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秋声传
11115600000092

第92章

正在此时,又有知宾的弟子来报:“冯翊的戴女侠到了。”这一下着实使杨韵馨感到意外,戴丽华怎么会来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但不管怎么说来者皆是客,总不能把人家拒之门外吧,杨韵馨连忙迎了出去。少时,戴丽华满面春风的来到大厅,命随从献上礼物。

众人定睛一看,她送的礼物有上等胭脂与玫瑰花露调配成的胭脂膏,茉莉花瓣研磨成粉后兑上上等香料制成的水粉,极品黛墨及精巧的描眉细笔,另有贵妃镜、红木梳等整套女子梳妆用具,样样是精品。这些东西,杨韵馨不要说用,就连见都没见过。戴丽华笑道:“这些都是小妹平日所用的梳妆之物,听说姐姐过生日,不知该送些什么礼物为好,便一样给姐姐也备了一份,姐姐号称仙妃,所用的胭脂水粉想必都是神仙之物,小妹所用的这些粗俗货色,自然难入姐姐的法眼,还请姐姐念在小妹是远道而来,礼轻情重,勉强笑纳,也算是给小妹留了几分薄面。”这几句话如同几支利剑刺向杨韵馨的心窝,杨韵馨又羞又恼,脸色煞白,她看了戴丽华一眼,见戴丽华也正以两道讥讽、轻蔑的目光盯着自己,她下意识的将脸侧过去,避开戴丽华的目光,心中顿觉低人一等。

此时,酒席早已备下,杨韵馨引各方宾朋来至花厅,厅里做了一些简单的布置,共开了六十来桌,但酒菜乏善可陈:菜都是些家常菜,谈不上丰盛,也没有什么独到之处;酒也是再普通不过的酒水。这顿饭足足吃了有一个多时辰,虽然酒菜一般,但杨韵馨颇能交际应酬,席间倒也不乏觥筹交错、欢声笑语,酒饭过后,丫鬟们撤下酒菜,换上茶果。戴丽华走到杨韵馨身边,低声道:“姐姐的生日场面倒是不小,就是酒菜略清淡了些,十二月十五是小妹的生日,届时万望姐姐能屈尊前往冯翊,给小妹捧个场。”杨韵馨心中恨道:“你这哪里是来贺寿,分明是来向我挑战的。”她虽然心里很清楚:自己在这方面是无论如何也争不过戴丽华的,但依然不肯示弱,道:“好,到时候我一定去。”

正在此时,又有下人来报:“凌云堡的宋公子来了。”杨韵馨微感诧异,她和宋望海只在品剑大会上见过几面,连话都没有说上几句,他怎么会亲自到宝月阁来为自己贺寿。杨韵馨尚未出门迎接,宋望海已满脸堆笑的走了进来,他身后,除了随从之外,还跟着八个人,杨韵馨只认得其中一个是凌云堡的大总管柴正刚,另外七个都面生得很。

宋望海笑道:“我来迟了,仙妃莫怪。”杨韵馨笑道:“宋公子言重了。”宋望海指着他身后那八个人道:“我邀了几位朋友同来给仙妃祝寿。”接下来那八人便开始自报家门:第一个是个五十出头的虬髯大汉,他向杨韵馨行了一礼,道:“在下泰英帮徐宏图。”这个名字,杨韵馨当然听说过,他年纪虽不算大,但在武林中的辈分却极高,他是泰英帮创始人、前任武林盟主彭烈焘的师弟,曾经跟随彭烈焘南征北战数十载,是彭烈焘最得力的助手,现居泰英帮首席长老之位,连帮主见了他都要毕恭毕敬的叫一声“师叔”。杨韵馨连忙还礼道:“原来是徐前辈,失敬失敬。”第二个是个清奇古貌的老者,道:“在下蓝田山人袁琦。”此言一出,杨韵馨更是大吃一惊:那袁琦乃是关中一位退隐多年的武林名宿,武功极高,但退隐之后很少与外人来往,想不到这次居然会出山来给一个晚辈祝寿。第三个是个秃头翁,原来他是苍吴派的掌门南极仙翁濮阳松,那苍吴派是吴越之地的一个老门派,濮阳松更是江南武林中的前辈耆老,杨韵馨还没出生时他就已经是苍吴派的掌门了。第四个是个须发花白的老道,他是道教玄真派中一位久享盛誉的名士公孙鹤。第五个是个面瘦如削的中年男子,他是两川一带有名的独行怪客铁掌天王于恒。第六个是个仪表端正、衣冠整洁的文士,他是朝廷名臣羊祜的侄子钜平侯羊篇,原来羊祜死后无嗣,便由他的这个侄子袭了他的爵位。第七个是个须发尽白却满面红光的老者,他是汉帮帮主沈荣的太师伯陆华,在整个荆襄武林中数他的辈分最高,但已经退隐江湖近三十年了。第八个便是凌云堡的大总管柴正刚。

