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影响评估研究
15176400000002

第2章 影响评估的基本原理(2)

专家评价法是调查者以书面形式就研究的问题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调查的方法,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评价方法,通过专家的社会经验、阅历对定性指标进行定量评价,给出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值。虽然是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但其基础依然是专家主观评价,其结果容易受到专家的主观因素影响。

(二)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研究指标内在的结构关系,把多维度指标转化为几个相互独立又可包含大部分(一般在80%以上)信息的综合指标多元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也称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这几个主要因素可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因素所表示的信息,并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

(三)因子载荷分析法

因子载荷分析法是通过求出的主成分载荷矩阵,利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求出因子载荷矩阵,再利用原始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与每一列因子载荷向量建立回归方程,求出各个系数主成分分量贡献值,根据其与对应方差贡献的组合,求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四)层次分析法(AHP)

AHP法是一种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应用这种方法,决策者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在评估调查过程中调查小组采取的调查方法是访谈法和问卷法,这就决定了对于资源利用方式与社区生计的关系研究也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因此本评估选择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

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是权重系数的思路简单明了,它将思维过程条理化、数量化,便于计算,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提出了分层次分析的思路,它使决策者能够认真地考虑和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但层次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结构受主观影响较大,判断过程不够精准。

(五)参与式乡村评估法(PRA)

为了深入分析和了解自然保护区人们社会生活方式、态度,深入了解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产生的影响,有必要以某种方式较为深入掌握研究区域的第一手资料,作为一种客观、高效、易行的调查方法,PRA应为首要选择。参与式乡村评估法为本次评估的基础调查方法。

(六)Delphi法

运用 Delphi法,综合当地人与专家的评估指标作为影响评估的重要依据。由于此项评估涉及许多自然科学知识,且属一个较新的研究内容,利用不同专家的研究成果和指导建议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召开小型的相关社会科学学者与自然科学学者的研讨会,并请教个别专家,以使评估工作更具科学性和理论性。

(七)综合指数法

按照“综合指标—分类指标—单项指标”的框架,构建评估指标,并对单项指标按照某一原则,进行赋权加总,最终得到综合指数。

(八)模糊信息定量方法及其他

通过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隶属度将模糊信息定量化合理化,对结果进行综合评判。

除此之外,研究还将结合实际,采用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使理论模型、结论和观点构建在坚实的数据基础之上。

三、数据搜集和样本选取

通过分层抽样,在隶属于不同社区的实验区、缓冲区以及核心区中选取数个生物多样性监测点,这些生物多样性监测点的选取要基于研究者的学术判断,基于现有的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案,基于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认同——他们认为这些监测点的选取基本上能够代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整体变化状况,具有典型性,在数据采集方面也具备很高的可行性;评估所需的监测数据要基于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支持,数据的处理则主要由兰州大学社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的人员进行。另外,我们也深入社区,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资料,并进行了汇总及交叉处理。

第三节 影响评估的基本内容

本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评估方法和经验,以甘肃省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评估社区居民资源利用对保护区影响,并通过评估方法的选取、模型的建立、指标体系的选择等计算出相关数据和结果,以期对保护区工作有所裨益。本研究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影响类型识别、生态影响评价和管理影响评价。

一、影响类型识别

社区居民利用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主要用于生产、生活和文化方面,而资源利用所产生的影响也主要来源于这三个层面,当然,这种划分是为了分析的清晰与方便,并不是绝对的分类,三者之间也存在模糊和重叠的部分。

(一)生产层面

社区居民为了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会在保护区内进行种植养殖、能源使用、发展副业(如采集药材、菌类、香料)等,这些都会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本评估将这一类型的影响归结为生产层次的影响。

(二)生活层面

生活层面是指社区居民利用社区资源不能转化为产出的一类活动,主要表现为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包括采摘野菜、种菜、建房、打制家具、薪柴使用等。这些使用虽然是村民的无意识破坏行为,但同样也会对保护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评估将这一类型的影响归结为生活层次的影响。

(三)文化方面

社区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和潜在的规则,包括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的奖励和破坏给予的惩罚等,也会对资源利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社区的传统、向山崇拜、禁忌宣传教育等,本评估将这一类型的影响归结为文化层次的影响。

二、生态影响评价

研究显示,适度地扰动不仅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但无节制的利用,将保护区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利用方式,则会给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影响。本评估对生态影响的评估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生态影响类型的识别

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未经分类之前,很难逐一进行评估。为了保证评估工作的科学和准确,也为了减少评估的工作难度和复杂性,有必要对不同的生态影响类型进行区分,以便于选择适宜的评估方法和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

(二)影响路径的确定

社区资源利用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也是本评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清楚了解和掌握了这一内容,才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对症下药,从这一影响路径出发,采取相关措施,减轻资源利用对保护区的破坏。

(三)影响结果的分析

在建立指标体系,测算出影响指数后,我们将对影响指数作出解释,并对影响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进而让人们能够全面认识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区生态的影响,为管理局的保护策略提供现实资料和政策依据。

三、管理影响评价

社区居民在协助保护区管理部门打击外部人员盗伐盗猎行为的同时,其自身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保护区的管护工作发生矛盾和冲突,进而影响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本评估通过评估社区资源利用对保护目标、有效管理、管理成本等方面的影响,为白水江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一)对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估

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目标,不可避免地会与保护区的目标产生分歧,对保护区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系统及其他保护目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保护目标的最终实现。关于这种影响究竟达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本评估将通过建立模型和选择相关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

(二)对有效管理的影响评估

社区资源利用在迟滞保护目标实现的同时,也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社区居民由于保护意识不强,并没有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对保护工作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管理部门由于交通、人力、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很难时刻注意和防范村民在保护区使用自然资源时的破坏行为,这无疑给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对社区资源利用影响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

(三)对管理成本的影响评估

社区资源利用影响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另一个方面是对管理成本的影响。由于村民对于资源的利用,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管理局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监督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管理成本。本评估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和指标对这一成本进行评估,从而给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