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农民企业家
14031500000013

第13章 打造小火轮

这次的大白菜贩卖,孙建平有了新的想法,自已种菜,不如收购贩卖,问题是消息要灵通,行动速度要快。

1979年的江南农村,河道四通八达,如一张大渔网罩在大地上,通过河道,整个地区都通畅无阻。

河道的交通工具,就是弯弯的小船,用浆来划水,可以一个人划单浆,也可以双人划双浆,船在水上悠也悠哉地摇摆前进,速度只有步行的一半。

船的好处是,载重量大,大船可载好几吨货,可以到达每个城镇与村庄,村里镇里都有用长石条垒成的河埠头。

孙建平通过这次大白菜交易,发现县城里的河埠头,有几条公家的大铁板船,是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船后面装着镙旋浆,用铁板船舵掌控行驰方向,行驶速度很快,跟自行车一样,而且转向很便捷,遇到直角的或九十度以上的大弯角河道,一下就能把方向转过去。

如果拥有这样的一条船,原来三天日夜兼程的路,准保半天就能够到达,这个嘛,对抢占时机非常重要。从他平时积累的卖菜卖瓜经验看,往往谁占领了菜市场的有利位置,谁赶早开始卖,就能获得更多的价格与销量优势。

这完全是一种新的方式,利用速度,运量,把菜品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剂,获得地区之间的差价,完全可行。

孙建平在整个秋末农闲时节,反复地用他的初中数学水平,计算着造船的成本,交通的成本,差价的利润。

这是他心里的全盘计划,准备用承包责任田以来赚得的钱,打造一条载重几吨的木船,装上柴油机与镙旋浆的那种小火轮。

当时造船是国营工厂的活,造船厂位于县城的边郊,造船生意清淡,大部分的时间,作坊式的国营轮船厂只负责几条供销社运输船的维修,没有什么造新船的订单,厂里当时也只记工分,工厂能不能生存下去,工人是不是有饭吃,都是个大问题。

孙建平找到江南垟县造船厂的鲁厂长,把自已设计的草图展示出来,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现有的木船,装上小动力的柴油机联动驾驶装置,能象大铁板船一样的行驶。

鲁厂长也对这个新奇的想法感兴趣,他更感到高兴的是,有人愿意出私钱来造船,这多少能赚点外快,给船厂里的工人打打牙祭。对于改装小火轮方案的可行性,鲁厂长满口答应说“行行,我们厂大铁板船都能造出来,造你这小木船,不在话下。”

话虽然这样说,孙建平可是一点都不小放心,他用有力的右手,击拍着场地里正在维修的大铁板船,发出“梆梆”的响声,对鲁船长说:“船造出来,一定还要有质量,不然三天两头的往这儿跑,我可没钱维修。”

“这个放心,维修呢,正常情况是半年才一次的。只要船开得好,靠上埠头时,不要冲撞到那些个大石条,平时呢,也不要跟其它的船只撞起来,那其本上啊,只要花点小钱就可以保养好的。”鲁厂长满口打保票。

至于这技术上的要求,鲁船长认为,如果用旧船改装,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柴油机发动的时候,有较强的震动,旧木船的接缝与胶泥,会经不起连续的谐振,可能会漏水或是支解。

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新木船,加强梁骨的密度,增加船板的厚度,再就是船板间的胶结,要采用铁钉、竹钉、木契与油泥麻胶四结合的方式,减少谐振的可能。而且安装柴油机的位置,专门设置驾驶舱,设置防震橡胶,造得特别牢固。至于镙旋浆,那个位置可是动力输出的地方,容易损坏,所以这部分的船底下,还需整片包裹一层上油漆防锈马口铁皮。

鲁厂长专门叫来了厂里的技术工人,一起讨论研究了木制小火轮的可行性。

孙建平与鲁厂长约定,这第一条船是试验性的,所以工厂不能赚钱,算个成本价就好。按照框算的价格,这条满载三吨半重的三匹动力柴油机小火轮,得花一千五百元钱左右。

“钱不是问题,我们签个条子,双方有个约束。这样吧,我分三次付款,按你造船的进度,前两次各付五百元,最后一次呢,一手交船,一手结算付清。鲁船厂,你看怎么样啊?!”孙建平满打满算,口袋里积累的钱,只有一千元,而这算是村里最富的了,另外的五百元,还真不知道到哪里去弄。

他的想法是,一边让鲁厂长造小火轮船,一边准备想法赚钱,补充那不足的款项,实在不行,也得花时间借到这个钱,这样既可检验监督鲁厂长造出好质量的船,也能保证自已有钱付款。

鲁厂长说:“小伙子,看你实诚,头脑灵活,这样吧,我这里有现成的购销合同,这个比较正式,我们在上面就签这一笔一千五百元的大单,约定三次付款方式。”他拿来了购销合同文本,红印泥,当场与孙建平签下了大单合同。

改革一年里,孙建平所赚到的钱,现在全部砸在了一条与农田生产无关的小火轮船上,而这船能不能造得出来,还是个未知数。这件重要的事情,他事先也没有跟家里人商量,最主要的,孙建平还是怕说这些事,一定会遭到家里人的反对。他现在是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再说了。

孙建平把这事跟他爸一说,孙德顺立即惊得不知说什么好,立即又告诉了建平妈。建平妈说:“唉,好不容易我们家有了点底子,本想着呢,给你张罗个媳妇的,你看,都把媳妇本拿去打赌了,这怎么说你呢!”