他们这么一报名号,在场众人莫不肃然起敬,杨韵馨更觉受宠若惊。这八人要么是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辈,要么是武艺超群的异士名流,能请得动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都是莫大的荣幸,宋望海却一口气给杨韵馨请来了八位,这实在是天大的面子。杨韵馨用居高临下的目光看了戴丽华一眼,见戴丽华正气鼓鼓的坐在一旁,杨韵馨好生得意,刚才压抑在心头的乌云顿时一扫而空,她心道:“你是天下第一侠女又怎么样,你用的胭脂水粉样样都比我强又怎么样,你过生日能请得到这么多前辈高人来给你祝寿吗?到底还是武林盟主的面子大,这次也多亏有宋公子来替我压一压戴丽华的气焰,否则还不知道她要嚣张到几时。”

本来,宋望海在武林中的名声不怎么太好,江湖上经常有一些关于他恃强凌弱、为非作歹的传闻。杨韵馨久居河北,当然也或多或少听说过一些他的劣迹,再加上在品剑大会上又亲眼见他人物粗俗,所以她对这位凌云堡的大公子并没有什么好感,但经此一事,她突然觉得宋望海也有他可爱的一面,好感油然而生。

徐宏图笑吟吟地走到杨韵馨面前,一抱腕,道:“仙妃华诞,老夫呈上一点薄礼,不成敬意。”随从端过一只锦盒,徐宏图打开盒盖,里面是一尊由翡翠雕琢而成的寿星,将近有两尺高,栩栩如生,众人无不赞叹。袁琦走上前道:“我也有一份薄礼,请仙妃笑纳。”说着,搬过一只小木箱,箱中是一张古琴。那袁琦精通音律,是当时武林中最负盛名的琴师之一,那张古琴一出手,顿时引来满堂喝彩之声。其实当时在场的众人,包括杨韵馨在内,都不怎么识货,他们喝彩并不是因为看出了那张古琴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出自名家之手。都说众目昭彰,而事实恰恰相反,众目是最好愚弄的,因为他们中具备鉴赏能力的人甚少,绝大部分人只能盲目跟风,退一步讲,即便是对于不需要任何鉴赏能力的东西,凡人也不敢将自己的观点孤立于舆论之外,比如千百年来,史书上有过无数关于“绝色美女”的记载,而她们真的都当得起这四个字吗?恐怕那些亲眼见过她们的人未必会这么认为,连“绝色美女”的封号尚且可以通过三人成虎的方式得到,那其它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

袁琦之后,其余六人也依次献上礼物,每献上一件礼物都会引来一阵喝彩声。杨韵馨倒不在乎他们送的是什么东西,主要是看这些送礼之人个个身份显贵,只觉身体轻飘飘的,如坐云端,笑靥如花地收下了众人的礼物。

待那八人献过礼之后,宋望海走到杨韵馨身边,从袖中取出一把折扇,柔声道:“韵馨,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杨韵馨接过折扇,见扇骨坚硬且有光泽,不禁问道:“这扇骨是什么做的?”宋望海道:“是象牙。”杨韵馨展开扇面,宋望海又解释道:“这扇面乃是当代名家卫协所绘的‘百鸟朝凤图’。”杨韵馨对书画研究不深,但卫协的大名却早已如雷贯耳,听宋望海这么一说,她才知道这把折扇的分量着实不轻,笑道:“宋公子,你这次已给我挣了这么大的面子,何苦还要送如此贵重的礼物呢。”宋望海柔声道:“韵馨,只要能博你一笑,再贵重的礼物我也舍得。”杨韵馨心如饮蜜,嘴角绽出一丝浅笑,道:“宋公子,谢谢你。”

