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农民企业家
14031500000048

第48章 商业嗅觉

虽然只是一碗馄饨功夫,陈卫星却做了个重大的决定,一定要找机会干出一番大事业。

他与宋厂长走出馄饨店,踏在县城大街的石板路上,说笑的声音高了八度,信心充满了整个胸膛。

宋厂长交待他,先安心把分厂的事做好,过了年,有了钱,就看看有什么更大的事情可做!自已过年也回去打听一圈!

陈卫星作保证说:“孙建平是自已的哥们,起步早,赚钱快,应该挺有钱,估计做大点生意,钱不是大问题。”

宋厂长尝到了两家分厂开办的甜头,想不到思路这么重要,所以他也想到应该步子大一步,找点生意来做。

话说县副食品厂的生产,毕竟引起了县里的注意,因为当月的企业税收,又翻了一番。县财税局长把这件事报告了县长,估计说县副食品厂,又有什么新的大动作,产量又是整整升了一倍多。

县长责成工业局、农业局与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查此事。当三位局长亲自出马,来到县副食品厂时,宋厂长不在,但赵卫国却在厂里管理。

郭局长问门口老伯,说:“宋局长怎么不在厂里啊!最近没有什么生产任务嘛!怎么工厂这么繁忙啊?!”

老伯一听说没任务,又是领导到了现场,赶紧说自已不知晓这些事情,说:“我进去报告一下,让这里的生产负责人出来。”

一个健壮的青年人从分厂的生产车间里走出来。三位局长一看,不认识,这又是哪来的工人,黑黝黝的皮肤,不象是城里人。

沈局长偶尔有下乡的习惯,又住在戚卫镇,虽然没见过赵卫国,但见过孙建平与陈卫星,觉得风格好熟悉,于是问道:“不认识嘛,你又是哪位?!”

赵卫国客气地说:“各位领导,辛苦了,我们车间正在生产,不知道各位领导的到来。我是这个分厂的负责人,姓赵,名卫国,叫我小赵好了。”

“分厂?!”郭局长有点奇怪,“分厂不是在球山村嘛?!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那个孙建平呢?!”

赵卫国原以为,这条生产线改为第二分厂,县里应该是知道的,宋厂长肯定汇报过,但眼前这情势,分明县里不知情。于是赶忙解释道:“这是第二分厂,球山村是第一分厂,两个分厂的协议是一样的。”

沈局长道:“嘿,这个老宋,怎么越来越滑头了,知道把不用的第二条生产线也给弄成分厂了。这么说,你们生产的糕点,也供应东沙与西沙啰!”

赵卫国不敢隐瞒,只道实情:“东沙与西沙,是县里实验点,只有第一分厂供应。这里的第二分厂呢,只是供应给县里其他村民的小火轮,由他们自已去分配。”

沈局长一愣,道:“这又是哪门子的分配办法,村民难道不用掏钱?!”

赵卫国说:“他们是按出厂价,从我们这里拿货的,沿着村庄叫卖,以低于供销社的价格,卖给沿路的村庄。”

“这个真新鲜,象是现在的农民卖菜一样,这是流动的麻雀点嘛。”郭局长看着其他二位局长,道:“这个到底允不允许啊!”

沈局长说:“农民卖菜品,副食品,从来也不用工商登记管理的,如果在菜市头卖,最多给个菜市场管理费。这个既不是商店,也不是小企业,顶多算是个农副业嘛!不允许也没道理嘛!”

农业局长道:“郭局啊!这个副食品厂,倒是现在搞活了,创收得不错啊!我看这个经验值得推广啊!把国家的资产盘活了嘛!”

郭局长道:“是啊,对于负利润,又不能起死回生的,除了工人安置比较困难外,还涉及到国家资产的浪费嘛。”

沈局长道:“我们这些小地方自已搞的小国营乡镇企业啊,现在县里考虑一些企业关停并转。关闭,停业,工人就是下岗没事了嘛;合并嘛,好企业又不肯与差的企业合并,搞不到一起的,硬性合并,又挫伤好企业的积极性;转让或转产嘛,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啊,没有利润哪家单位要转让过来啊,转产呢,更是难上加难,主业都做不好,到哪转产去。”

三位局长认为,企业自谋出路,改变经营思路,只要为国家做贡献,保全国家资产,还倍创税利,这是大好事。

郭局长甚至认为,应该开个工农业企业大会,应该把分厂模式的五个统一,在县下面的乡镇企业里推广一下,搞活乡镇企业。

赵卫国送走了三位局长,正与看门老伯谈着虚惊一场的事,就看到宋厂长骑着自行车,座位后乘着个陈卫星,屁颠屁颠往厂里来了。

还没到厂门口停稳,陈卫星就跳下了车,叫道:“刚才我远远看到,好象是县里的吉普车唉,在我们厂门口开出去的吧?!是不是有什么事被查了吗?!”

