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农民企业家
14031500000014

第14章 流水做生意

小火轮下水的那一天,是个农村的黄道吉日。鲁厂长在船头上绑上了大红花绸子,打了一长串的红色大鞭炮,六个工人一齐到位,船只准备下水了。

造船闸打开了,河水哗啦啦地灌进造船槽道,槽道里的水慢慢漫上来,托到了小火轮的船底。勾架着小火轮的六个手动滑轮,工人们一齐转动,发出铿锵的声音,小火轮缓缓地被降下来,越来越接近水面,最后浮到了槽水里。

小火轮吃水很浅,只近五分之一,孙建平招呼着死党赵卫国、陈卫星,还有他爸孙德顺,和着船厂工作,一起用手推着,用纤绳拉着,把轮船顺着槽道一直推到了河水里。

鲁厂长还请了本家一位驾驶轮船本领精熟的船老大鲁孝水,调试驾驶这条新式的船只,同时准备给孙建平现场培训驾驶技术。

鲁孝水先请孙建平下船,站在船头大红花处坐定。自已则来到驾驶舱,所谓的驾驶舱,人是不能进去的,因为舱门只有到腰部,里面装着柴油机,只是为柴油机与传动机械遮风挡雨用的。鲁有水站的位置,就在驾驶舱与后面杠杆舵的中间,大约一平方的船位。

杠杆舵,就是一个横铁条,呈直角地焊接着另一根坚立的铁条,坚铁条用滚珠轮固定在船尾,坚铁条的尾端切入水下的地方,是一片五十公分见方的铁片,犹如一面平展的小旗倒悬在水下。

舵的前面,隔着几十厘米的空,就是镙旋浆了,镙旋浆是三个铁片,呈现风扇的结构,旋转的时候,会把水往后转出,推动船只前进。

鲁孝水老大拿起柴油机的摇柄,这摇柄是Z字形铁条,一头插进柴油机的启动摇孔,卡住,然后两脚拉开马步,一手摇动压圈旋转,一手控制着油门大小。随着越转越快,鲁孝水一松手,脱出了摇柄,柴油机带着嗵嗵的响声,冒着黑烟,发动了。

船在河水里飘着,河有二十多米宽,岸上的看客越来越多,县郊船厂边的村庄里,村民们纷纷赶来一凑热闹。船上的鲁有水看柴油机运转正常,就一手握了舵把,一手推着一根柴油机旁边竖着的铁杆离合器,离合器专门用来带动镙旋浆的启动与停止,只见鲁孝水一推离合杆,小火轮船的尾部水里,就冲起出了一股激流。

鲁孝水转了转船舵,试了试柴油机的油门,小火轮嗵嗵嗵地吼叫着在河水中间行驰起来,船头激起水花,两舷冲出水波,水波一直冲到岸边,激打着水岸还发现细细的哗哗声。

小火轮更轻盈更快速,鲁孝水似乎一上手就有感觉,他开始展示特技,船驰出一段距离,到了一个河弯,突见船头掉转,船身速个旋转过来,一个急回弯船又往回驰了。

船行驰到造船厂下水槽边,鲁孝水又是一个往后一拉离合器杆的动作,船身突地一震,只见船尾的浪花倒转,激得河水一片混乱,镙旋浆向相反的方向运转,前进的船身停滞了,船在倒退。

倒退的过程中,鲁孝水又是转动着船舵,船在水面打圈转弯,他不停地前进,后退,蛇行,蜂行,原地团团转,各种花样玩了好一会,岸上喝彩声一片。

孙德顺笑眯了眼,觉得这玩异能干,或许儿子能把它派上大用场,它的价钱,可比村里的会耕地的大水牛多了一倍的价哦。

呆在船头的孙建平一直盯着鲁孝水的操作,他在船上的感觉很好,方位感距离感什么的都不在话下,就是这离合、油门,方向舵,没弄过,所以看得定了神。

鲁孝水玩了一会,觉得过瘾了,就调转船头,朝岸边围观的人群开过去,将要到岸时,一个离合倒退,船头缓缓地正好贴上岸。

孙建平跳上岸,把怀里揣着的最后一笔大红纸包着的五百元,送到了造船厂鲁厂长的手里,大声道:“行啊,好船,第一艘河道私家小水轮,这是成功了!”

鲁厂长对着人群大声叫嚷:“新式小火轮,以后要打造的,赶紧到我们厂来签合同。”

孙建平与工人们相互拥抱过后,同孙德顺、陈卫星、赵卫国一起跳上了船。

小火轮离开造船厂,沿着江南垟平原星罗棋布的河道,朝着球山村一路行驰。在冬日岸边一片的沉寂的原野里,船上的一伙从正热火朝天,忙得不可开交,孙建平站在鲁孝水的边上,一下推拉离合器杆,一下又转转方向船舵,又试着油门大小与船的速度,遇到河道转弯的时候,与鲁孝水一起搭手在方向舵把上,尝试着方向与角度的感觉。

