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063

第63章 言论自由,新奇不怪

第十一章言论自由,新奇不怪

5—25正青智者问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步石答:

(1)在思想方面,对于异见异端的态度与做法能够检验出仁慈与道德。

(2)求同存异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识。

(3)所以,你在内心不能宽容不同意见的存在也就罢了,发出攻击行为恐怕就要有祸患了。对不同思想和新事物至少要有宽容的态度。

抄录陈作者的解读:[译]:孔子说:“学习异端邪说,这是一种祸害啊!”。[注]:(1)攻:从事某事,进行某项工作。(2)异端:历来的注释(此处为疏字,石认为是错别字,故给他改为释字)多释为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和言论。实际上,汉以前的古书没有以“邪说”为“异端”的记载。故“异”此处做“不同”解为佳。端:顶头、极。理解:

(1)作者的研究很深远,他对“异端”有根有据地提出了质疑。

(2)那为什么作者还是继承了传统的解读呢?原因应该是成见太深,深入人心成为共识而真理了,作者如果在十年前就给出类似石上面的解释,那他不要说出书了,恐怕在编辑部就通不过。

(3)但他的书对于石的作用很大,第一他使石知道所谓传统解读是什么意思。第二他的研究使石省了从论语出世到今天的解读史研究艰苦工作。第三他的质疑鼓励了石,他是石的老师。石是他的学生,义不容辞地作出上面的分析。

(4)我们今天所讲的“传统解读”恐怕只是传的程朱的“统”,明显传歪了,所以石有“埋葬”论。

(5)大家看到了,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注释可以不同,那么意思可以完全相反的!所以重新注释、解读多么多么的重要啊!

(6)异即不同(意见),端即端正。异端即虽然是不同意见但态度、动机、目的都是端正的、正确的。比如开会议事,经常意见向左,但都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吗。

(7)传统解读对不对?答:太对了!简单的说就是不能听从坏话,这样的道理是三岁孩子也知道的,正因为如此何必麻烦圣人出来讲呢?其实它是一把双刃剑啦!实际效果是加大人治,无限放大封建统治者在思想界的控制权。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

石是要亮明孔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思想的“无违”是愚,则攻击有违是害。打击“有违”,必致“无违”而愚,终将愚昧落后,孔子早有预言也!当然,端也可以解释为事物的一头,这样上面对本章的分析的结果仍然存在,在当今世界更加重要,你看在国际上,有人针对不同意识形态搞冷战,祸害很大,有组织将不同教派作为异端大加攻击、任意杀戮,很恐怖,西特勒将犹太人作为异类,犯下******的滔天罪行!

表面上,“学习异端邪说是一种祸害”是对的,但是!将异端直接理解为邪说、邪恶本身是胡说八道,是邪恶的,是一种无比的祸害,想一想,不是这样吗?

将“异端”解释为“邪说”是有不善的基因的。中国文化将排斥异己作为不道德,结出累累善果,世界上行霸权的人,以排挤异己为常事还振振有辞,现在国际上恐怖主义活动扩散,他们有很大的责任。我们常说要宽容,那么宽容什么呢?宽容相同啊?中国文化不但讲宽容、求同存异,更有无法超越的先进理念:和而不同!必要指出的是,它暗含独立自主的精神、公平公正的道德,我不想同化你,你也不要算计着同化我,有人讲你怎么没有提到小日本呢?他们以前干了那么多坏事。他们的那些事。哪里是人干的事呢?有一个专家在电视上发问,你们日本人怎么能这样呢?还讲不讲道德了?他的话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大家看到,我们所有的传世经典,有多少相互指责的呢,各说各的,和而不同。后来儒家人在各个时代对法家思想和理论,特别对苏秦的“谷子”几有攻伐,结果成为儒学惟我独尊、思想凋敝的一方面原因。学说自由的基础是不相互攻伐,相互攻伐至少是文人相轻的小气。那么,“异端”的不同理论有不有作用?答:有,坚决有!——镜子的作用。

大家看到,概念澄清、理论归正是多么重要啊!务虚与务实结合,这大千世界,可以看得清、行得通。

将上两问的文章拉到一起有重大目的,我们前面讲过,论语的理论是碎片化的,这话没有错。现在,我们将包括“和而不同”这一章一共三章联系起来,我们发现他们不矛盾、逻辑严谨、可以形成完整理论,这意味什么呢?黑格尔曾经说过,论语和孔子说的幼稚,有人认为他说的蛮对的,为什么对?你有判断吗?有人说,不对,为什么不对,你有证据吗?他可是哲学家啊!人们是听你的还是容易听他的呢?站在公正的立场,评说老黑的“幼稚”论可有三:

(1)表面符合。

(2)意指不当。

(3)双重标准。论语之名即在自我标明其所载是言论言语,本质的原因是孔子是“有教无类”的面向广大群众教育者,那么使用平实、浅显易懂的语言是他的必备素质,所以,被老黑评为“幼稚”的理论即平实、浅显的说教语言本身并不能证明孔子的理论水平,而是反映他具有教师的素质。孔子是布道者,好了,表面的符合不能代表孔子理论水平的幼稚,那么他的意指不当,而代表中国文化、民族幼稚那就严重失当了,作为哲学家,怎么能犯以点代面的错误呢?更何况对点的理解就是不当的呢。上面三章的联合,以事实证明孔子之言具有严谨的逻辑联系,具有深奥的道理,孔子不具备很深的学问、理论水平,那么他的言论言语就不可能经受住如此长历史考验的。

圣经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的,好象都是言语集、故事会,而新约的,好象还是集体讨论、出世比论语迟的,按表面,以我看也应该被评为“幼稚”,但事实上却被评为神圣,双重标准搞得有点离谱了。所以,任何一本书的深奥哲理,是需要后人发现的。以石看来,圣经和宗教对美国年轻一代的影响大大淡化了,而这种趋势在持续,但西拉里蛮信的,而且热衷推销,比如向中国推销,但中国文化是无神论,所以她有点急得慌,宗教进来的最好机会的明朝,她错过机会了,当然了在明朝也不能得逞。上面三章联合,可以提升论语理论的品位,(程朱则是拉低)“和而不同”是方法论,是“思想的‘无违’是愚,攻击‘有违’是害”的方法论;后者是前者的认识论(基础),前者是后者认识论的方法论。可以理解,西方有人喜欢搞双重标准,是有其文化习惯和哲学基因的。所以,我们要笃信我们的优良传统。笃信的切实行动是再发现!

爱,就要再发现。

87639718网友:笃信,有两种意思,第一是对自己认定的信仰坚定不移、第二是对自己的言行落地生根一诺千金!步石回礼:谢谢您!笃:忠实、全心全意。笃信可以是动词,忠实地信仰。如笃信佛教。石笃信论语最后一章的孔子之言。