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郎在江湖
10889300000061

第61章 莫名恨意

正统八年,是一个多事之秋。

自去年张太皇太后逝世之后,王振彻底没有掣肘,真正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早在洪武年间,太祖皇帝鉴于前代宦官专权,危害国家,特置铁碑高三尺,其上铸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八字,置宫门内,宣德时尚存。正统七年冬,王振为了进一步彰显自己的权威,同时为自己的顺利干政扫清障碍,命人盗取铁碑并销毁。

致仕之后在家养病的前内阁首辅杨士奇,闻听此事,一言不发,号哭半日,竟忧虑成疾,不日身亡。和李之郎前世的历史相比,却是少了一年的寿命。不过,他逝世后的待遇却是一样:赠太师,谥文贞。

时光走到现在,李之郎渐渐发现,自己的小翅膀开始初见成效,历史的面目,多多少少已经发生些改变。

随着王振的倒行逆施,百官忧惧其权势,争相贿赂。可明朝官员的工资是很低的,平时虽然有些灰色收入,却根本满足不了王振的胃口。于是,百姓们开始遭殃了,官吏们为了逢迎上官,不得不搜刮民间,盘剥百姓。

正统八年三月,有司上奏:天下百姓因灾害频生,且科敛极重,耕地不足以糊口,不得不背井离乡,许多人成为乞丐流民,以至于土地荒芜,国库收入锐减;甚至军中也出现逃兵逃匠。

十七岁的天子看了奏疏,晓谕户部:立即榜谕天下,限半年之内,所有逃民可以重新入户口,入户之后官府应安排妥贴,免役三年。军匠囚徒在逃者,首先免其罪,罪重者可以奏请减罪。若辗转观望,不顺招抚者,可以发遣充军。军匠囚徒不自首者,远边充军。有窝藏者,连坐严惩。

紧接着,江西等地开始出现小股乱民,扯旗造反。朝廷闻报,责令地方有司剿除叛逆,不得有误。

叛贼尚未剿除,原云南麓川土司思任发兵败后逃匿缅甸,引缅甸兵入侵云南。朝廷大怒,下旨斥责缅甸。缅甸国王急忙上表,称思任发所引兵士乃是国内乱匪,并非缅甸国本意,并保证派兵与大明合力围剿思任发等叛贼。

五月时,王振向内阁首辅杨溥问道:“我的同乡中谁可以大用?”杨溥见王振如此肆无忌惮,为了拉拢外臣,竟然大摇大摆地询问自己这个内阁首辅,不由得更加忧心忡忡。他不愿助纣为虐,便向王振推荐了素有清名的大理寺少卿薛瑄。

王振对杨溥的意见倒也重视,很快便让皇帝下诏,升薛瑄为大理寺卿。杨溥让薛瑄前往拜谒王振,感谢提拔之恩。薛瑄道:“拜官于公朝,谢恩于私室是我所不为之事。”拒绝了杨溥的善意劝告。

王振久不见薛瑄前来,心中疑惑。恰逢此事发生一事,王振的侄子,已被提拔为锦衣卫同知的王山,与锦衣卫指挥牛力的小妾私通;两人恋奸情热,王山便向牛指挥提出赎买该小妾,但牛指挥不允;于是王山怀恨在心,让该小妾毒杀了牛指挥。

案子由都察院审讯,牛指挥的妻子被一顿毒打,屈认是自己谋杀了丈夫牛指挥。当案卷呈送到大理寺审核的时候,薛瑄明辨其冤,将牛指挥的妻子无罪释放,并准备追查杀人真凶。王山惊惧,便向王振诬告薛瑄忘恩负义,欲陷害自己,以图谋牵连王振。

王振大怒,让人弹劾薛瑄受贿,抓进刑部大狱,论薛瑄死罪。判决出来后,会同刑科三覆奏,兵部侍郎王伟极力为薛瑄辩白,最终皇帝念在薛瑄往日清名,免其死罪,罢黜为民。

薛瑄离京之时,李之郎前往送行。望着已经十七岁的李之郎,薛瑄殷殷嘱咐:“而今奸臣当道,汝只需静心读书,莫急功名;待机会成熟,再入朝为官,报效朝廷。”

其实,薛瑄非常渴望有人能够站出来锄奸扶正,但李之郎毕竟年轻,他也担心万一斗不过王振,可惜了一个大好的苗子。所以思虑良久,还是希望李之郎暂避锋芒,来日方长。

然而,这个锋芒不但没有过去,反而很快便向李之郎凶猛扑来。

六月,国子监祭洒李时勉请改建国子监,皇帝命王振前往视察。李时勉没有以大礼接待王振,王振衔恨,欲寻其过失。不几日,李时勉命人修剪彝伦堂树之旁枝,王振便对属下人说道:李时勉擅伐朝廷的树,挪作私用,且对朝廷大不敬。

说罢,也不禀告皇帝,直接取了中旨,将李时勉与司业赵琬、掌馔金鉴一并带枷桎于国子监门前。时正值盛署,连枷三日而不释。监生李之郎等三千余人诣阙乞求皇上宽贷。李之郎甚至上书愿自己代替老师受刑,国子监诸生会集朝门,呼声响彻朝廷。

王振闻诸生不平,又见了李之郎上书,害怕激起更大的事变,便想寻个台阶下来。谁知他还没来及找到理由,孙太后闻知此事,便将事情告诉了皇上,皇上这个时候才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王振所为,便将他召来训斥了一番,立即释放李时勉等人。

自王振被皇帝宠信以来,极少出现自己被皇帝训斥的情况;而且,国子监事件还给王振带来另外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皇帝开始加强对内官的治理。

事情没过去几天,皇帝敕内官内使,道:“你们平日里不遵法度,结党营私,操控刑名,实在太过分了。过去的事情就算了,但从现在开始,必须互相监督,谨遵法度。如果再发现你们不遵祖宗之法,必定严惩不贷!”

训完了内官内使,皇帝又警告外臣,道:“近来在京内外官员,彼此勾连,贪污受贿,任用私人,风宪官也结党营私,隐瞒朝廷,欺君罔上。论罪的话,你们的罪行都无法容忍。现在暂时宽宥你们,但以后一定要改过自新。千万不要畏惧权势,被贿赂所诱惑,也不要只顾争权夺利,因私废公,更不要只知阿谀奉承,妄图侥幸升官。今后若是再发现你们不知悔改,胡作非为,必治以重罪。”

皇帝这两记闷棍打下来,一时之间令王振措手不及,声望大跌。此时此刻,王振不由得暗恨李之郎等人。当他想起皇帝曾许诺让李之郎做内阁首辅,更是下定决心打压李之郎。他可不希望将来为自己树立一个强大的对手,还是趁早将李之郎消灭在萌芽状态。

只是李之郎一向闭门谢客,潜心读书,一时找不到他什么把柄,这份心思只好先隐藏在心底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