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IT到DT:大数据与精准营销
11455000000003

第3章 DT是第一营销力:未来商业财富在DT中(2)

这是年轻人所能做到的最好结果了,他觉得只要带回来的猎物符合老猎人的要求,那么就一定是头狮子。这种想法,其实在某些方面与企业的精准营销不谋而合——根据一定的需求分类,来实现最精准的定位。可年轻人最终的结果表示,他的定位其实并不精准,再加上他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过度强调这些要求,却连狮子长得什么样都不记得了。

企业在做精准营销的时候,有时候就会过多地在意数据,在意数据的要求,就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面,反而忘记了做精准营销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精准营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找准客户和客户的需求,然后对症下药地去做营销。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这样能够实现精准营销的企业,其中由盛大公司代理的人气网络游戏《龙之谷》的运营及电影版的上映,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精准营销实例。

2014年7月31日,由人气网络游戏改编的电影《龙之谷》正式在全国上映,电影放映之初,便引来了无数游戏迷的追捧和期待。很多电影业内人士纳闷:即便是专业电影人拍摄的大片,都很难实现这样的效果,一款网络游戏改编的动画电影,又怎么能如此有人气呢?原来,这与制作方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做精准营销是分不开的。首先,盛大通过近五年的游戏运营,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游戏玩家,根据这些玩家长期的使用,运营商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通过这些数据,他们分析出玩家所期望的人物造型、人物性格等多方面内容,为电影版的上映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观众基础。与此同时,为了吸引广大的非玩家观众,电影中的角色配音聘请了景甜、胡歌、徐娇等当红明星,扩大了电影的影响力和“粉丝效应”。值得一提的是,盛大联合华夏公司,收集并分析了近年来那些热播的好莱坞大片的营销信息,如《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等电影,请来了《碟中谍3》的制作人比尔·博顿和《指环王》的艺术指导格兰特·梅杰,知道应该针对哪些方面来提高电影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影迷。诸多数据手段汇聚起来,为电影的上映积累了很高的期望值,也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影迷群体,这才成就了很好的票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实现精准营销,是有着很大的难度的,过程更是要注重不少细节问题,像开头的年轻猎人那样,仅仅知道目标是什么样子,并不是精准营销,因为你的目标准了,手段却不一定准确。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像《龙之谷·破晓奇兵》那样,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力量来做好营销。

树立精准的思想就是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一切从市场和需求出发。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把握客户的需求,那么不管你的产品和服务有多好,数据技术再高超,都会鲜有人问津——因为你提供的东西,并不是绝大多数客户需要的,就没有人会花钱买单。还是那句老话:需求掌握命运,需求决定一切。案例中,《龙之谷》之所以能够改编成电影,就在于市场有这一方面的要求:游戏“粉丝”们期待看到自己心爱的游戏被改编成电影,也很乐意花这个钱去电影院买票观看;非游戏迷们,也会愿意支持这样高质量的国产动画电影,更期待看到他们的偶像在电影配音中的表现。正是这两大需求,说明了制作方的思维模式是精准的,能够匹配到对其有着需求的受众。

规范精准的行为就是按需求和个人特征的不同区分客户,分别营销。知道了客户大体上的需求并不够,因为这不能帮助我们实现营销效率的最大化,企业便不能做到利润的最大化。我们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细致的分类,精准、精确、精细——这才是精准营销。就像我们都需要吃饭,但是有的人想吃中餐,有的人想吃西餐,这就是需求的大方向相同,但细分的话又有很大的区别,精准营销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些区别,利用这些区别,让客户看到的是他们自己想要的。在观众的心里面,不管是什么电影,总有他们喜欢的方面和不喜欢的地方,有的人偏爱高质量的画面,有的人喜欢跌宕起伏的剧情,还有人喜爱唯美动听的背景音乐,《龙之谷》正是看到了这种不同的要求,才会高价聘来好莱坞大片的指导、当红明星献声配音、张靓颖倾情演唱主题曲?虽然花了一亿元,但是票房说明,这一亿元花得很值。

1.4数据时代:数据普及,人人享受数据成果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概念和数据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的营销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是数据的创造者,人人都是数据的受益者。

不管数据技术运用于哪一个行业,只要找对了方法,用对了地方,就能够帮助那个行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行业发展了,就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比如各式各样简单便捷的手机客户端,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高质量的移动生活。

对于购物网站而言更是如此,他们既要考虑盈利,又要考虑到如何通过自身的营销手段来讨好顾客,给顾客带来实际的好处。所以一般来说,购物网站都会更加注重数据成果的普及,让自己和顾客能够同时享受到数据技术所能带来的便利,1号店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1号店能够在淘宝近乎垄断的市场包围下突围而出,并且取得现如今相当不错的效益,数据技术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2014年,1号店决定改革他们的大数据技术,开始从以往的“以自己为中心”向“以客户体验为中心”转移,通过收集客户的购物信息,来分析其购买心理和购买潜力。比如说,一个顾客浏览了一件商品,却最终没有购买,那么数据分析出来的原因无非就是价格不理想、缺货、不是想要的品牌这三种。针对这三种情况,1号店会在该产品降价后,第一时间将信息推送给该顾客;同时,在用户的浏览界面,会推荐一些类似产品或是相关产品,以供顾客选择;另外,利用数据管理,掌握顾客的购买规律或周期,在适当的时候,推送自己的推销信息。实现了这一转变的1号店,服务更加人性化,数据也更多地用到了消费者的身上,这才有了年逾百亿的营业额。

