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郎在江湖
10889300000025

第25章 三丰神算

韩不坏安慰了夫人之后,下午陪着夫人,带着孩子出去逛街游玩。都说现在的女人喜欢逛街,事实上在娱乐活动匮乏的古代,女子们对逛街更是无比的痴迷。毕竟每天待在家里做女红、收拾家务,不免太过枯燥。君不见三月踏青,九月踏秋,多少妇人少女争相出游。这些年方晴因为无法诞下麒麟子,心中抑郁,加上原来被匪徒劫持时惊恐过度,留下些病根,一直不见好转,故此,韩不坏这次来山东参加武林大会,便想着带方晴出来散散心,顺便可以回归故里,探寻故人。

在武安城玩了两天,韩不坏夫妇二人便到李府辞行。齐舒苦留不住,只得相约待武林大会结束,请二人再回转武定城。到时李应庚回了音讯,婚约一事也可以正式确定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李之郎又继续重复读书练功的日子。张三丰这两年一直住在武定城,平日里除了传授武功,教习书画外,也就是与弘一观主持清静真人探讨一下道学,或者诊视一下病人。时间久了,武定城百姓都知道弘一观来了一位医术高明的道士,也不知什么法号,自称是游方道人。

过了一段时间,李应庚回了信,一封给三叔的,并没想向他解释李之郎学习武艺的事情,只是告诉他这些事都早有安排,大可放心。另一封自然是家书。对于李之郎高中县试案首的事情,李翰林也表示非常激动,但信中还是多加诫勉,孩子心性尚未成熟,千万莫要得意忘形;夫人平日还需多加督促,避免伤仲永的事情发生。至于婚约一事,既然不是正妻,那也无妨,夫人自己做主便可。

转眼又是两个多月,自从李之郎以七岁稚龄高中案首之后,武定城士林诸人便对其关注非常,平日有些诗会之类的,也都往李府发一封邀请;李之郎均以年幼为由,谢绝了一切诗会邀请。虽然有一些人觉得李之郎过于清高,但大部分人看在李翰林的面上,倒也不敢蜚短流长,恶意中伤,该发的邀请照发不误。此时眼看府试在即,诗会少了许多,尚无功名的童生们也没了那些风流雅致的心思,却都是闭门谢客,一心苦读。

这天,韩不坏参加完武林大会,又来到李府。一番殷勤招待之后,便说起了婚约的事情。齐舒笑道:“前月里收到回信,相公有言,既是曾经有约,便应信守承诺。孩子们幼不经事,断不能因些小事便坏了孩子的性命贞节。这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合该我们两家有缘。”

方晴喜道:“翰林公既如此说,我也放心了。”说着,又各自取了孩子的生辰,准备请道士来占卜。齐舒想起李之郎的师父,有心请张三丰算上一算,但她知道张三丰德高望重,身份尊贵,若差人去请,未免不敬,还须亲自前往。她微笑道:“犬子有一位师傅,乃是得道的仙师,现住在城内弘一观中。不若我们一同前往,请他卜问一番如何?”

当下一行人来到弘一观,守门的道士见李夫人母子从轿子里下来,便上前行礼,对着李之郎,口称小师叔。李之郎回了礼,问道:“我师傅今日可曾外出?”那道士回答道:“城外刘家沟有一位病人,病情紧急,一早便来请祖师爷爷。祖师爷爷前去诊视,尚未回来。”

李夫人不由得有些失望,却又听那道士说:“不过,祖师爷爷临走时曾有交代,若小师叔带人来寻,有四字转告。”

李之郎不由得精神振奋,虽然跟着张三丰学习三年了,对他的武功、书画、医术等等皆是敬佩有加,却从来不曾见过他为人算卜。但从今日看来,张大半仙的占卜之术,也是极为精通的。作为前世之人,他对占卜等各种神秘文化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

“不知是哪四字?”他兴致盎然地问道。、

那道士答道:“天赐良缘。”

众人听了,皆是欢喜无比。方晴道:“仙师一早就能算到我等前来,更算到是何事相求,不愧是得道的大神仙。有神仙赐下这四字,我便再无忧虑了。”韩不坏初听守门道士称李之郎为师叔,便已暗中称奇,此刻闻言,更是心神巨震,没了平日里的孤傲,叹道:“郎儿真是拜得好师傅!枉我平日自诩,目空一切,今日才知世间果有得道真君,憾不能得见一面!”

方晴道:“我心中还有一事有求仙师。不如我们就在这观里等待仙师归来,再求拜见如何?”韩不坏有心答应,却听守门道士问道:“这位可是韩大侠?”

韩不坏忙答道:“大侠二字,实不敢当。道士却是如何得知韩某?”

守门道士笑而不答,又向方晴问道:“想必这位就是韩夫人了。”

方晴道:“莫非仙师早已算到我们要来?”

守门道士依旧微笑不答,又问道:“韩夫人所问,莫非是子孙之事?”

方晴大羞,默然片刻,道:“正是此事。”韩不坏在一边听了,只是无奈摇头。

守门道士道:“所有事情,祖师爷爷皆已尽知,只是天机不可泄露。他有几句话转告韩大侠和韩夫人。”

韩不坏揖礼道:“但闻仙师圣音。”

守门道士道:“祖师爷爷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大同韩氏,精忠报国,天道昭昭,自有善报。”

韩不坏听了,暗思福祸相依,定是韩家会遭些磨难,而这磨难或许可以转为福事。大同韩氏,精忠报国,这八个字却是很高的评价。莫非韩家的荣福,皆在军旅之间?是了,韩家乃是武学世家,且久在大同边关,族中子弟多有从军,想必将来定能建功立业,光耀门楣。最后八个字,应该是说自己功业有成,善有善报,后继有人了。

寻思良久,这话里终归结果是好的。只是有什么磨难,却没说个清楚。不过韩不坏一向任侠豪勇,胆魄非凡,经历了许多江湖险恶,这点磨难倒也没放在眼里。方晴听闻善有善报,也明白当是韩氏有后,不由得心里放宽了许多。众人见张三丰只是留言,明白他世外隐迹,不愿见客,便告辞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