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郎在江湖
10889300000069

第69章 忠良世家

李之郎从来没有想到,作为穿越的主角,别人都是风光无限,自己却是要遭逢丧父之痛。作为一个现代人,尽管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十多年了,可他还是没有彻底理解这个时代的一言一行。

前世的他也是一名前途远大的官员,这一世本来也想着平步青云,建功立业,可正是平步青云这四个字,让他遭受到前世今生从没有遭受到的剧痛。

李应庚年过二十,便已高中二甲进士,在这个时代来看,已经可以用天才来形容了。高谷的年龄足足比他大十五岁,永乐十三年中进士时高谷才二十五岁,也算得一时人杰。算起来,高谷中进士要比李应庚早了十一年;再加上李应庚在家守孝五年,实际上李应庚进入官场,要比高谷晚了整整十六年。

可如今呢?高谷的官阶和品级却要比李应庚还要低一些。由此可见,李应庚的官途是多么的顺利,是真正的平步青云了。

杨溥年纪大了,说不定很快也要致仕,到时候内阁少不得一番调整。身为侍讲学士的李应庚,五年之内是绝对有希望入阁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明知自己前途一片光明,却还是义无反顾,以死进谏。

李之郎很少流泪,可此时的他却呆呆地坐在父亲的书房,泪如雨下。

平步青云,多么美好的词语。翰林院乃是清贵之地,虽然相对而言少了一些蝇营狗苟的事情,但按理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李应庚就算混吃混喝,也总得明白些官场上的黑暗之处。三十七岁的年纪,在这个年代能算小么?放在前世也都是熟透了的,做人做事不能再单凭一腔热血,一时冲动的了。

可李应庚偏偏就热血上头了。

归根结底,还是这些年的平步青云,不但让他沉浸在仁宣盛世的光辉之中,高估了皇帝的圣明与睿智,更让他产生了一份国士之心。

彼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所谓忠贞报国,以死明志之类的事情,在这个时代是远远不缺的。

长期的平步青云,也让李应庚丧失了警惕之心。他坚信世间自有公道,盛世自有正义,并愿意以死来捍卫这一份公道正义。

可是李之郎无法原谅自己,他是一个熟知历史的人,他也记得刘球被杀的事情,可他真得不知道父亲居然会做出如此举动,先是囚服喊冤,然后以死进谏。

在此之前,李应庚什么话都没跟他说过,什么事情也都没有交代,显然父亲决定死谏的主意,是临时兴起的。可是父亲,你成就了自己的一世忠贞之名,却让儿子如何承受这丧父之痛?又让母亲如何承受丧夫之悲?

犹记得前些时日,父亲就在这个书房,还在谆谆教导自己,父亲已经同意明年让自己回乡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了。若是中了举人,那可比李应庚中举还要早一年。中举之后就来京城参加会试,如果能够再夺个状元来回来,那可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可是现在,就算他连中大三元,父亲也是看不到了。

一切来得都是那么突兀,让李之郎毫无思想准备。可死者已矣,生者还要继续。作为李府的长子,他还要张罗父亲的身后事。

李应庚的灵堂已经布置妥当,李夫人以及李应庚后来纳的几名小妾,守在灵堂前哭得死去活来,任谁见了此情此景,都会忍不住一阵心酸。

前来凭吊的官员很多,尽管其中不少人是明明确确的阉党。比如那工部侍郎王佑,将王振比作自己的干爹,哄得王振高兴,方才给他升了一个工部侍郎。

虽然他们是阉党,虽然李应庚是在攻击王振,但人死为大,此时的王振还没有斩草除根的想法。何况,这草本来也不是自己除得,是他自己要寻死不是?要说斩草除根,正儿八经是要杀了刘球的几个儿子。

但显然,刘球的几个儿子还活蹦乱跳的。所谓斩草除根,那估计是小说看多了。在现实生活中,妥协无处不在,很多底线不是不想突破,而是任谁都不敢突破的。

就算两军打仗,还存在一个“消灭有生力量,降者不杀”的说法呢。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最后不也落得身败名裂?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兵,最后不也是死无葬身之地?

既然没有斩草除根的想法,事情到此就可以结束了。王振虽然胆子奇大,却也不敢与天下人为敌。

再者,两位侍讲的死法是不一样的。刘球是因罪名被杀,而李应庚却是以死进谏;不论李侍讲进谏的内容是对是错,这份忠心是明明白白的,皇帝不能无视,天下人更是崇敬有加。

所以,王振还是授意手下的这些官员们前去凭吊,这就是向大家发出一个信号:你们也不用拿李应庚进谏的内容说事了,我们可以给李应庚一个合理的待遇。

因此,当李之郎准备将这些人赶出去的时候,内阁杨溥出面拦住了。在杨首辅眼中,李之郎是李家的独苗,必须得到很好的保护,不能再出任何一丁点的意外。虽然他能理解李之郎的丧父之痛,但此时此刻,却是不能再起任何风波。杨首辅既然已经看透了王振的意思,不管他接受不接受,至少目前有一点是最当紧的,那就是先给自己的门生争取相应的待遇,宫中认可的待遇。

旨意很快就下来了,李应庚忠心耿耿,赠礼部侍郎,追授正议大夫,追封一等伯世袭,谥文思,另赐李府“忠良世家”牌匾,同时李夫人诰封三品淑人。

侍讲学士是从五品,礼部侍郎是正三品,这倒也合适。所谓一等伯世袭,就是赐一等伯爵位,而且子孙可以世世代代承袭下去,这可以说是高规格了。明朝的爵位只有公侯伯三级,一共七等,虽然一等伯只是倒数第二名的爵位,但“世袭”两字却是天大的恩赐,那就是说将来李家世代子孙,都由朝廷养着了,这是再铁不过的铁饭碗了。要知道就是三杨名动天下,可也没有混到哪怕是一个不世袭的最下等爵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