣应该再增设一道防线才对!”

昭明知道襄王就是这样。他有他的主意,轻易不听取别人的建议。况且用人之事完全是襄王的事,昭明也不好多加干涉。昭明善隐忍,他心里不满,但是不怎么言语了。

载启聿明说道:

“陛下做事慎重!讲求礼法,用人上面要德才兼备!臣以为陛下说得很对!只是陛下行的是王者之道,襄王行的是霸者之道。陛下以德服人,襄王以威服人,或许殊途同归吧。”

昭明说道:“王者之道,必然崇礼尚德,教人以长远;霸者之道,贪功近利,只讲实用,教人惟利是图!”

襄王说道:

“陛下所讲的王者之道,要以春风化雨,徐徐进入人心,教导民众崇礼向善,使他们知荣辱,讲仁义,使天下风俗醇厚,臣以为最好!可是天底下最难治理的就是人心!因为人心贪婪、自私、好逸恶劳,而且最易变化!陛下的王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臣的霸王之道,不需要人心,只要让他们畏惧,逼迫他们守法守礼,敢不听从格杀勿论,天下一样能够获得太平!”

昭明说道:

“襄王所说的没错。以武力威服民众,民众自然畏惧害怕,可是人心不改,恶习不除。人人眼中只有功利两个字,不知廉耻,不讲仁义道德,追名逐利,自私贪婪。此种霸业虽成,能够震慑天下,恐怕也无法成就万世之业!恕朕直言:这种霸业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襄王笑道:

“陛下果然是天子!考虑的是万世之业!陛下的王道之国,怕也要等到猴年马月?现在的人心,就好像拿着弓箭射天上的雁,射下来直接烤着就能够吃了!要的是现有的实惠好处!谁还想那百年、千年之业?陛下的胸襟和耐心,臣真的没有。”

昭明说道:“舜帝的时候有苗族不归顺,舜帝施行德治,三年之后感化他自来归顺了。”

襄王说道:

“澧水以东有个季国,国君施行仁义,割地来朝拜的有三十六个国家。他的邻国担心季国强大了危害自己,举兵讨伐,灭掉了季国。陛下倒是说说,是兵马厉害,还是陛下的仁义道德更厉害?”

……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他们两个人在辩论。

我说实话,他们辩论的东西,我从来没有在竹简上看过,也没有听任何人说过。他们争论的,是王者和霸者之道。

他们都是统治者,治理天下都有自己的道理。我不知道他们谁是对的。

但是不管谁是谁非,我都觉得这种辩论是不同寻常的,富有意义的。

我眼前的这两个人,是有着各自理想和抱负的两个人。是天底下最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拥有非凡的智慧,拥有通达的识见,拥有高瞻的视野。他们的碰撞,能够决定这个世界很多事情的走向。

也会决定我的命运。

我不知道,我应该感到荣幸,还是应该感到悲哀。

昭明没有多做停留,用过餐就回去了。昭明走后,我感觉襄王有时候也会陷入沉思,他也在想昭明的话。

我问他:“王爷是不是在想陛下的话?我觉得陛下说得也有道理。上次陛下对炽蹈的分析,最后不都应验了?”

襄王说道:“陛下自然有陛下的道理。如果是你的话,你觉得我和陛下谁是对的?”

我说道:“我觉得陛下有陛下的道理,襄王有襄王的道理。如果是臣婢的话,臣婢就各取一半!”

襄王笑起来:“我的王后真够聪明的!”

我问道:“王爷怎么讲?各取一半,学会中庸,就能成功吗?”

襄王说道:“各取一半,必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