这是由于1号店看到了数据共享的好处,才能从中捞金。当然,还有更多的企业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在唯利是图地将大数据看做他们赚钱的途径,丝毫不为人类的整体利益思考。比如,有的高污染企业,对于当地的水质、土质环境有着很大的破坏。按道理说,他们应该用大数据技术来给企业的控污减排做些贡献才是,可他们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用数据管理加大了生产,扩大了排放。这种被眼前利益所蒙蔽的企业,并没有掌握大数据的真正意义,与人民群众背离,与消费者的要求背离,终将会吃到自己种下的苦果。

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才能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企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利用大数据,也不是想要获得一朝的暴利,因为这样是很不划算的。用一次性的暴利,耗费完了企业数年乃至十几年的生命力,是殊为不智的举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就是利用数据管理的创新模式,来帮助企业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正如案例所述,如果1号店只是在单纯的赚钱,那么他们的商品本身比起其他购物网站也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只是他们将自己的战略眼光看得更远,认为数据技术服务与顾客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途。所以,企业家的眼光一定要长远,看清楚自己的一举一动将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天时”、“地利”、“人和”都需要站在正确的时代,掌握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我们所处的“大数据时代”,是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带给我们的成果,这是一个适合企业成长的时代,是为“天时”;而企业所掌握的数据技术,能够帮我们在新的营销模式下占据高地,立于不败之地,是为“地利”;把你所掌握的数据技术,用于消费者的服务中,用于社会化建设中,方便了消费者的生活与购物,赢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与爱戴,是为“人和”。起步远远晚于淘宝,也就是失去了“天时”,市场趋近饱和,“地利”也没什么优势,1号店的新战略,无疑是将战略的重心放在了“人和”上,把自己的数据技术和数据成果投入到社会化服务中去,让消费者享受到了他们的数据成果,也等于是将最后一个优势牢牢地攥在了手里。市场消费的主体是人——有了“人和”,“地利”与“天时”就自然形成了。

企业要想在“大数据时代”站稳脚跟,获取长足的发展,就一定要时刻把握住这个优势——记住,跟消费者共享你的数据果实。

1.5财富未来:没有一次变革,不产生巨大财富

对于不少商家来说,财富是他们争相追逐的主要内容,是他们活着、企业生存的唯一信仰。或许在以前,这种近乎“唯利是图”的想法还能给他们指明发展道路,为企业带来不错的效益。但是在不久的将来,甚至是在现在,如果你不去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变革,那么将来必将倒在竞争对手的脚下。

我们变革的方向到底在哪里呢?

阿里巴巴用他们的销售数据,给企业指出了一个发展方向——变革。要变革的不仅是技术手段,还包括整体营销模式的变革。阿里巴巴就是通过数据技术与自身优势的结合,借助互联网终端与手机终端,整合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从而极大程度地激发企业业务的需求量。这些都是企业通过数据技术,转变营销管理的理念,才能够实现的。由此可见,创造财富的前提,是要企业的产业链先发生整体上的变革。

除了阿里巴巴之外,比它更早完成变革的,当属当今的互联网电子行业的四大巨头——谷歌、亚马逊、苹果和FaceBook。它们都率先意识到了数据化变革是财富的前提,于是都在属于各自的领域内或快或慢地做着全行业的转型。

FaceBook其实并不是靠大数据发家的,但是通过数据化管理模式的转型,他们成为了一个个人数据的海洋,无数用户就是他们最大的数据来源,这恐怕是扎克伯格在创立网站之初,自己也没有想到的。谷歌公司面对严峻的局势,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安安静静地做搜索引擎了,他们正在努力依靠数据化的操作系统及“Google+”的各项服务,来实现自身各大平台的整合,最终完全成为一家以数据为主导的公司。亚马逊作为世界第一大电商网站,利用其线上优势和先进的云技术,正在致力于打造一个立体化、数据化的营销平台,让大数据成为一体化营销的最大保障。至于苹果公司,一开始只卖电子产品与操作系统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着调整,他们正在朝着颠覆所有终端产品,塑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操作模式而努力。尽管各大巨头的应对手段和模式理念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变革、变革、再变革,不断朝着大数据靠拢。

如果企业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大数据,就很容易望文生义,觉得只要把数据的内容、范围扩大,就是在做大数据了,那就永远达不到上面那四大巨头看问题的高度。大数据,最大的特征就是整体化,要变都变,要不变都不变,没有什么侥幸心理存在,要让自己企业的每一个角落,都与大数据息息相关。

这个转变过程可以很漫长,很艰难,但只要你的方向是正确的,那么恭喜你,未来的财富正在等待着你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