“是县里的三位局长,刚才调查我们厂,没有任务期间,怎么还在正常生产的事!”赵卫国很淡定。

宋厂长说:“三位局长,怎么突然关心起我们生产的事了?!不对,我得去一趟工业局和工商局。说不定有什么新政策,我们得关门了!”

“没有的事,他们说还要推广我们的经验呢!”赵卫国显得有点自豪,“几位局长亲自讲的!”

宋厂长还是不放心,推着眼镜架想了一会,还是掉转自行车头,匆匆地骑走了。他要到县里找沈局长先谈谈,然后再到工业局的郭局长那儿汇报第二分厂的事。

陈卫星却显得很高兴,把赵卫国拉到一边,笑道:“卫国,你当真听局长们说要推广我们的经验?!”

“是啊!他们还讨论了一下,说要在县乡镇企业推广,要开大会呢!”赵卫国看着这哥们露出一副狡诈的样子,不知道他又在想什么好事。

陈卫星一副得意的样子,拍着赵卫国的肩头,道:“呆在县里,就是不一样啊,消息都这么灵通。你想啊,这乡镇企业推广我们的经验,就是说乡镇企业我们就可以现在的模式,承担过来生产啰!这里面赚头大啊!”

“你别老是做美梦!”赵卫国没声好气,“把泥地里的烂草,想成了一朵朵鲜花。告诉你吧,听局长们说,这些企业还在讨论关停并转呢,情况很糟糕的。”

陈卫星眨着细长眼说:“不急,他们开会到有结果,肯定还有段时间。我得去一趟球山村,把这事先告诉孙建平。烂草堆里,还有鲜花的种子嘛,一到春天都发芽成长开花啰!”

或许就直觉来说,陈卫星的头脑还是比较的敏锐,赵卫国就有点呆得实在。

陈卫星让老伯把薛月云找过来,交待了二天内厂里原材料收购配置与销售配比的事,就匆匆地借了工长的自行车,奔球山村而去。

正值晚饭时分,陈卫星凑着与孙建平、宋会计一道用餐。

灯光明亮,小院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孙茹花也在一边,看着他们聊天。

陈卫星说:“县里又有大事要发生了,听说县企与下面的乡镇企业,要推行咱们的模式,就是五个统一模式。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宋会计说:“这确实是大事啊!看来久没有生机的这些个企业,要动起来了。至于这里面是不是能象我们副食品厂一样,有销路,有活路,这个很难说呀!民以食为天嘛,富起来首先一定是吃的改善,我们副食品厂,正好合了这个潮流。”

“这么说其他的企业,就没什么机会啰!”陈卫星不想听到泄气话,心里还是有点急,他认为是充满着遍地的机会,而且是大机会,能不能抓到,就看个人的眼光了。

宋会计用手指关拨着桌子,象是在拨算盘,这只是个习惯动作,他思考的时候,这个动作就会自然而然的做出来,就是手指对着空气也一样。

嗒嗒地打了几个,宋会计又说:“卫星,你不是不想签个什么厂干起来啊!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听听!”

“我是刚听到消息,还来不及想呢,就跑来告诉你们了,看你们有什么高见没有!”陈卫星倒显得很坦诚。

看孙建平低着头吃饭没说话,宋会计道:“我的想法呢,一定是要把乡镇企业的名单列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地分析,看看哪个是废弃的,但是却能起死回生,产生大利润。这个就要看个人的眼光啰!很复杂,一时很难算得清的。”

“看来肯定是有机会啰!”陈卫星眯着细长眼,又转问:“建平,你说说,哪个乡镇企业会有好机会。如果我们有能力的话,多一家企业,也是有人管的嘛。”说着他看看孙茹花,补充道:“你看茹花都浪废在家里了,多可惜呀,应该象薛月云一样,有事业才对嘛。新时代,新青年,都这么说的哦!”

孙建平停了筷子,道:“肯定有机会,老宋啊,你在县里呆得久,眼界广,你给我们推荐一下,到时也有你的功劳嘛!如果弄到个好企业啊!再让你当个会计,你就可以拿双份工资了嘛!”

“国家规定啊!我们工作人员不能兼职干私活的!”宋会计有点诚惶诚恐,可是心里又美得紧,双份工资,这可是个大诱惑。

孙建平说:“现在这些个小厂啊,你算账只要个把小时。你的水平啊,还真发挥多少,两个分厂,你顶多一天也只花一个小时嘛!如果你白天不干,那晚上抽一个小时,工作外的时间,也能帮我计算不是?!”

宋会计经这么一提醒,恍然大悟,道:“是这个理,工作以外,肯定有点时间。”

“那就好!”孙建平说,“明天我去趟县里,弄些个全县后进的乡镇企业目录,大家坐下来分析一下。”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