赵卫国与陈卫星在船舱里跑前跑后,跳跃打滚,在船舷边玩水,又不时窜到船尾舵边甲板上,高高站着,也不怕一个不慎掉到水里,弓着身双手驻在膝盖上,看着鲁孝水与孙建平在操纵,在讲解技术。

一路开了小半天,最后的一小时,孙建平独立在掌舵,鲁孝水在旁边指点着,有时搭把手,这河道宽,来往船只又稀少,一路开得痛快,这过程中,孙建平也懂得了技术门道,可以有把握把船掌控起来了。

在半路上,鲁孝水多次停了柴油机,教会孙建平怎么去发动,而且对一些基本的情况都倾囊相授,比如镙旋浆卷上了水草,船身、船头与船尾怎么分别靠岸,迎面拐过水面船只,以及柴油机及机械故障维护等等,让初学开船的孙建平心里有数。

当小火轮船开进球山村河道时,孙德顺家的门口又挂上了鞭炮,噼噼啪啪爆得烟尘四起,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跑到河边去看热闹。

孙建平把小火轮开得风生水起,又玩了几把转圈,倒退等等,让大家开了眼界,然后慢慢地靠岸,停泊在河埠头,把长长的缆绳拉到岸上,紧紧地缚在一棵树下。

鲁孝水老大一众人等,被孙德顺请到家里,吃点菜,喝点酒水,算是接风洗尘了。

村里的一些青年与小孩爬到船上,要把小火轮看个够,但驾驶舱已被孙建平关上舱门,上了锁,他们也看不到最核心的东西,只是转转船舵杆,趴在船尾看看露在水里的镙旋浆,还有站在封闭的驾驶舱上,东张西望呦喝。

一些在闲人又在议论纷纷,说这一下孙建平又要折腾什么新玩艺了,这条船一定会派上大用场,但是猜了一通,还是不知道他将来会拿它干什么。不过呢,这次大家已经没办法学了,不光是这船的成本太高,没钱打造,就是有了也不知道派个什么用场。

不过第二天,孙建平就忙起来了,他到村里挨家挨户地收购蕃蓍奶粉,这蕃蓍奶粉是每家每户把冬天地里大面积种出来的蕃蓍,新鲜的切成片,挤出里面的汁液,汁液白白的象是牛奶,土话就叫蕃蓍奶,这蕃蓍奶盛在大型的木盆里,在太阳底下风干,就成了一块块冻结的蕃蓍奶粉。

蕃蓍奶粉,在球山村,人们只是用来储存充饥的补充食料。

一次在市里作事迹汇报的时候,孙建平去逛老街,看到很多小吃店,都用上了蕃蓍奶粉,做出了许多新花样。蕃蓍奶粉烧开后,一凉,就冻成一块块透明的豆腐,吃起来嫩滑入口,加上点白糖、薄荷与芝麻,特别的香甜可口。

城里人懂得享受,饮食知识又相对多,知道蕃蓍奶粉营养丰富,价格比较实惠,人人都爱吃,除了街边的特色小吃店,就是城里每户人家,也都购买储藏一点,自已做了当点心吃,弄成各种口味。

蕃蓍奶粉在市里的几大菜市场,孙建平看到都有卖,品质很是一般,价格却比村里的收购价,高了近一倍。这个冬季,他借了公社洪书记的自行车,花了一天半时间长途跑了一趟市里,找了市里的指导他做汇报的大秘书,送上十几斤自家产的蕃蓍奶粉,又通过秘书介绍,花了两天时间,联系了几个菜市场大商户,谈成了蕃蓍奶粉供应的事。

唯一困难的是运输,那时还没全部通公路,要把货送到市里去,得人挑,板车拉,拖拉机载,船运,不断的转运,一次几吨的发货,基本不可能。

而水路,要弯弯曲曲的,绕远路大弯,由于远途太远,摇船用人力过于劳累,时间十多天太长,基本不可行。

最重要的,由于大家不知道怎么卖货给菜场里的商家,而市里菜场管得严,不能随便放在菜场口卖货的,所以农村人也就没法直接去市里的菜场叫卖。

孙建平解决了两个环节,一是商家给联络好了,这些商家以前是到市供销社去提货的,价格相对较高,货品有时用到积压次品,但别无它家,所以按固定价购买,现在有了直接供货源,乐得其所;二是解决了运输问题,虽然水路绕大弯,但是中途不用换装可以直达,有了这小火轮,那运量、速度、劳力、转运等问题都迎刃而解。

第一批货一到市里,孙建平让孙德顺看船,自已立马去通知商家看货提货,不到半天时间,三吨重的货立即被商家提个精光,货真好,价便宜,商家抢着要。

这小火轮下水,第一趟生意做下来,净赚了一百八十多元。

孙德顺看着空空的船舱,仔细一算,唉,到这个春节临近,小火轮的大本估计可以赚回来了。他敲着水烟袋,哼起了南戏曲关公斩华雄唱段:“关公跨下赤兔马,偃月大刀当空划,当当有声兵器杂,华雄挥泪坠马下……”,他哼两声又得意地吸两口,两眼皮两眉毛乐得直跳弹。

孙建平突然觉得父亲象是变了个人,自打小以来,从没见他这么自个儿乐开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