建平妈剥着菜,嘴里唠叨个没完,她自已只是妇道人家,确实没办法给儿子赚上钱,眼见这钱又没了,心里是慌得紧。

孙德顺的习惯是遇着事,就拿水烟筒抽水烟,蹲在自家的大门口台阶上,皱着眉,把烟丝一撮一撮地往筒头里塞,拿火柴梗点着,一嘬嘬地吸,弄得门口烟雾缭绕,烟气十足。他想啊,这一千元钱没了,还得欠债五百元,这弄得什么事啊。再说了,靠自已要赚这五百元谈何容易,也不知要赚到何年何月。而儿子吧,也是侥幸赚到了两把钱,以后有没有运气,难说得很。

等过了有一盏茶的功夫,孙建平过来蹲在了哀愁连连的孙德顺旁边,开导说:“爸,你看一年时间,我就赚了一千元,剩下的五百元嘛,还怕赚不了不成,将来的时间多的是,我估计呀,不出半年,用这条船,就能赚上个五百元,到时啊,我们家就多出了一条村里都没有的柴油机小火轮船,你看,牛不牛啊!”

“这还不一定哦,船还没个影子,你钱就签给人家了。有了船啊,这么贵的本钱下去,也不知拿来干什么,不值呦!”孙德顺当然有自个成熟的想法,一年四季,就运几次稻谷蔬菜的,拉拉板车,挑挑担子就能解决了,花得着摆一条大船在那看着嘛,听说还得吃油呢,这不是败家子的做法嘛。

孙建平知道,要说服孙德顺,那是很难的,这头老牛,勤劳本份,就是转不过脑筋来。他得耐心地给他说导说导:“爸,你看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连坏画,是什么,是三国演义呀,那里面的人物,你也是看过戏的哦,拿那个诸葛孔明来说吧,你最喜欢的那个军师,嘿,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就是出奇兵嘛,你看他手上兵本儿就不多,但他都能做成大事。”

他顿了顿,拿了块石子在地上画划,接着说,“你说,这钱啊,这是那些个兵,看你怎么运用了,你看,屡屡打胜仗,这兵就加进来很多,越来越多。这钱不动啊,它是不会变多的,你说是不?”

“人家那是说书,吹着呢,就怕你钱花出去,收不回来,你没见过那些个全军履没,跟我说这理,就怕你不是赵子龙,杀得进去杀得回来的,到时象个马谡,被一窝端,那就惨了。”孙德顺敲一敲烟斗,站起身来,长吁了口气,他知道冒险得靠本事,儿子似乎比他历害,他倒真想看看这葫芦里又要卖什么药。

自然孙德顺有点想通了,他就会给建平妈说个理,建平妈是个更怕事的人,孙德顺不怕了,她也就不会怕了,这唠叨也就暂时停止。

孙建平稳定了家里,脚下却没闲着,他得先筹足钱,不然心里七上八下老是不安稳。

他跑到赵卫国那儿,知道整个秋季这家伙学自已,赚了点钱,所以借得了一百元。这借钱吧,那时农村里,都是不讲时间,不讲利息的,到时有钱了,还了就是。他又跑到陈卫星那里,借得了二百元钱,还有在胡海生与金理明处各借得了五十元钱,凑足四百元了。

在小火轮交付这段期间,孙建平准备再赚上一百元,这样就能稳稳地把整条船给拿下了。冬日里,他四处找赚钱门路,最后也只是通过贩运卖春节的爆竹烟花,在县城里赚得了四十元钱。还有,孙德顺从建平妈那里拿了仅有的私房钱,赞助了六十元钱。

整个冬春之交,造船厂一直在忙活,鲁厂长既是厂长,又是技术员,又是工人,生活就是这样子,有新事物大家都兴奋,六个工人,干劲都是热火朝天,三个月时间不到,一条小火轮就竣工了,摆在厂棚里做最后检验。

孙建平已交出了一二期款,如果小火轮开到河里,验货可以的话,第三期款就正好结清。这种先进的河道交通工具,柴油发动机小火轮木船,算得上是江南垟县私家运输船的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