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076

第76章 为国与礼让无必然关系

第二十二章为国与礼让无必然关系

5—36正青智者问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步石答:感觉这一章对中国人来说很重要,它深度影响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礼貌礼让教育,但现实生活实践提供的体验验证不那么好。当我欺负人时被教育要礼让,而我被欺负了,也被教育要礼让,再被欺负还是礼让,通过礼让事情、矛盾不了了之,后来形成一种印象,就是礼让没有原则性;礼让与软弱无能难以划清界限,感觉它甚至影响了我们的性格,各个都是和事佬;感觉它影响了我们的判断能力和群众舆论的公正公平性,据理力争的人往往礼亏而理亏了。礼和理谁为大?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持“礼让为国”论者在处理国家外交问题时会不会太软弱呢?还振振有辞——礼让为国?论语讲礼让、讲礼让为国就在这里了,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只需要小学语文水平就能判断出它是一个疑问句。那么使用这一句的人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务必要进行临时的“礼让”还是不礼让的判断的。“有礼”就要“让”甚至“礼”即“让”的认知表达肯定而不疑问而违反本章表达式而被认为是一种谬论。礼让:礼让或礼与让,礼是让的原则、制度、基准。

因为有礼,那么就自然有“让”和“抗”,“礼让”与“礼抗”是双胞胎兄弟。用现代语:以法律为准绳,抗争或讲和。

有人说,为什么不直接讲到礼抗?这是一个脑残的问题。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告诉人概念只要告诉一半就行了,相反的概念听者会自然生成,这就叫事半功倍!孔子明讲礼让,而将礼抗运用逻辑进行储藏、隐藏,后人读者同样运用逻辑来将它解放。什么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多少是非本质的,根本的如果“一”是事物,那么“二”就是事物的反面。不能自然生成相反的概念,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的人读论语等经典而把自己变的很礼貌、很老实很迂腐的根本原因。论语教你诚实,并不赞成你老实软弱。

让亦礼抗亦礼,有礼有节,这就是中国人的理性论。

一号导师是真正读懂论语的第一人!你看他那个“有理有利、有礼有节”运用得如火纯青呦!他在社会实践中淋漓尽致地演绎了“礼抗”。但后来人们搞的大运动会只有抗而没有礼了,坏事了。

石现在正在思考这样的命题: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在本土主要受到两次冲击,一次是程朱理学的歪曲,一次是大运动会的摧朽。思考程序:

第一步:假设命题成立。

第二步:推演、推理。

第三步:得出结论——成立或不成立或半成立。

石的“放屁”论是有威力的,其实是逻辑武器的逻辑弹:

虽然你把别人的话当成一个真,不一定得到真理,但是当你把别人的话当成一个屁的时候,就一定会得到臭屁。

时间长了,你自己必将变成一个臭不可闻的坏蛋而绝对不是别人!应该意识到国家如同个人一样,有很多事情包括祸患是不可避免的!那么,

(1)能够甚至是委屈自己而为国家作出礼让,仍然要考虑对国家有什么样的后果将要产生。即要考虑为国作出牺牲对国有意义吗?不能为国家作出礼让的姿态,在道理上有什么理由准备吗?

(2)能够以礼让为国,什么将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果礼将会怎么样?

(3)如果以制度和妥协就能够比较好的治理国家,还需要什么呢?如果不能,光有制度有什么用呢?

(4)制度是妥协的产物,人民之间懂得妥协,将有好的制度。礼让即妥协,懂得礼让即懂得妥协。不懂得,制度不能被称为礼。孔子对奴隶主说。你只有制度,没有礼!你不懂得妥协,哪里有礼呢?可以认为孔子没有坚决跟奴隶制作斗争,但为瓦解奴隶制制作了伦理。

好了,找到礼与制度的关系了,礼即益情的制度。礼与情互益,实现道德的社会,秩序的自由、自由的秩序的社会!这就是东方文化的特色,反对西方文化的“法律是无情的”。

文化的本质就是礼与情。无礼即无文化!

理解:正是因为礼有情,我们才让法律“无情”。我们设立律师制度,尽最大努力不让丝毫的冤枉怨情存在,这不是情是什么呢?东西理念相反、都为和谐与公平。

礼+情的双因素论或说二元论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全面的认知。孔子进一步地将其升华为仁爱,并使仁爱成为信仰,成为礼、情的原则和引领者。

中国人说”礼轻情意重“即是在阐述礼与情的关系;而将性与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性情”说明在中国人理念里情与性相通,那么意味有了情的概念即有了物性和人性的概念,至少是逻辑性地拥有了。而认识到礼是益情的制度,意味有了礼应该尊重人性的现代理念。

合乎逻辑的联系与发展:仁爱——礼、情——仁爱——人性、尊重人性。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顺利发展成为现代文明。曾经我们用“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来抗争那严酷的封建礼教,现如今可以用它来粗略地陈述东方人性论——仁爱指导下的人的七情六欲。

人性不光应该含有“是什么”的自然属性,还应该含有“应该是什么”的人然属性。

顺便说的是,曾经把孔子吹得神乎其神,于是老百姓反而叫他“孔老二”了,可不要仅仅认为“老二”是一个事实呦!隐含的意识很深啦!——人民意识老大是谁,他们在说老大就是他们自己!

我知道我是必须令你所讨厌的,你的知识如同那五洋之水的总和,却从中搜索不到我所说的一字半句,你因此与我闹上了矛盾,甚至怀疑我的出生,我并不生气,因为我并不是被怀疑的第一人!如此的异端同登同一个正式的平台,说明我们所处的社会的确是自由的社会!我因此而感动!但要对你我作出判断,已经有所答案:要么是我荒谬,要么是你陈旧腐臭!在远古,中国人就有全方位的时空意识了。而这是我们看论语从来不曾照顾到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