杨韵馨本就天生丽质,加上这一弯浅笑,越发显得高贵优雅、风姿绰约,如一朵盛开的牡丹花般美艳不可方物。宋望海上次在品剑大会上就已对杨韵馨一见倾心,但当时他站在人群中,与杨韵馨相隔甚远,只感觉擂台上那个婀娜的倩影如仙子般超凡脱俗、遥不可及,此时见意中人正俏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他不由得两眼发光,春心荡漾。

宋望海又取出一只锦盒,道:“对了,这里还有我爹亲笔题的一幅字。”杨韵馨将字展开,只见上面题着“靖边攘夷”四个大字,笔法豪健,自成一家,众人赞叹不已,同时也向杨韵馨投来歆羡的目光,能在一日之内同收到陈俊枫和宋峻这两大家的亲笔题字,这是何等的殊荣啊!

杨韵馨对着徐宏图等人一抱腕,道:“几位前辈远道而来,恐怕都还没来得及用饭吧,韵馨另设一席,款待几位前辈和宋公子。”宋望海以轻蔑的目光将在场的其他客人扫视了一遍,当他看到郑庭东时目光停留了下来,心道:“这不就是上次在品剑大会上把我打下台的那小子吗,他怎么也来了。”当下,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少时,酒宴备下,杨韵馨对其他客人行了一礼,笑道:“诸位,韵馨失陪片刻,请诸位见谅。”众人起身还礼道:“仙妃请便。”杨韵馨又命肖、夏等人留下来继续招呼客人。

徐宏图等八人个个都是武林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更何况前客让后客,杨韵馨重新设宴款待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合礼数的地方,其他的客人没有理由见怪,也有不少客人见杨韵馨应接不暇便纷纷起身告辞。但在场的不少青年侠士心里都感觉酸溜溜的,尤其郑庭东更是恨得牙根痒痒,他这次费尽心机为杨韵馨备下三份礼物,好不容易才博得杨韵馨的青睐,刚亲近了片刻,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便让宋望海给搅和了,他真恨不得冲上去一口将宋望海咬死。

却说杨韵馨在内厅重新设下一桌酒席,待宋望海等人入席之后,杨韵馨举起酒杯,道:“韵馨不过区区一个后生晚辈,过个生日居然劳动了各位前辈的大驾,实在深感不安,在此韵馨自饮三杯,算是罚酒了。”陆华笑道:“仙妃,你这么说就见外了,仙妃既然是宋公子的朋友,那也就是我们的朋友,宋公子愿意屈尊邀我们几个同来赴会,那是看得我们起,仙妃又何必如此自谦呢。”南极仙翁濮阳松笑道:“陆兄所言极是,来、来、来,我们大家共同举杯,恭祝仙妃芳龄永继,福寿双全。”众人依言,同饮了一杯。

蓝田山人袁琦道:“老朽已退隐江湖多年,不想今日还有机会能与宋公子、仙妃这样的英雄侠士齐聚一堂,真是三生有幸。”公孙鹤道:“宋公子和仙妃,一位是河北武林中最杰出的青年才俊,一位是幽并二州最负盛名的侠女,都是后辈武林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河北武林中有你们这样的后继之人,实乃河北之福,天下之福啊!”宋望海笑道:“公孙道长过誉了,韵馨是宝月阁主,又是幽并武林之首,说她是武林中的佼佼者自然不错,但望海不过碌碌庸才,何敢当‘出类拔萃’四个字。”宋望海家世显赫,自幼倚仗着父亲的权势对身边的人颐指气使惯了,今天在杨韵馨面前,他竭力装得文雅一点,刚才那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他一字一顿,仔细斟酌了大半天。徐宏图笑道:“宋公子不愧是名门之后,果然虚怀若谷,不过,说宋公子出类拔萃绝不为过,公子年纪轻轻便身兼数位前辈高人之所长,更有凌云堡的家传绝学,假以时日,成就必在中原四大名剑之上。”这几句话倒并不是恭维宋望海的客套话,的确有过数位德高望重的武林名宿,将自己的毕生绝学传授给宋望海。有不少江湖中人都将武学视为最神圣的东西,希望上等武学非德才兼备者不传,这个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与愿望总是有差距的。

杨韵馨见这么多前辈高人纷纷为宋望海歌功颂德,渐渐地感觉到这位宋公子的身份地位的确高人一等,能与他同桌共饮也实在是一种荣幸。众人开怀畅饮,边聊边吃,不知不觉已过了一个多时辰,眼看日已偏西,众人这才酒足饭饱,回到前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